落选“雏鹰杯”的失落,在萧亦温和的鼓励和自身的反思中,渐渐沉淀为一种更踏实的动力。
江璎珞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执着于某个耀眼的平台是否接纳自己,而是将目光聚焦在脚下的每一步,她扎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攻克每一道错题。
她把萧亦那句“基础题和中档题正确率很高”的肯定记在心里,更深刻地意识到基础的重要性。
物理课上,她听得更加专注,努力吃透每一个概念的本质,而不是仅仅为了解题而解题。课下,她不再好高骛远地死磕竞赛难题,而是回归课本和错题本,将那本厚厚的笔记本升级成了《错题精析本》。
每一道错题旁边,不再只是简单的订正。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红色的“错因分析”(概念不清?计算失误?模型理解偏差?),蓝色的“核心知识点溯源”(对应课本哪一节的哪个公式或原理),绿色的“变式拓展”(自己尝试改编题目或寻找类似题型巩固)。
这本本子,成了她物理学习的“武功秘籍”。
同时,她也将这种踏实的态度带到了其他学科。
英语单词不再死记硬背,而是结合例句和阅读来记忆。
数学不再畏惧大题,而是耐心拆解步骤,保证每一步的逻辑清晰。
连最头疼的语文阅读理解,她也开始认真分析文章结构和作者意图,而不是凭感觉瞎蒙。
日子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滑过。转眼到了高二下学期。
一天午休,江璎珞正埋头在座位上研究一道复杂的电磁感应综合题,眉头紧锁。
忽然,一张彩色的传单被轻轻放在了她摊开的习题册上。
“璎珞,看看这个?”同桌林晓晓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校刊《青禾》招新!编辑部缺人,尤其是理科生,负责‘科技前沿’和‘趣味科学’栏目!我觉得你挺合适的!”
江璎珞愣了一下,拿起传单。
校刊?那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充满了文艺气息,和她这个埋头题海的“理科生”似乎不太搭界。
“我?我不行的……”她下意识地想拒绝,“我文笔很烂,也不会排版设计……”
“哎呀,不是让你写散文啦!”
林晓晓打断她,“趣味科学就是要用通俗易懂、有趣的方式解释科学现象或者小实验,需要理科思维好的人把关内容准确性!我看你平时给同学讲物理题就讲得挺清楚的!而且,”
她狡黠地眨眨眼,“编辑部就在图书馆顶楼,安静,环境好,还有机会看到……咳咳,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哦!”她意有所指地朝某个方向努努嘴。
江璎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正好看到萧亦和几个同学在窗边讨论着什么,阳光勾勒出他清俊的侧影。
心,不受控制地快跳了一下。
“怎么样?去试试嘛!就当换个脑子,放松一下!”林晓晓怂恿道。
江璎珞看着传单上“趣味科学”几个字,又想起自己《错题精析本》里那些试图用更清晰方式理解的知识点。
或许……这真的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一个能将理科思维以不同方式展现的舞台?而且……能离那个身影更近一点?
一丝微弱的、属于少女的悸动和一份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战胜了退缩的念头。
“好……好吧,我去试试。”她小声答应,心里既忐忑又隐隐有些期待。
面试地点在校刊编辑部,一间位于图书馆顶楼、堆满书籍报刊、散发着油墨和旧纸张味道的房间。面试她的是主编陈薇,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干练的高三学姐。
“江璎珞同学是吧?请坐。”
陈薇扶了扶眼镜,看着手中的报名表,“物理成绩进步显著,嗯……为什么想加入‘趣味科学’栏目?”
江璎珞紧张地绞着手指,努力组织语言:“我……我觉得理科知识也可以很有趣,不全是枯燥的公式。比如……比如我们学摩擦力,可以联系到为什么冰面容易打滑,汽车轮胎的花纹设计……或者学光学,可以解释彩虹的形成,甚至……甚至可以做小孔成像的实验……”
她越说越顺畅,把自己平时理解知识时那些“原来如此”的有趣联想都倒了出来。
“很好。”陈薇点点头,眼神里透出兴趣,“能具体说说,如果让你策划一期‘趣味科学’的内容,你会选什么主题吗?怎么让它变得‘有趣’?”
江璎珞深吸一口气,想到了自己最近在错题本上整理的一个关于浮力的难题。她鼓起勇气说:“比如……可以选‘浮力的奥秘’。不单讲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结合生活现象——为什么万吨巨轮能浮在水上?为什么死海淹不死人?甚至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橡皮泥捏小船,看它能承载多少硬币……用身边的东西,让大家首观地感受到浮力的神奇……”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眼睛因为投入而显得格外明亮,完全忘记了紧张。
陈薇认真地听着,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她拿起笔在江璎珞的报名表上做了个标记:“思路很清晰,切入点也不错,有生活气息。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能把科学‘讲活’的理科思维!欢迎加入《青禾》编辑部,‘趣味科学’栏目组就交给你了,江璎珞同学!”
“啊?真的吗?”江璎珞惊喜地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陈薇笑道,“下周一下午放学后,编辑部例会,记得准时来!”
走出编辑部,江璎珞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她没想到,一次看似冲动的尝试,竟然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
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在题海里挣扎的江璎珞了。她有了另一个身份——《青禾》校刊“趣味科学”栏目的成员!一种前所未有的、被需要和被认可的成就感充盈着她的心。
她下意识地望向窗外,操场的方向。
萧亦他们似乎己经讨论完了,正朝教学楼走来。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
这一次,江璎珞没有躲闪,也没有脸红心跳到不能自己。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底一片澄澈的宁静。
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赛道。
在物理的题海里,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校刊的新领域,她将用另一种方式点亮思维的火花。这两条路,都通向她渴望的、不那么平凡的未来。
那条曾经只敢仰望星辰的轨迹,正被她自己,一点一点地拓宽、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