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睡不着了
第一十一章 睡不着了
看诊之后,王太医对药方略作了些修正。
沈药让青雀送他出去,看着丘山弯下腰,有些笨拙但很仔细地给谢渊捻好被角。
沈药沉思片刻,开口问:“丘山,你在王爷身边多久了?”
丘山老实回答:“小的爹是禁军,小的出生不久,便被送进宫中,有记忆开始,便总在王爷身边,算起来也有……”
他掐了下手指头,“二十七八年了吧?”
沈药心思微微一动,转过头去,“如此说来,你应当知道王爷的许多事。”
“是啊。”
“那你知不知道王爷有心上人?”
丘山一愣,神色显然纠结起来:“王妃……”
沈药知道他为什么欲言又止,笑道:“其实王爷心有所属这件事,我早就听说过了,我并不介意,不然,我也不会嫁进来。”
又放柔了嗓音,“我现在说这个,不是想要兴师问罪或是怎么样。只是刚才王太医说,若是时常刺激王爷,兴许能再度将王爷唤醒。我记得人人都说,靖王有位白月光,日思夜想,独一无二。若是能找到那位姑娘,将她带过来,王爷兴许便能醒过来了。”
她看着丘山,面容沉静,“所以,你可以放宽心,告诉我那位姑娘是谁,一切都是为了王爷好。”
谢渊躺在床上,四肢没有一丝力气,浑身上下动弹不得,连眼皮都恍若千斤沉重,抬不起丝毫。
唯有思绪无比清晰,还可以听到身旁的声音。
他听到了沈药的那一番话。
还听见丘山恍然,“王妃所言极是啊!”
谢渊恨铁不成钢。
三言两语就被人绕进去了,笨。
沈药耐心询问:“所以,王爷的心上人是谁呢?”
谢渊顿了一下,转念想,以沈药这样柔和嗓音徐徐说来,很难不向她缴械投降。
也不能全怪丘山没用。
丘山挠挠头,有点儿愁闷,“这……小的也不是很清楚。”
沈药显然意外,“不清楚么?”
丘山坦言:“其实小的也不清楚王爷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个心上人,这些年,许多人都想给王爷做媒,王爷都说心有所属,全给拒了个干净。后来陛下来问王爷,那位姑娘是谁,说要给王爷指婚。这样多好,可王爷却拒绝了。后来陛下怀疑,或许王爷压根就没有这么个心上人,只是不想成亲,故意找了个借口。”
“这样么……”沈药若有所思。
谢渊躺在床上,自己也有点儿没想到,自己居然把这件事瞒得这样滴水不漏。
因为出身太高,谢渊从小到大都不需要掩藏内心的想法。
他高兴,什么赏赐都能拿得出手;他不高兴,底下人就得跪着认罚。
他不需要看人脸色,更不需要担心是否惹人不快。
所以,他并不需要说谎。
唯有这件事,谢渊瞒得严严实实。
身边最亲近的人,哪怕是皇兄,也没走漏半点儿风声。
“没关系。”
沈药并未消沉太久,很快又道,“即便没有心上人,王爷也有其他看重的,我们一件一件地试就好。”
“这该怎么试?”丘山好奇。
谢渊也挺好奇的。
沈药却只是笑了一笑,“以后慢慢地试吧,今日太晚了,先歇息。明日我还要去见一见周舅母。”
丘山哎了一声,起身告退。
谢渊蹙眉。
在他看来,沈药完全不需要去见周舅母。
她如今是靖王妃,天底下唯一能让她稍微低一低头的只有皇帝。
思绪顿了顿,谢渊又疑惑起很重要的一件事。
沈药说歇息,她在哪儿歇息?
很快,谢渊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他听到窸窸窣窣衣料摩擦的声响,并且响动越来越近。
有人爬上了床,轻软衣料轻轻拂扫过他的鼻尖,他闻到又清又淡的茉莉花香。
这是沈药的味道。
她在里边躺下,就在谢渊的身旁。
谢渊的呼吸有点儿紊乱。
不知是否因为昏睡太久,还是因为身旁花香太浓,谢渊久久难以入睡,回忆起许多事,也想到了将来。
突然,谢渊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搭在了他的腰上。
轻轻的,又很柔.软,隔着薄薄的锦被与衣料,带着微凉。
是沈药睡熟了,翻过身,将手臂搭了上来。
谢渊呼吸滞住,浑身紧绷。
更睡不着了。
—
翌日。
沈药起床,坐在梳妆台前对青雀道:“今日要去见周舅母,梳大方端庄些的发髻。”
青雀点点脑袋,压低了声音,“王妃,待会儿要说薛公子的事儿吗?”
“自然。”
沈药知道,这边院子看守严格,寻常人没有通行腰牌,是绝对进不来的。
而那腰牌只有周舅母有一块。
也就是说,若是没有周舅母的授意,薛遂川压根进不来。
青雀记起什么,从袖子里掏出一块黄玉佩,“王妃,这个。”
沈药侧目,“这是什么?”
“薛公子遗落的玉佩。昨夜他逃得匆忙,奴婢在墙角捡到的。”
沈药接过玉佩,弯了弯唇角,“好。”
梳妆之后,沈药带了青雀、银朱,还有两个嬷嬷,一同去晚香堂。
那边,周氏刚起来梳了头发,正打着哈欠,听侍女快步进来禀报,说靖王妃过来了。
周氏挑了眉毛,“真没成想,遂川如此有本事。”
昨晚她听说薛遂川从那边惊慌失措地逃回来,还以为是失败了。
没想到,事儿竟是办成了。
她又冷笑一声,“故意拖延到今早才来,看我待会儿怎么收拾她!”
梳洗完,周氏岿然端坐正堂,沉着脸,盯着门口。
现在,就等沈药进来了喊舅母,而她讽刺反问:你还知道我是你舅母?
再质问她:昨日不来请安,你可知错?
脚步声越来越近,周氏的心跳微微加快,因为紧张,手心渗出很薄的一层汗珠。
终于,门外人影晃动。
当头进来的女子一身天水碧襦裙,搭着银红浅纱披帛,乌发如云,雪肤娇嫩,如同画卷里边的美人活过来似的。
十七岁的沈药,正是最好的年岁。
没等周氏回神,沈药嗓音清冷地开口:“周舅母,你可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