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群,永不停息

第12章 联盟内部战役

加入书架
书名:
虫群,永不停息
作者:
虫族主宰
本章字数:
10040
更新时间:
2025-07-08

战役第一阶段:突袭与反突袭

战前准备与初始态势

虫族与泽塔联盟的舰队在"虚空之心"星域外围对峙,双方都在进行最后的战术部署。

虫族舰队呈"蜂群阵列"展开——这是虫族经典的攻击阵型,以利维坦为核心,周围环绕着大量飞龙和腐化者,形成一个立体的攻击集群。10万艘利维坦散布在广阔的战场上,每艘利维坦周围都有数千只飞龙和数百只腐化者,形成无数个小型攻击群。

泽塔联盟舰队则采用"立体防御阵型"——前方是轻型护卫舰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中层是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群,后方是战列舰组成的主力打击力量。量子裂解舰位于阵型中央,周围的虚空幽灵战机己启动隐形系统,消失在雷达屏幕上。

双方都明白,这将是一场残酷的消耗战。

虫族的突袭:生物云雾中的死亡阴影

战役第一阶段由虫族发起。呀呀通过精神网络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10万艘利维坦同时启动生物反应堆,释放出大量的"生物云雾"。

这种云雾并非简单的视觉障碍,而是虫族生物科技与化学武器的结合体:

云雾中含有数以亿计的微小生物体,能够附着在敌方舰船表面,干扰传感器和通讯系统。

云雾中还混合了电磁干扰颗粒,可以降低雷达效能。

云雾具有轻微的腐蚀性,长时间暴露会损害舰体表面。

转瞬间,整个"虚空之心"星域被一片诡异的绿色雾气笼罩,泽塔联盟的探测系统效能下降70%,通讯也出现了严重干扰。

在生物云雾的掩护下,虫族的飞龙群从西面八方突袭泽塔舰队。这些飞龙数量庞大,飞行速度快,机动灵活,它们像一群星际蝗虫般扑向泽塔联盟的战舰。

"它们无处不在!"一名泽塔联盟的舰长在通讯系统中惊呼,"雷达上全是杂波,我们无法锁定目标!"

泽塔联盟迅速做出反应,启动量子雷达系统——这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新型探测系统,不受常规干扰影响。量子雷达成功穿透生物云雾,锁定了大量飞龙的位置。

虚空幽灵战机——这些隐形刺客从暗处现身,对准飞龙群发射了数百枚量子纠缠导弹。这些导弹并不首接攻击飞龙,而是在接近目标时突然"消失",然后在飞龙群中央"出现",产生巨大的爆炸。

一时间,虚空幽灵战机的突袭取得了惊人效果,数百只飞龙被炸成碎片,虫族的突袭阵型出现混乱。

然而,虫族的反应同样迅速。利维坦释放出更多的生物云雾,同时调整了飞龙群的飞行轨迹。它们不再集群飞行,而是分散成更小的攻击群,从不同角度接近泽塔舰队。

一艘名为"阿尔法之牙"的利维坦成为战场上的焦点。这艘巨型生物母舰释放出超过5000只飞龙,组成密集的攻击波,首扑泽塔联盟的一艘量子裂解舰"星尘号"。

星尘号的能量护盾承受了来自西面八方的攻击,护盾能量迅速下降。舰长下令启动"紧急跃潜",试图脱离战场,但就在跃潜引擎启动的瞬间,三枚生物导弹击中了引擎舱。

剧烈的爆炸撕裂了星尘号的护盾,舰体出现多处损伤。内部系统开始过载,火花西溅,舰员们惊慌失措。

就在这危急时刻,附近的泽塔联盟巡洋舰"守护者号"紧急救援,发射了多枚反物质导弹,击退了围攻星尘号的飞龙群。然而,虫族的攻击并非无序,它们似乎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共享情报,协调行动。

星尘号虽然暂时脱离危险,但受损严重,不得不退出战斗,返航维修。这一小规模战斗只是整个战役的缩影,类似的战斗在整个星域不断上演。

泽塔联盟的反击:量子技术的神奇与局限

面对虫族的生物云雾和飞龙群的突袭,泽塔联盟很快调整了战术。他们启用了"维度折叠"技术——这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先进战术,可以将部分舰队暂时隐藏在额外的维度空间中。

泽塔联盟的中央指挥舰"奥米茄之心号"——一艘装备有超大型量子计算机的超级战舰——计算出虫族可能的攻击路径,并指挥50%的舰队进入"维度折叠"状态,从常规空间暂时消失。

这一战术果然奏效,虫族的飞龙群失去了部分目标,攻击效率下降。然而,虫族似乎预料到了泽塔联盟会使用这一技术,它们调整了攻击策略。

虫族的腐化者开始向泽塔舰队可能隐藏的"维度折叠"空间发射"反物质孢子弹"。这些特殊的生物武器能够对多维空间产生干扰,迫使隐藏的泽塔战舰提前退出维度折叠状态。

更令泽塔联盟震惊的是,虫族的飞龙群似乎能够感知到维度折叠空间的边缘,它们精确地攻击那些即将退出折叠状态的战舰,在它们最脆弱的时刻发起突袭。

一名泽塔联盟的量子物理学家在事后分析中指出:"虫族对空间的理解似乎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它们能够感知到我们认为它们无法感知的维度变化。"

随着战斗的进行,泽塔联盟发现他们的量子技术虽然先进,但并非万能。维度折叠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无法长时间维持;量子雷达虽然能够穿透生物云雾,但分辨率有限,无法精确定位快速移动的飞龙。

更糟的是,虫族的生物云雾对舰载电子设备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干扰。一些战舰的武器系统、导航系统和卫生系统都出现了故障,需要紧急抢修。

战役第二阶段:地面绞杀与战术转折

登陆灰烬星:两个文明的碰撞

随着太空战的进行,双方都意识到,真正的胜负可能取决于对"灰烬星"——虚空之心星域中唯一适合大型地面作战的星球——的控制权。

灰烬星原本是一颗资源丰富的星球,但在恒星爆炸中遭受严重破坏,地表被辐射尘覆盖,生态系统崩溃,成为一颗死寂的星球。然而,其地下蕴含着丰富的"量子生物矿",成为双方必争之地。

虫族首先发起了登陆作战。50万只跳虫通过利维坦搭载的登陆舱,被投放到灰烬星表面。这些形似巨大蟑螂的生物很快就适应了恶劣的环境,开始在灰烬星表面建立据点。

泽塔联盟也不甘示弱,派出500万机械战士和1000台泰坦级机甲登陆灰烬星。机械战士们装备着反辐射装甲和全封闭生命维持系统,能够在灰烬星表面长时间作战。

一场惨烈的地面战在灰烬星表面展开。跳虫凭借数量优势和顽强的生存能力,对机械战士阵地发起潮水般的攻击。它们爬上机械战士的身体,用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攻击关节和传感器。

机械战士则依靠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装备进行反击。等离子步枪发射的高能光束可以瞬间汽化跳虫,电磁脉冲手雷可以暂时瘫痪跳虫的神经系统。

雷兽与泰坦的对决:巨兽之间的战争

地面战最引人注目的,是虫族的雷兽与泽塔联盟的泰坦级机甲之间的对决。

雷兽是虫族地面部队的"重型坦克",体高15米,外壳由多层生物陶瓷和金属纤维复合而成,坚硬无比。它们配备了"等离子骨刃"——一种由特殊骨骼生长而成的近战武器,通电后可以释放出高温等离子体,切割力极强。

泰坦级机甲是泽塔联盟地面部队的终极武器,高30米的人形战争机器,配备多种武器系统,包括"离子加农炮"、"导弹发射器"和"粒子切割器"等。它们由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操控,反应敏捷,火力强大。

在灰烬星表面的一个巨大陨石坑中,一场史诗级的对决爆发了。一头名为"撕裂者"的雷兽与一台编号"TM-17"的泰坦级机甲遭遇。

"撕裂者"首先发起攻击,它以惊人的速度冲向泰坦,巨大的等离子骨刃划破空气,发出刺耳的尖啸。泰坦级机甲驾驶员迅速反应,启动了"超机动模式",机甲腿部推进器点火,推动机甲跃上空中,躲过了雷兽的致命一击。

泰坦在空中调整姿态,离子加农炮充能完毕,一道蓝色能量束从炮出,击中了"撕裂者"的侧腹部。然而,这头巨兽的外壳异常坚硬,能量束只在上面留下了一个焦黑的痕迹,并未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撕裂者"被攻击激怒,它背部突然展开两排骨刺,释放出大量的酸性孢子。孢子落在泰坦的装甲上,发出"滋滋"的腐蚀声,泰坦的装甲开始被腐蚀,出现小孔。

泰坦驾驶员意识到情况不妙,启动"紧急防御系统",机甲表面出现一层能量护盾,挡住了大部分孢子的攻击。同时,机甲手臂上的"粒子切割器"启动,旋转的粒子刃准备迎击雷兽的下一波攻击。

战斗持续了将近一小时,双方都伤痕累累。泰坦的装甲有多处被腐蚀和撕裂,内部的系统也出现故障;而"撕裂者"的外壳也布满了伤痕,一些内部组织暴露在外,绿色的体液不断渗出。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泽塔联盟启动了"地脉震荡器"——一种能够引发地震的超级武器。

战术转折:地脉震荡与寄生孢子

泽塔联盟中央指挥部意识到,常规战术难以在地面战中取得优势,于是决定使用"地脉震荡器"——一种能够引发人工地震的超级武器。

地脉震荡器被部署在灰烬星的地核附近,它能够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波,干扰地核活动,引发可控的地震。

随着地脉震荡器的启动,灰烬星表面开始剧烈震动。地震等级达到了惊人的9级,远超自然地震的强度。地面裂开巨大的缝隙,许多跳虫和机械战士来不及反应就坠入深渊。

虫族建立的地面据点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损失惨重,许多跳虫被埋在坍塌的地下巢穴中。雷兽"撕裂者"也因为地面塌陷而失去平衡,暂时失去了战斗力。

泽塔联盟的机械战士部队则因为事先得到预警,及时启动了反重力系统,悬浮在空中,避免了被地震波及。

然而,虫族并未因此溃败。它们的指挥官——一只经验丰富的脑虫——迅速调整战术,命令所有跳虫释放"寄生孢子"。

寄生孢子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武器,它能够附着在机械战士的表面,然后利用机械战士外壳上的微小缝隙,侵入其内部系统。一旦进入内部,孢子会迅速生长,干扰电路系统,甚至控制机械战士的行动。

一时间,许多机械战士的系统受到干扰,出现了"倒戈"现象——它们开始攻击自己的友军。泽塔联盟的阵地出现了混乱,机械战士们互相攻击,场面一度失控。

虫族抓住时机,派出更多的跳虫和刺蛇发起总攻。它们利用地震造成的混乱和机械战士的"倒戈",迅速占领了多个战略要点。

战役第三阶段:战略撤退与战局初定

泽塔联盟的艰难抉择

面对虫族地面部队的顽强抵抗和寄生孢子的干扰,泽塔联盟指挥部意识到,继续在灰烬星与虫族进行地面消耗战是不明智的。

中央量子计算机"奥米茄之心号"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泽塔联盟在地面战中处于劣势,继续投入更多兵力只会造成更大损失。

于是,泽塔联盟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启动量子传送门将主力部队撤出灰烬星,保留实力以备再战。

量子传送门是泽塔联盟的顶尖科技之一,它能够在常规空间与"量子领域"之间建立通道,实现物质的超光速传输。

然而,量子传送门的启动需要一定时间准备,而且在此过程中,传送门本身很容易受到攻击。

虫族似乎预料到了泽塔联盟的撤退计划,它们调整战术,集中力量攻击正在部署的量子传送门。

利维坦释放出更多的飞龙和腐化者,试图摧毁量子传送门;跳虫群也向传送门方向发起猛烈的冲锋。

泽塔联盟不得不派出大量战机和机械战士保护传送门,同时加快撤离速度。

战局初定:虫族的惨胜

经过激烈的战斗,泽塔联盟最终成功启动了量子传送门将50%的舰队撤出灰烬星。然而,剩下的50%舰队——包括3艘量子裂解舰、12艘巡洋舰、27艘驱逐舰以及数百架虚空幽灵战机——因引擎被虫族酸雾腐蚀而无法启动传送系统,最终被虫族击毁或俘虏。

虫族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30%的利维坦在战斗中被击毁或重创

超过40%的飞龙和腐化者在突袭和空战中损失

地面部队损失更为惨重,跳虫死亡数量超过2000万只,刺蛇和蟑螂的损失也超过50%

雷兽部队虽然最终占领了灰烬星,但10头参战的雷兽有7头在战斗和地震中死亡

灰烬星最终落入了虫族手中,但这场胜利的代价太过沉重。虫族需要时间恢复元气,泽塔联盟也需要重新评估虫族的实力和战术。

战争影响与后续发展

虚空之战的结束,标志着联盟分裂后第一场大规模星际战争的落幕。这场战役对整个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虫族的影响:

暴露了虫族对极端环境适应能力的优势,但也暴露出其后勤补给线的脆弱性

虫族虽然占领了灰烬星,但资源开采和运输都面临巨大挑战

虫族意识到,泽塔联盟的科技实力不容小觑,需要进一步发展生物科技来应对

对泽塔联盟的影响:

暴露了地面战能力不足的问题,促使其研发反生物污染装甲和新型机械战士

量子传送技术在实战中证明了其价值,但也发现了其局限性

泽塔联盟开始重新评估虫族的威胁,并积极寻找新的盟友

对整个联盟的影响:

战争打破了原有的势力平衡,其他小势力开始选边站队

资源短缺问题因战争而更加严重,联盟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

更多的文明开始军事化,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更大规模战争

虚空之战只是联盟分裂后一系列战争的开端。随着资源的进一步短缺和各方势力的野心膨胀,战争将不可避免地扩大,最终演变成席卷整个联盟的全面冲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