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姑娘面无表情地朝她的丫鬟递了个眼色,道:“春意!”
丫鬟立马应是,掏出一张百两银票往桌子上一拍,昂着头不屑地说道:“我家小姐看上这个瓶子了,把你家的东西拿出来我家小姐挑挑吧。”
虽然她们态度傲慢令人不爽,但是谁又能拒绝财神爷呢?苏菁清和巧娘将商品摆了一桌子供她挑选。
这位小姐选了五条压襟,两个扇坠,三个手串和一套指甲钳套装。苏菁清微笑着说道:“这里一共是一百八十两。”
小姐听后蹙起了眉,丫鬟春意是个惯会看主子脸色的,她立刻说道:“什么物件要这般贵?你们莫不是坑人?”
苏菁清微笑答道:“姑娘有所不知,这几件修剪指甲的小物件乃是精钢打造,精巧无比,这几样就要一百两了。容我给姑娘示范一下。”说着苏菁清示范了一下用法,修剪又快又光滑,还不会伤到手,还有其他辅助小工具都非常实用,显然,这位小姐看了很满意。
丫鬟春意接收到主子的讯息立马道:“就要这些吧,那几样不要了。”
苏菁清把指甲钳套装和玻璃瓶包好,恭恭敬敬地把人送出了门。
巧娘在背后悄悄拽她的衣服,在她耳边轻声道:“那几个小东西要一百两啊?”
苏菁清也凑到她耳边道:“物以稀为贵,这东西咱们独一家,必须贵。”
回到店里整理物品,就听得两位年轻的姑娘在窃窃私语,虽然她们刻意压低了声音,但苏菁清还是能隐约听到。
其中一位矮一点的姑娘道:“刚才那位就是林家布庄的少东家。”
高个子姑娘道:“她就是林慧啊!我家婆子听送菜的老李头说,林慧她爹林老爷又纳了个妾,还是个快西十的村妇!”
矮个姑娘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什么?不会吧?不可能!他家不是有两个貌美的小妾吗?怎么可能纳一个快西十的村妇,肯定是谣传。”
“哎呀,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那李老头也给林员外家送菜,他亲眼目睹一辆马车把人给接进门的,不过进门就丢去了下人房。”
矮个姑娘更纳闷了:“这是为何?”
“这我就不清楚了。只晓得那林老爷的长子是个傻子,他的正头娘子又给他生了个林慧,以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林老爷一首想要个正常的儿子,所以西十岁以后又陆续纳了两个年轻貌美的妾室,却也是一首没有动静,可能他是觉得那村妇好生养?”
矮个姑娘道:“怎么可能?都那年岁了,怎么可能好生养?”
高个姑娘摇了摇头,表示想不通,继续浏览店里的商品。
开业大吉,今日营业额相当不错,进账大概三百两银子,巧娘开心得合不拢嘴,张墨也是笑逐颜开。
苏菁清给了张墨二两银子,给了巧娘十两银子。
张墨忙推辞道:“我还没做什么事呢,怎可拿姑娘的银子?”
苏菁清道:“一两是月银,提前给你是因为天凉了,你可以为你爹娘置办一些衣物。另外一两是开业大吉给的喜钱,也可让你手头宽裕一些,可以应应急。”
张墨感动得有些眼眶发红。
巧娘也是急忙地推拒:“清清,你给我这么多做什么,太多了,我也没干啥。”
苏菁清道:“这是你应得的,这些细致的手工活我做不来,都是你弄的。”她看着张墨和巧娘道:“以后这店里的事有劳你们多上些心,咱们铺子做得好的话,年底我给你们包红包。”
张墨和巧娘自是满口答应。
接下来的几天,‘奇巧阁’的生意是越来越红火。有人是奔着吃糖果去的,有人是奔着精美的饰品去的,有人是奔着指甲钳套装去的,更有人是看稀奇看热闹去的,苏菁清三人是忙得团团转。
积累了一些资金,苏菁清便开始请匠人打造各种镶嵌宝石的簪子、步摇、发钗、戒指、手镯等等。
铺子运转良好,苏菁清很有成就感。
这一日,趁着铺子里不是很忙,留了张墨看铺子,苏菁清和巧娘一同去购置了一些棉被和棉衣,让伙计帮忙送货。又去米行准备再购买一些米粮,一看粮食又涨价了。苏菁清眉头紧蹙,这三天两头地涨价,老百姓怎么受得了。米行伙计说,今年大旱,饶是这边水网密布,各大小河流都快见底了,今年粮食严重减产,估计后面粮食还会越来越贵。
苏菁清一次多买了一些粮食,装了满满一车,仍是叫米行伙计帮忙送货。
来到土地庙,只见庙外也聚集了不少灾民,苏菁清和巧娘将棉被和棉衣分发给灾民,又将粮食妥善堆放好。
虽然城内官府也在施粥赈灾,但有些灾民怕一离开土地庙就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了,所以有一批人聚集在这里不肯进城。
土地庙内更是人满为患,苏菁清找到张父张母,见他俩蜷缩在墙边,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再看角落里的陆恒母子,也是万分狼狈,这样的环境实在不利于陆母养病。
苏菁清想了想,很郑重地对巧娘道:“巧娘,我想和陆恒一起去找忘尘道长,能麻烦你照顾陆恒的母亲吗?”
巧娘一口答应:“当然可以,不麻烦。”
苏菁清看着巧娘的眼睛道:“我想让陆恒母亲住到你家去。”
巧娘毫不犹豫地点头。
苏菁清舒了一口气道:“巧娘你真是太善良了!我和陆恒出门远行,铺子就交给你和张墨了。记得隔一段时间就给灾民们送些粮食和衣物,如果有人生病了也给他们请医买药。不要顾忌银钱,咱铺子里挣的钱除了必要的开销,其余都可以花出去。”
巧娘听了,张大了眼睛,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苏菁清道:“清清,你是活菩萨吗?!”
苏菁清拍了一下巧娘的肩膀嗔怪道:“别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