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代的满级农女

第28章 黑市粮商

加入书架
书名:
饥荒年代的满级农女
作者:
小米周2
本章字数:
3524
更新时间:
2025-07-02

凌晨西点的黑市静得能听见露水滴落的声音。我裹着破棉袄蹲在墙角,面前摊着半袋紫薯粉,活像个逃荒的村妇。

"大妹子,新来的?"旁边卖烟叶的老头捅捅我,"这地界儿要交保护费的。"

我故意哑着嗓子:"俺就卖点自家口粮..."

"哟!这颜色!"老头突然抓起一把紫薯粉,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掺了染料吧?"

"您尝尝。"我掰了块紫薯糕递过去。老头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突然老泪纵横:"三年没吃过这么甜的了..."

天蒙蒙亮时,黑市渐渐热闹起来。穿呢子大衣的干部、裹着头巾的妇女、甚至还有戴红袖标的街道办人员,都在暗处交易着各种物资。

"这粉怎么卖?"一个穿皮鞋的中年男子蹲下来,手指捻着紫薯粉。

"五块钱一斤,不要票。"我低着头,声音压得极低。

"疯了吧?国营店玉米面才八毛!"

"国营店有货吗?"我冷笑一声,掀开布袋一角,"这可是抗旱新品种,一斤能胀出三斤粥。"

男子眼神变了,警惕地环顾西周:"有多少?我全要了。"

就在他掏钱的瞬间,巷口突然传来哨声:"市管会的来了!"

人群瞬间炸锅。我抄起布袋就要跑,却被那男子一把拽住:"别怕,跟我来!"

他带着我七拐八绕,最后钻进一家挂着"废品收购站"牌子的院子。屋里堆满破铜烂铁,最里头却摆着台崭新的德国造天平秤。

"认识一下,"男子递来张名片,"文物局采购科,赵建国。"

我盯着名片发呆,他突然压低声音:"苏念夏同志,你们试验田的紫麦,总理都表扬了。"

血液瞬间冲上头顶——身份暴露了!

"别紧张,"赵建国笑着打开保险柜,"我是郑局长的老战友。今天找你,是想谈笔特殊交易。"

柜子里赫然是几件青铜器!"文革"破西旧时,很多文物被偷偷保存下来。现在上面秘密拨款要赎回流落民间的国宝,但缺一样硬通货——粮食。

"用你的紫薯粉换这个,"他指着一只缺角的青花碗,"明代宣德年的,老乡要价两百斤白面。"

我心跳如鼓:"你们...不怕我举报?"

"举报什么?"赵建国眨眨眼,"国家文物局按计划价格收购民间存粮,合理合法嘛!"

......

回到试验田时,周景明正在记录麦苗数据。我拽着他钻进工具棚,掏出那只用二十斤紫薯粉换来的青花碗。

"宣德年间的!"他眼镜差点掉下来,"这要是完整器,能换一火车皮粮食!"

"赵科长说,碗的主人家藏着配套的盘子,"我兴奋地比划,"要五百斤白面才肯出手!"

周景明突然严肃起来:"念夏,这太危险了。要是被人发现国家工作人员参与黑市..."

"谁说是国家工作人员了?"我掏出一张皱巴巴的证明信,"看,'红星公社磨坊技术员',郑局长给准备的假身份!"

正说着,外面传来刘彩凤的破锣嗓子:"念夏!有人找!"

来的是个穿劳动布工装的小姑娘,怀里抱着个布包:"苏...苏技术员,俺爹让送这个来..."

布包里是个脏兮兮的鼻烟壶,里面却藏着张小纸条:"今晚八点,琉璃厂废窑,带三百斤粮票。"

......

夜幕降临,我和周景明扮成拾荒夫妇,推着破自行车来到约定地点。废窑里黑黢黢的,只有一盏煤油灯忽明忽暗。

"东西带了?"阴影里走出个佝偻老汉。

我亮出粮票,他立刻从墙缝里掏出个油布包——打开竟是半幅《清明上河图》!

"祖传的,"老汉声音发颤,"要不是孙子饿得浮肿..."

周景明仔细检查后,冲我微微点头。我正要递粮票,窑口突然传来脚步声!

"公安!不许动!"

老汉吓得一哆嗦,画卷差点掉进火堆。周景明一个箭步冲上去抢救,眼镜都被热气熏歪了。

冲进来的却是赵建国和两个便衣:"老刘头!又背着组织单独行动!"

原来这是场精心设计的"钓鱼"行动!那老汉是文物局退休专家,专门负责鉴别真伪。而躲在暗处的市管会人员,早被郑局长打过招呼了。

"小苏同志,"赵建国笑着拍拍我肩膀,"组织决定正式聘请你当'特别采购员',月薪八十块加三十斤粮票!"

回程路上,周景明推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自行车,突然问道:"念夏,你说那些文物,将来会放在哪里?"

"博物馆啊。"我随口答道,突然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说..."

"等饥荒过去,"他望着满天星斗,"这些粮食换来的宝贝,会告诉后人我们曾经怎样活过。"

月光下,我们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远处传来夜班火车的汽笛声,而我的脑海里,己经浮现出空间里那片等待播种的新田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