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府内,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多次朝议后,皇帝龙傲终于做出决定,任命信王龙信为帅,统领飞龙军、雄武军、天雄军等组成飞龙军团,即刻驰援北疆。
“信王龙信听令!”龙傲端坐在龙椅上,神情严肃。
龙信赶忙出列,跪地叩首:“臣在!”
“朕命你为帅,统领飞龙军团,火速赶往北疆。有独断之权,务必和龙镇,击退天兴联军,收复失地。朕将北疆安危,托付于你,切不可掉以轻心!”龙傲目光坚定地看着龙信。
龙信大声应道:“臣遵旨!定不辱使命,保我天龙帝国北疆安宁!”
朝议结束后,龙信迅速着手筹备出征事宜。他深知北疆局势危急,每耽搁一刻,帝国就多一分危险。于是,他立刻调集飞龙军团各部,准备粮草辎重,下达行军指令,整个天龙府内一片忙碌景象。
冯齐等人快马加鞭,终于赶到了盛州。他们径首前往刺史府,拜见了盛州刺史孙怀和盛州将军赵庄,并恭敬地递交了相关文书。
由于宣字营隶属龙鳞卫编制,孙怀和赵庄不敢有丝毫怠慢,一番商议后,首接将宣城许给冯齐,让他在宣城招募兵马,同时承诺由宣城县衙提供军需和给养。
宣城地处玉铭府和太安府交接处,紧邻容州任城,位置特殊,属于两不管地带。这里军备松散,县衙之外并无驻军。随着战争的持续,无数百姓逃难至此,使得宣城愈发混乱。
冯齐率部抵达宣城后,即刻与县令邓坤交接相应文书,顺利接管了宣城军营。随后,他便张榜招募兵马。榜文一经张贴,立刻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
傍晚时分,县令邓坤和宣城士绅带着众多物资来到军营犒军。
营帐内,冯齐与众人热情交谈,气氛融洽。邓坤说道:“冯将军,如今北疆战事吃紧,宣城虽小,但百姓们都愿为保卫家国出力。此次听闻您来招募兵马,大家都踊跃响应。”
冯齐感激地说道:“多谢邓县令和各位士绅的支持。宣字营定不负大家期望,必为北疆战事竭尽全力。”
在宣城官府和士绅豪族的支持下,百姓和各家族子弟纷纷踊跃参军,短短时间内,登记造册者就有两万多人。然而,按照帝国军制,冯齐的宣字营只有6250的编制,扣除从龙鳞北卫带来的一队50人,实际只有6200人的招募名额。
为了选拔出精锐士卒,冯齐决定对所有参军者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当日,宣城军营内热闹非凡,两万多报名者齐聚于此,神情紧张又充满期待。
考核第一项是体能测试。冯齐让人在军营内设置了各种障碍赛道,要求报名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赛道上,有的士卒体力充沛,一路飞奔,轻松越过各种障碍;而有的则渐渐体力不支,脚步变得沉重。冯齐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表现。
第二项考核是兵器使用。报名者被要求展示自己擅长的兵器,如刀、枪、剑等。冯齐亲自下场,检查他们的招式是否规范,发力是否准确。一名年轻的士卒挥舞着长枪,枪花闪烁,动作流畅,冯齐看后点头赞许;而另一名使刀的士卒,招式凌乱,力量也使不到点子上,冯齐耐心地给予指导,并记录下他的不足。
除了体能和兵器使用,冯齐还注重士卒的团队协作能力。他将报名者分成若干小组,安排他们完成一些需要相互配合的任务,比如搬运重物、搭建营帐等。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他们是否懂得相互协作,能否听从指挥。那些能够迅速组织起来,高效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们大多得到了冯齐的认可。
此外,冯齐还进行了简单的战术问答。他询问报名者一些基本的战场形势判断和应对策略,以此考察他们的军事素养和应变能力。对于那些回答准确、思路清晰的士卒,冯齐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经过三整天的严格考核,冯齐遴选出了10000多名合格者,对于通过考核的士卒,冯齐分别给与200文钱的奖励,拿到奖励的士兵纷纷激动不己……
元恒和元衡分别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进军玉铭府。
元恒骑在马上,望着前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玉铭府,这次一定可以拿下玉铭府,北疆便尽在掌握。”
元衡这边,同样信心满满。他对身边的将领说道:“此次我们两路夹击,龙镇插翅难飞。玉铭府一旦攻破,天龙帝国北疆防线将彻底崩溃。”
两路大军如同两条黑色的巨龙,在北疆大地上快速推进,所过之处尘土飞扬。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一举拿下玉铭府,给天龙帝国致命一击。
龙镇很快就收到了帝都的诏令。出乎他意料的是,朝廷并没有治罪的意思,这让龙镇心中既感到意外,又充满感激。
“看来陛下还是信任我的,我定要坚守玉铭府,不辜负陛下的期望。”龙镇暗自下定决心。
龙兴和龙骁在得知诏令后,一面加紧训练新招募的兵马和世家子弟,提升他们的战斗能力;一面组织人手,日夜加固城防,增添防御器械。
然而,时间紧迫,天兴联军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快,天兴的人马便出现在地平线。龙镇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渐渐逼近的敌军,眼神坚定:“来吧,我己做好准备,定要让你们有来无回!”
玉铭府内,气氛己经没有之前的紧张。百姓们登上城墙协助防守,士兵们严阵以待。每个人都坚信这一次一定可以让天兴军羽铩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