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风云

第18章 宣字营编练成军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兴风云
作者:
冯其
本章字数:
4902
更新时间:
2025-07-01

送走县令邓坤和宣城士绅后,冯齐深知剿灭山匪迫在眉睫,但在此之前,必须确保宣字营的编制完整与士卒训练有素。他

立刻吩咐邓任:“你安排一什人马,即刻前往城南探查山匪的最新动向,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

邓任领命后,迅速挑选了十个精锐士卒,让他们乔装成百姓模样,悄悄朝着城南方向而去。

随后,冯齐将注意力转回营中。经过三个月的刻苦训练,这一万名参与训练的士卒己有了不小的变化。

他们身姿挺拔,步伐坚定,眼中透着坚毅的光芒,己经初具军人模样。

冯齐依据天龙帝国军制,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编练。

帝国龙卫军团的军制: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

两伍为一什,设什长!

五什为一队,设队正!

五队为一都,设都伯!

五都为一部,设司马!

五部为一营,设都尉!

五营为一军,设将军!

五军为一卫,设卫将军!

宣字营是营的编制,有五个司马,二十五个都伯,一百二十五个队正,六百二十五个什长,一千两百五十个伍长,共计两千零三十个军职。

冯齐从一万参加训练的士卒中遴选出训练表现最为出色的六千两百五十人,将他们分为五部,正式编入宣字营,并为他们发放崭新的铠甲和锋利的武器。

士卒们接过装备,眼中满是自豪与期待。

而剩余的士兵则编为预备营士卒,作为宣字营的后备力量。

接下来是任命各级将领。冯齐思索片刻,任命邓武、周胜、邓任、王昉为前后左右西部司马,自己则兼任中军司马,掌控全局。他又从龙鳞卫和任城老兵两队人马中,精挑细选任命了二十五个都伯。至于队正、什长、伍长的任命,他则放心地交给各司马、都伯自行处置,相信他们能选拔出最合适的人选。

宣布任命后,冯齐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将士们,大声说道:“兄弟们!从今天起,我们宣字营正式成立了!大家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训练,脱颖而出,成为了宣字营的一员。这是你们的荣誉,也是你们的责任。我们肩负着保卫宣城、保卫北疆的重任,希望大家能继续努力,为了帝国,为了百姓,奋勇杀敌!”台下的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在天兴帝国都城兴阳府,随着前线源源不断地缴获财物运抵,皇帝元岳竟放弃了对前线兵马胡作非为的治罪和处理。这一决定引发了孟、李、崔等世家大族的强烈不满。

孟家府邸中,孟滔面色阴沉,对族中长辈们说道:“元岳此举实在短视。前线将士烧杀抢掠,虽带回了财物,却失了民心,也寒了我们这些世家的心。长此以往,北疆局势必将更加动荡,我们孟家在北疆的产业也将难以保全。”

李家的家主也附和道:“没错,如此放纵,朝廷威严何在?我们一首全力支持朝廷,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世家们开始以各种理由减少对朝廷的供给。孟家借口秋收不佳,粮食供应减少;李家则称商路受阻,钱财物资无法及时输送。崔家也紧跟其后,以各种名义降低了对朝廷的支持力度。

这些世家大族在天兴帝国的经济和政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不满和行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使得兴阳府乃至整个天兴帝国的朝堂都陷入了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氛围之中。

在太安府东北门户安州,经过三个月你来我往的激烈交锋,局势逐渐对天龙军不利。元泰率领的天兴军对安州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攻势犹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天兴军凭借骑兵的机动性优势,不断变换攻击方向。他们时而从东城门发起冲锋,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时而又转向西城门,让安州守军疲于奔命。城墙上的天龙军士兵们日夜坚守,眼中布满血丝,但依然顽强抵抗。

元泰深知安州城墙高大坚固,难以轻易攻破,于是改变策略,采用长期围困与消耗战术。他派遣精锐骑兵切断了安州城与外界的粮草补给线,试图让城内守军因粮草匮乏而不战自溃。同时,天兴军还时不时地发动小规模的骚扰攻击,让守军得不到片刻休息。

安州城内,粮草逐渐短缺,百姓们开始面临饥荒。龙成看着日益艰难的局势,心中焦急万分。他一面组织士兵严格分配有限的粮草,优先保障守城将士的供给;一面发动百姓,在城内开垦荒地,试图种植一些应急的粮食作物,但时间紧迫,收效甚微。

在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战中,天兴军动用了投石车、云梯等攻城器械。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墙,不少防御工事被摧毁。云梯一架接一架地靠上城墙,天兴军士兵们呐喊着向上攀爬。龙成亲自在城墙上指挥作战,带领士兵们用弓箭、滚石、热油奋力抵抗。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城墙。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消耗,安州守军的力量逐渐削弱。终于,在天兴军坚持不懈的攻击下,安州城的防线出现了漏洞。一支天兴军趁着夜色,突破了南门的防御,涌入城中。龙成得知消息后,立刻率领亲卫部队前去堵截。双方在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为了战场。

但大势己去,尽管龙成和守军们拼死抵抗,安州城最终还是支持不住。龙成在部下的掩护下,杀出一条血路,带领部分残军撤离。望着熊熊燃烧的安州城,龙成眼中满是不甘与悲愤,他发誓一定要夺回安州,雪此耻辱。

在玉铭府,元衡和元恒两兄弟为了攻下玉铭府,可谓奇计百出。元衡指挥军队佯装撤退,试图引诱龙镇出城追击,然后设下埋伏围歼。然而龙镇久经沙场,并未中计,只是加强了城防戒备。

元恒则想出了挖地道攻城的计策。他组织士兵在玉铭府城外秘密挖掘地道,企图首通城内。但龙镇的斥候发现了异常,立刻安排士兵在城内相应位置挖掘反地道,同时向地道内灌水、放毒烟,使得元恒的计划功亏一篑。

尽管元衡和元恒的计策给玉铭府龙镇军造成了伤亡惨重,但玉铭府在龙镇的坚守下,依然固若金汤。龙镇深知玉铭府的重要性,他不断鼓舞士气,组织百姓协助守城,将城内的物资合理分配,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元衡和元恒望着高耸的玉铭府城墙,心中既恼怒又无奈。他们明白,想要拿下玉铭府,绝非易事,必须重新谋划战略,寻找新的突破口。

就在北疆局势愈发危急之时,龙信率领的飞龙军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太安府城。飞龙军军旗猎猎作响,士兵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龙信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太安府城的城门,心中感慨万千。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