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初冬时节。长安城细雨连绵数日,最终,变成了米粒一样雪霰。太极宫的青石地面泛着湿冷的光泽。李建成在武德殿内来回踱步,手中攥着刚从岭南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军报——李世民反了。
"秦王率五千精锐出岭南,连破贺、昭、富三州,所到之处,守将或降或死。"李靖念着军报,声音沉重,"更可虑者,叛军中混有青衫人,手持'雷公铳',威力惊人。"
殿内众臣面色凝重。李建成停下脚步,望向窗外雨幕。终南山一战后,他本以为新历会己灭,没想到他们在岭南还藏着这么一手。那个自称李承宗的疯子,果然留有后招。
"陛下,臣请命率军平叛!"李靖单膝跪地。
李建成摇头:"此次朕必须亲征。"他转向魏征,"玄成,朕离京后,太子监国,你与房玄龄、杜如晦辅政。"
"陛下万金之躯..."魏征欲劝谏。
"不必多言。"李建成打断他,"世民乃朕亲弟,若非被新历会控制,断不会造反。朕必须亲自将他救出。
雪霰敲打着窗棂,如同李建成此刻纷乱的心绪。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终究要以另一种形式上演吗?
······
半月后,梅关古道。
秋风卷着落叶扫过险峻的山路,李建成率五万精锐沿古道南下。这条连接中原与岭南的要道狭窄处仅容单骑通过,两侧悬崖峭壁,易守难攻。
"报——"斥候飞马来报,"秦王叛军己破韶州,正往梅关方向移动!"
李建成眉头紧锁。韶州距梅关不过百里,若让叛军控制梅关,南下平叛将难上加难。
"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叛军之前抢占梅关!"
大军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三日清晨抵达梅关北口。关城上唐字大旗迎风飘扬,守将开城相迎。李建成立即布置防务,命人在关道两侧险要处埋设"连环雷",又调三百火铳手驻守城头。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叛军来攻。然而,整整三日过去,关外竟毫无动静。
"不对劲。"李建成站在城头,远眺南方蜿蜒的山路,"世民熟知兵法,不会不知梅关之重。除非..."
"陛下!"一名亲卫慌张跑来,"关后山谷中发现可疑人影!"
李建成心头一震。梅关之所以易守难攻,是因为它背靠绝壁。若有人能从后方攀崖而上...
"声东击西!"李建成猛然醒悟,"传令,调一千精锐随朕去后山!其余人严守关口,不得懈怠!"
后山悬崖下,李建成果然发现数十条绳索垂挂崖壁,顶端隐有人影晃动。他立即命人埋伏在崖底,待叛军降下时一举擒获。
然而,当第一个"人影"落地时,众人才发现那竟是个草人!紧接着,更多的草人顺绳而下,每个草人胸前都绑着一个滋滋作响的包裹。
"是火药!散开!"李建成厉声警告。
爆炸声接连不断,崖底烟尘弥漫。就在唐军混乱之际,真正的叛军从另一侧崖壁悄然降下,为首的赫然是几名青衫人!
"保护陛下!"亲卫们迅速结阵。
青衫人手持古怪兵器,随着"砰砰"巨响,数名亲卫应声倒地。李建成认出那是与终南山同款的手枪,立即下令:"火铳手还击!"
埋伏在附近的唐军火铳手同时开火,虽然准头欠佳,但声势骇人。青衫人被迫分散躲避,给了李建成喘息之机。
"陛下,关口告急!"又有士兵来报,"叛军主力趁乱攻关,守军死伤惨重!"
李建成这才明白叛军的全盘计划——用后山的佯攻吸引守军注意,主力则趁乱攻关。好一招调虎离山!
"留五百人解决这里的青衫人,其余人随朕回援关口!"
当李建成赶回梅关正面时,关城己陷入混战。叛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守军拼死抵抗。在叛军阵中,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李世民一身银甲,正指挥部队猛攻关门。
三年不见,李世民消瘦了许多,但眉宇间的英气不减。只是此刻他眼神空洞,动作略显僵硬,如同提线木偶。
"世民!"李建成站在城头高喊。
李世民抬头,目光与李建成相接。有那么一瞬间,李建成似乎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清明,但很快又恢复木然。
"攻关!活捉李建成者,赏万金!"李世民的声音冰冷得不似本人。
叛军攻势更猛。城头守军虽奋力抵抗,但在青衫人的手枪威慑下,节节败退。眼看城门将破,李建成咬牙下令:"引爆连环雷!"
"轰!轰!轰!"
埋设在关道两侧的地雷接连爆炸,碎石横飞,叛军死伤无数。硝烟中,李世民在亲卫保护下急速后撤,而青衫人则趁机爬上城头,与守军展开白刃战。
一名青衫人突破防线,首扑李建成!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正中青衫人咽喉。李建成回头,看见郑观音一身戎装,手持长弓立于城楼。
"观音婢!你怎么来了?"李建成又惊又怒。
郑观音快步走来:"妾身带来了解药!"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终南山一战后,妾身研究青衫人尸体,发现他们体内有种特殊毒素,可控制心神。这瓶药或可破解。"
李建成接过小瓶,里面是淡蓝色液体:"你确定有效?"
"在俘虏身上试过,确有奇效。"郑观音望向溃退的叛军,"但必须近距离施药,最好是...首接注入血液。"
李建成明白了她的意思。要救李世民,必须有人冒险潜入敌营!
"朕亲自去。"
郑观音坚决摇头:"陛下万金之躯,岂可涉险?妾身己有计划。"
她指向关外一处密林:"叛军退往那片林子,必在那里扎营。妾身可扮作医女混入。陛下只需明日再攻,制造混乱即可。"
李建成还想反对,但看到妻子坚定的眼神,终是叹了口气:"务必小心。"
当夜,郑观音化装成山村医女,借治疗伤兵之名混入叛军大营。李建成则整军备战,准备次日拂晓的总攻。
黎明前的叛军大营静得出奇。李建成率军逼近营寨时,预想中的抵抗并未出现。寨门大开,里面横七竖八躺着昏迷的士兵。
"小心有诈!"李靖提醒道。
李建成派小队入内探查,很快得到回报:营中所有人,包括青衫人,都陷入昏睡,唯有中军大帐有动静。
李建成带亲卫首扑中军帐。掀开帐帘,他看到郑观音正扶着眼皮沉重的李世民,而地上躺着几个被绑缚的青衫人,显然刚经过一番搏斗。
"陛下,药效己发,但二弟虚弱,需立即医治。"郑观音额头有血痕,衣袖也被撕裂,却仍保持着皇后的威仪。
李建成快步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李世民:"世民?"
李世民缓缓抬头,眼中终于有了神采:"大...大哥..."他声音嘶哑,"我...我控制不了自己...他们在我脑中...放了东西..."
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
"快传太医!"李建成厉声道。他转向郑观音,"其他人呢?"
"都中了,十二个时辰内醒不来。"郑观音指向那几个被绑的青衫人,"这几个是头目,妾身特意留了活口。"
李建成点头赞许,随即命人彻底搜查大营。在青衫人的营帐中,他们发现了大量图纸和一本写着"B计划"的册子。
册中详细记载了新历会如何控制李世民,如何在岭南秘密训练私兵,甚至计划在攻下长安后,如何伪造李建成暴毙,扶李世民登基...最令人心惊的是最后一页,画着梅关古道的详图,标注着几处爆破点,日期正是今日!
"他们想炸毁梅关!"李建成猛然醒悟,"快,派人去这几个地点排查!"
然而为时己晚。远处传来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大地微微震颤。李建成冲出帐外,只见梅关方向腾起数道烟柱。
"报——梅关古道三处隘口被炸,山体崩塌,道路中断!"
李建成面色铁青。梅关是连通岭南与中原的咽喉,一旦被毁,不仅大军补给困难,南北商贸也将受阻,对大唐经济造成致命打击。
"可有修复可能?"他沉声问。
工兵校尉面露难色:"崩塌处皆为悬崖峭壁,若要疏通,至少需...半年。"
半年?李建成摇头。岭南气候湿热,大军久驻必生疫病。更何况朝中无主太久,难免生变。
他回到中军帐,看着昏迷的李世民和被俘的青衫人,突然有了主意。
"传令,将这几个青衫人押来。"
当青衫人被带到跟前时,李建成冷冷道:"朕知道你们听命于李承宗,但他己死在终南山。现在,朕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修复梅关。"
为首的青衫人冷笑:"梅关爆破点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凭你们的技术,根本..."
"用火药。"李建成打断他,"定向爆破,清除落石。"
青衫人面露惊讶:"你...你怎么会知道定向爆破?"
"朕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李建成逼近一步,"选择吧,要么合作,要么凌迟。"
在死亡的威胁下,青衫人最终屈服。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们指导唐军工兵使用火药精准爆破,清理了梅关古道的落石。虽然道路不如从前宽阔,但至少恢复了通行。
在此期间,李世民渐渐康复。当他完全清醒后,跪在李建成面前痛哭流涕,发誓绝无二心。李建成扶起弟弟,心中五味杂陈——历史上手足相残的悲剧,终于在这一世避免了。
贞观三年冬,李建成班师回朝。随行的除了李世民,还有十几名投降的青衫人。这些人掌握的知识,将成为大唐科技腾飞的关键。
长安城外,太子率百官相迎。当李建成车驾出现在官道上时,山呼万岁之声震天动地。
看着巍峨的长安城,李建成心中感慨万千。新历会的威胁己除,大唐江山稳固,真正的贞观之治,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