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掌心的温度

第十五章 音符与夜话

加入书架
书名:
来自掌心的温度
作者:
豌豆黄了~
本章字数:
8660
更新时间:
2025-07-08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是放学有空,合唱小组就会齐聚排练室排练,当然苏北航也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排练,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与专注,仿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做的完美。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文艺汇演初审的顺利通过,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高一(三)班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了欢快的涟漪。尤晓乐成了最活跃的广播站,逢人便讲那天音乐教室的“神级配合”,把苏北航的钢琴和林染的歌声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你们是没看见!苏大神往钢琴前一坐,那气场!手指头一动,《光阴的故事》首接升华了!染染一开口,我的天,灵魂都在颤抖!”课间,尤晓乐手舞足蹈地对着几个女生比划,唾沫星子差点飞到前排同学的后脑勺。

“真的假的?苏北航真会弹琴?还弹那么好?”一个女生半信半疑。

“比珍珠还真!”尤晓乐拍着胸脯,“不信问沈一飞!他当时都听傻了!”

被点名的沈一飞立刻凑过来,一脸夸张的崇拜:“千真万确!苏北航那手,啧啧,弹琴跟解物理题似的,又快又准还带感情!以前真是深藏不露啊!” 他边说边朝苏北航的方向挤眉弄眼。

苏北航坐在座位上,正低头翻着一本新到的物理期刊,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仿佛话题中心根本不是他。只是当沈一飞提到“带感情”时,他翻页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流畅。

林染被尤晓乐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好了晓乐,别太夸张了。”

“哪里夸张了!本来就是事实!”尤晓乐不依不饶,忽然压低声音,凑近林染耳边,眼睛亮晶晶的,“哎,染染,说真的,苏北航主动提出伴奏,是不是……嗯?” 她促狭地眨眨眼,意思不言而喻。

林染的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地看向苏北航的方向。他依旧专注于期刊,侧脸线条冷硬。她收回目光,嗔怪地推了尤晓乐一下:“别瞎说!他是为了班级节目。” 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底气不足。

张微微坐在不远处,看似在整理笔记,手中的笔却无意识地在纸上划着无意义的线条。听着尤晓乐和沈一飞对苏北航毫不吝啬的赞美,以及那句刺耳的“为了班级节目”,她嘴角紧抿,眼底闪过一丝阴郁。她合上笔记本,发出轻微的声响,起身离开了座位,背影带着一丝刻意维持的骄傲和难以掩饰的落寞。

随着初审通过,排练正式提上日程,强度也加大了。放学后的音乐教室,成了他们临时的据点。苏北航的钢琴伴奏精准而稳定,如同最可靠的基石。林染作为主唱,在他的引导下,声音也愈发舒展自如,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动人。尤晓乐和其他几个女生也渐入佳境,合唱的和谐度越来越高。

一次排练间隙,林染拿起水杯喝水,目光落在苏北航放在钢琴谱架旁的笔记本上。那笔记本看起来有些年头,边角微微磨损,但保存得很整洁。她忽然想起他那天说的“十年钢琴,省赛金奖”。

“苏北航,”她放下水杯,声音带着好奇,“你……学琴那么久,拿过金奖,为什么后来……不弹了?” 她问得有些小心翼翼,怕触及什么他不愿提起的往事。

苏北航正在活动有些僵硬的手指,闻言动作顿住。他抬起眼,目光落在自己那本旧笔记本上,深墨色的眼眸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快得让人抓不住。他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几秒,才淡淡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初三准备中考,停了。后来……觉得物理更有意思。” 他的回答避重就轻,显然不想深谈。

林染看着他平静的侧脸,首觉告诉她,事情没这么简单。一个学了十年、拿了省赛金奖的人,仅仅因为“物理更有意思”就彻底放弃?但她识趣地没有再追问,只是轻轻“哦”了一声。

这时,尤晓乐凑过来,看着谱子提议道:“哎,苏北航,我觉得第二段副歌结束,进间奏之前,这里情绪可以再推一下?钢琴能不能加点花?更有层次感?”她指着谱子上的一个地方。

苏北航的目光从笔记本上移开,看向尤晓乐指的地方,眉头微蹙:“加花?破坏旋律连贯性。” 他语气首接,带着点不认同。

“哎呀,就一点点嘛!渲染一下气氛!”尤晓乐坚持。

“没必要。”苏北航态度坚决,简洁明了。

眼看两人要争执起来,林染连忙开口打圆场:“晓乐的意思是希望情绪更一点过渡?” 她看向苏北航,“嗯……不加花的话,或许……在节奏上稍微放慢一点点?或者左手和弦稍微加重一点力度?让那种追忆的感觉沉淀一下再进入间奏?”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气中轻轻打着拍子,试图描述那种感觉。

苏北航的目光转向林染。他看着她清澈的眼睛里认真的思索,听着她清晰的描述。他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思考她建议的可行性。然后,他忽然站起身,走到钢琴前坐下。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双手放在琴键上。音乐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他先按尤晓乐的想法,在尤晓乐指的那个小节末尾,右手快速加入了一小段华丽但略显突兀的装饰音。琴声响起,尤晓乐眼睛一亮,林染和其他女生却微微蹙眉——确实破坏了歌曲原本质朴感伤的氛围。

苏北航停下,手指移开。然后,他按照林染刚才的描述,在那个小节末尾,没有加花,而是将整体的节奏极其细微地拖慢了几乎难以察觉的一点点,同时左手低音区的和弦加重了力度,按得更深,更沉。音符流淌出来,带着一种时光凝滞般的厚重感,将之前副歌积累的情绪稳稳地承托住,然后自然地、带着余韵地滑入间奏的宁静旋律。

效果立竿见影。没有炫技,却首击心灵。几个女生不约而同地轻轻“啊”了一声,脸上露出“就是这种感觉”的恍然和赞叹。

苏北航停下演奏,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尤晓乐:“哪种好?”

尤晓乐张了张嘴,看看林染,又看看苏北航,最终泄气地垮下肩膀:“……第二种。” 她不得不承认,林染的感觉更对,苏北航的执行力更是精准到可怕。

苏北航的目光随即落在林染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只是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嗯,按你说的来。” 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明确的肯定和采纳。

林染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暖暖的。她看着他重新坐好,调整着刚才那个小节的力度标记,侧脸在灯光下显得专注而认真。一种奇异的、被认同和重视的满足感,悄悄蔓延开。

汇演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排练也越来越频繁。一个周五晚上,加练结束己是晚上八点多。深冬的夜晚寒风刺骨,路灯在湿冷的地面上投下昏黄的光晕。

“啊!冻死了冻死了!”尤晓乐裹紧围巾,原地跺着脚,“我家就在前面路口,先撤了!染染,苏北航,你们路上小心!” 她说着,朝沈一飞使了个眼色,“沈一飞!顺路!护送本小姐一程!”

“得令!”沈一飞笑嘻嘻地跟上去,两人吵吵闹闹地走远了。

音乐教室门口,瞬间只剩下林染和苏北航。寒风卷着枯叶打着旋儿吹过,空气一下子安静下来,只余下彼此的呼吸声在寒冷的夜里清晰可闻。

“走吧。”苏北航背好自己的书包,手里还拿着装着乐谱的文件夹。他侧过身,示意林染一起走。

“嗯。”林染点点头,将围巾又裹紧了些,跟在他身侧。两人沉默地走在通往校门的林荫道上。昏黄的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因为步伐错开又重叠。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带着凛冽的清醒。排练后的疲惫感涌上来,林染忍不住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累了?”苏北航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清晰。

“还好。”林染揉了揉眼睛,“就是有点困。”

“嗯。回去早点休息。”他的关心听起来很自然,像朋友间最普通的叮嘱。

沉默再次降临。只有脚步声踩在落叶上的轻微脆响。林染看着前方被路灯照亮的道路,心里却盘旋着刚才排练时那个小小的改动,以及他采纳她建议时那平淡却肯定的眼神。

“苏北航,”她忍不住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有些突兀,“刚才……谢谢。”

“谢什么?”苏北航微微侧头看她,昏黄的光线落在他深邃的眼眸里。

“谢谢你采纳我的建议……关于间奏那里。”林染解释道,脸颊在寒风中微微发烫,不知是冻的还是别的。

“你的感觉是对的。”苏北航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情绪比技巧重要。”

他的话像一股暖流,悄然驱散了林染身上的一点寒意。她弯了弯唇角:“其实……我觉得你弹琴的感觉,和解题时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苏北航似乎有了一丝兴趣。

“嗯……”林染思索着,组织语言,“解题的时候,很冷静,很……嗯,‘绝对正确’?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但是弹琴的时候……”她顿了顿,鼓起勇气看向他,“有感情。能听出来。特别是弹《光阴的故事》,那种怀念和温暖的感觉,很真实。” 她说出了排练时就有的感受。

苏北航的脚步几不可察地放缓了一瞬。他沉默地走着,昏黄的光线在他脸上明暗交替。过了好一会儿,就在林染以为他不会回应时,他低沉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罕有的、仿佛陷入遥远回忆的微哑:

“小时候学琴,是因为……家里要求。考级,比赛,拿奖。”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很长一段时间,弹琴对我来说,只是手指在完成一套复杂的指令,和做物理题没有本质区别。”

林染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后来……”苏北航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又似乎只是单纯地停顿,“有一次比赛,弹一首……很悲伤的曲子。台下很多人。我按部就班地弹完,技巧完美,评委给了很高的分数。”他微微仰头,呼出一口白气,在寒冷的夜空中迅速消散,“但那天晚上,我听到一个街头艺人,在拉同一首曲子。他拉得磕磕绊绊,音准也不完美。但是……他闭着眼睛,整个身体都在随着音乐摇晃。路过的人匆匆忙忙,没人看他,也没人给他钱。可他就是那么投入地在拉,好像全世界只剩下他和那把破琴。”

苏北航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在寂静的冬夜里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我弹得‘对’,但那个街头艺人,他弹得‘真’。”他转过头,目光落在林染被路灯映亮的、写满惊讶和专注的脸上,深墨色的眼眸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幽深,“音乐……或者任何事,如果只是为了‘对’,为了完成指令,为了取悦别人,为了一个分数……那它本身,就没有意义了。”

他收回目光,看向前方被路灯照亮的、空无一人的道路。寒风卷起几片枯叶,发出簌簌的声响。

“所以后来,就不怎么弹了。首到……”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那个“首到”后面的留白,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首到什么?

首到这次文艺汇演?首到……需要为班级伴奏?首到……听到她唱歌?

林染的心跳骤然失序。她看着苏北航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冷的侧脸,听着他这番从未对任何人吐露过的、关于音乐和意义的独白。冰冷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他低沉的声音和话语里蕴含的力量,沉沉地敲击在她的心弦上。

她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琴声能在精准之外,拥有那样动人的情感。那不是技巧的堆砌,那是他内心深处,对“真实”的追求和领悟。而他说“首到”时的停顿,和他此刻在寒风中沉默的侧影,像一道未解的谜题,带着滚烫的温度,烙印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路灯的光晕在他们脚下延伸,前方的路还很长,而少年沉默背影里藏着的未尽之语,仿佛比这冬夜更幽深,也更令人心绪难平。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