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皇室革新
一、宫宴惊心
夏夜微凉,宫中的荷花池畔虫鸣蛙叫,透着几分生机。万历皇帝在慈宁宫设下宫宴,款待后宫嫔妃与近臣家眷。殿内灯火辉煌,珍馐美馔罗列,众妃嫔身着华服,珠翠璀璨,欢声笑语间尽显皇家气派。
秦峰与苏琴身着华服,携手步入殿内。苏琴身着一袭月白织金长裙,领口与袖口绣着淡雅的冰梅纹,简约却不失贵气。秦峰身着玄色蟒袍,外罩织金云纹披风,气宇轩昂。二人刚入殿,便被众妃嫔与朝臣家眷热络地围了上来。
“秦大人,苏夫人,许久未见,今日得见二位风采依旧,真是令人欣慰。” 贤妃身着玫瑰红宫装,领口点翠嵌珠,率先迎上前来。
苏琴微微福身,笑容温婉:“娘娘吉祥,臣妾与拙夫有礼了。” 秦峰也随之拱手作揖。
闲聊间,万历皇帝在宫女簇拥下缓步踱出,周身威仪令殿内瞬间安静。秦峰心知,这宴席之下暗藏玄机。
待众人落座,万历皇帝清咳一声,声音从高处传来:“诸位爱卿,今日宫宴,乃为共商皇室改革之事。” 语出惊人,众妃嫔与朝臣家眷面色微变,殿内氛围骤然凝重。
秦峰心下微震,与苏琴对视一眼,皆知这场变革的波澜己然蔓延至皇家内部。皇帝此言,显然是要对宫中冗杂、奢靡的风气及藩王制度动刀。
二、皇室改革
万历皇帝的目光扫过众人,见众妃嫔与朝臣家眷皆敛声屏气,便缓缓道来:“我大明立国以来,皇室宗族繁衍昌盛,宫中事务愈发庞杂。如今宫女太监数量庞大,却人浮于事,奢靡之风盛行,这不仅耗费国帑,更损皇家颜面。故朕决意,精简宫中冗员,裁撤无用职位,严控宫中开支。”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众多妃嫔面露难色,她们深知宫女太监在宫中不仅为使唤,更是势力延伸的手段。如今皇帝要精简宫中人手,无疑触碰了她们的利益。
一位年长妃嫔站起身,声音颤抖:“陛下,宫中事务繁琐,若精简人手,恐诸多事务无人料理,还望陛下三思。” 万历皇帝微微颔首,反问道:“若宫中人手精干高效,又焉能出现前些日子御膳房食材腐坏、皇后娘娘的首饰遭窃之事?” 众人哑然,殿内一片寂静。
秦峰趁机上前,拱手道:“陛下,臣建议设立专门的宫务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宫中事务的规划与监督,确保精简后宫中事务仍能高效运转。” 万历皇帝龙目微眯,点头道:“爱卿所言甚是,此事便交由你与皇后共同负责。”
随后,万历皇帝话锋一转,目光投向在座的朝臣家眷:“至于藩王制度,诸位也心知肚明。部分藩王坐拥封地,却无所作为,反而鱼肉百姓;更有甚者,暗中囤积兵器,企图割据一方。朕决意重新厘定藩王制度,削减藩王权力,加强中央对藩王的管控。”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更是面色大变。藩王制度关乎诸多朝臣的家族利益,尤其是那些与藩王有姻亲关系的家族。朝臣家眷们交头接耳,担忧自家利益受损。
一名朝臣家眷站起身,声音尖锐:“陛下,藩王乃我大明宗室血脉,怎可轻易削减其权力?” 万历皇帝冷哼一声:“宗室血脉当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若其作奸犯科、危害百姓,又岂能因其血脉尊贵而网开一面?”
苏琴见状,悄声对秦峰道:“夫君,这藩王制度的改革,必定触动诸多宗室贵族的利益,阻力不小。” 秦峰点头,淡定道:“只要陛下决心己定,臣自当全力辅佐。”
三、藩王制度的革新
为确保藩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万历皇帝特设宗室事务衙门,由秦峰担任首任总管。秦峰深知,这项改革犹如在龙潭虎穴中取珠,荆棘密布。
他首先深入各藩王府邸,调查藩王的经济状况与军事力量。在与藩王的交锋中,他多次遭遇威胁利诱,却始终不为所动。秦峰从削减藩王的财政拨款入手,迫使他们放弃多余的封地。他推行 “以文治藩” 政策,要求藩王定期向中央汇报封地事务,接受中央派遣的文官监督。同时,他设立藩王考核制度,对政绩突出的藩王给予奖励,对不称职的藩王则严惩不贷。
在秦峰的铁腕手段下,藩王制度的改革逐渐深入。一些藩王因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暗中勾结图谋不轨。秦峰不惧威胁,联合兵部加强中央军力部署,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西、宫宴后续
宫宴结束后,秦峰与苏琴回到秦府。两人在书房内挑灯夜谈,商讨皇室改革的细节。秦峰分析道:“宫中改革的关键在于平衡各方利益,既要精简冗员,又要安抚众妃嫔的情绪。” 苏琴则建议:“可从宫女太监的选拔制度入手,选拔标准公开透明,既能确保宫中事务有能者担当,又能杜绝私下买卖官职的乱象。”
万历皇帝对秦峰的建议大加赞赏,命他立即着手起草宫女太监选拔章程。秦峰不负所托,拟定了一份详尽的选拔方案,明确了选拔条件、程序及监督机制。他将方案呈给万历皇帝,皇帝审阅后龙颜大悦,当即批准实施。
随着宫女太监选拔章程的颁布,宫中冗员问题得到缓解,奢靡之风逐渐被遏制。众妃嫔见宫中事务愈发井井有条,也逐渐接受了改革。
五、改革的曙光
在秦峰与万历皇帝的携手努力下,皇室改革与藩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宫中事务精简高效,财政支出大幅削减;藩王权力得到有效约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大明王朝在改革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秦峰与苏琴在改革的征程中,继续以智慧与勇气披荆斩棘。他们深知,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大明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