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养娃日常:晋阳小公主穿越记

第14章 萌娃“监工”与御前争吵

加入书架
书名:
奶爸养娃日常:晋阳小公主穿越记
作者:
惊阙客
本章字数:
805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大唐,皇庄试验田。

初冬的暖阳懒洋洋地洒在翻整一新的黑土地上。田垄整齐划一,几十名被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农,在孙思邈和几名司农寺官员的指导下,正小心翼翼地蹲在田里,进行着一项神圣而紧张的作业——栽种“济世神薯”!

他们用特制的小木铲挖出深浅一致的浅坑,将切割好的、带着芽眼的土豆块(孙思邈根据小兕子模糊描述和自身经验大胆尝试的“切块催芽法”)轻轻放入,覆盖上细软的土壤,再浇上定根水。每一个动作都轻柔无比,仿佛侍弄的不是土疙瘩,而是稀世珍宝。

田垄边,临时搭起了一个小小的遮阳棚。李世民一身常服,负手而立,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田间的每一个步骤。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重臣也悉数到场,神情同样凝重而期待。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一种无声的紧张。

而在遮阳棚下最显眼的位置,还摆着一张铺着厚厚锦垫的小椅子。小兕子穿着特制的、方便活动的小袄裙,脖子上挂着那块青灰色的玉佩,正坐在椅子上。她两只小脚够不着地,悬空晃悠着,怀里抱着一个布缝的、造型古怪(照着绘本上大灰狼缝的,但不太像)的玩偶,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田里忙碌的景象。

她可是这项“神种”工程的“首席顾问”(自封的)兼“监工”!阿耶说了,种土豆是大事,兕子要在这里看着!虽然她其实根本看不懂那些复杂的步骤,但“看着”这项任务让她充满了使命感。

“孙爷爷!浇水水!”她看到有块地好像没浇到水,立刻奶声奶气地指着喊。

“孙爷爷!埋埋好!土土盖盖!”她又指着另一个老农的动作提醒。

孙思邈听到小公主的“指示”,无论是否必要,都无比郑重地回应:“是!老臣遵小公主令!浇水!盖土!” 然后煞有介事地指挥老农补浇、覆土。老农们更是战战兢兢,生怕动作大了惊扰到这位小祖宗。

这充满童趣又无比严肃的一幕,让旁边紧张肃穆的君臣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也只有这位懵懂的小公主,能让这关乎国本的大事,带上几分令人心头发软的暖意。

“陛下,”长孙无忌看着田里有序的栽种,又看看坐在椅子上煞有介事“监工”的小外甥女,低声道,“若此‘土豆’真如孙先生推测那般高产……我大唐百姓,自此或可免受饥馑之苦!此乃不世之功啊!那位‘覃先生’……当受我大唐万民敬仰!”

提到覃游一,李世民的目光从女儿身上移开,望向远方,眼神复杂难明。敬仰?那个送来“神种”,却也送来“妖音”、“匠气画册”和冰冷“指南针”的异界之人?

“但愿如此。”李世民只说了西个字,声音听不出喜怒。土豆带来的巨大希望,并未完全驱散他心中对那个未知世界根深蒂固的警惕。

现代,覃家祖宅。

覃游一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打开的文档,标题是《致唐皇李世民的第二封信(草稿)》。他咬着笔杆(习惯动作),眉头紧锁,反复斟酌着词句。

“陛下容禀:前信及薄礼,望己呈御览。兕子纯善,吾心甚慰。今再呈此画册(扫描打印的简易农耕图),略述吾界耕种之法,或于‘土豆’试种略有裨益……” 他写写删删。土豆送过去了,但光有种子没有种植技术也不行。他想把一些基本的农业知识,比如轮作、施肥(概念)、病虫害防治(雏形)等,用最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说明整理出来。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很轻,带着一种刻意的谨慎。

覃游一心头一跳,警惕地看向大门。会是谁?张叔?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向外望去。门外站着的,竟然是居委会的刘大妈,旁边还跟着一个穿着制服、拿着记录本的陌生年轻人。

“小覃?在家吗?开开门,人口普查登记!”刘大妈的大嗓门在门外响起。

人口普查?覃游一稍稍松了口气,但随即心又提了起来!小兕子!她现在正在唐朝“监工”种土豆呢!可屋里……还有她的小拖鞋、小水杯、没吃完的零食、画了一半的蜡笔画……这要是被看到,怎么解释?

“来了来了!”覃游一应了一声,大脑飞速运转。他飞快地冲进里屋,把小兕子的所有东西一股脑塞进衣柜深处,又胡乱地把沙发上的绘本、蜡笔扫到沙发垫下面,最后抓过一块布把地上散落的饼干屑盖住。做完这一切,他才强作镇定地打开了门。

“刘大妈,您怎么亲自来了?”覃游一挤出笑容。

“嗨,这不是配合上面工作嘛!这位是小王,街道新来的干事。”刘大妈熟络地介绍着,带着小王就走了进来,目光习惯性地在屋里扫视,“还是一个人住?这老房子收拾得挺干净啊!就是东西少了点……”

小王拿着本子,一边登记覃游一的基本信息,一边也好奇地打量着这栋古旧的老宅。他的目光扫过略显空荡的厅堂,最终落在了墙角那个堆着杂物的角落——小兕子第一次出现的地方。

“咦?”小王似乎发现了什么,好奇地走过去,弯腰从杂物缝隙里捡起了一样东西——一支翠绿色的蜡笔!正是小兕子之前画画时不小心滚进去的!

“覃先生,您……还画画?”小王拿着蜡笔,有些疑惑地问。这明显是儿童用的粗蜡笔。

覃游一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冷汗差点下来!“啊……那个……是、是我侄女上次来玩落下的!小孩子嘛,就喜欢乱涂乱画!”他赶紧上前,一把“抢”过蜡笔,动作快得有些失态,脸上堆着僵硬的笑,“她淘气得很,东西到处乱丢!”

小王和刘大妈都愣了一下,看着覃游一紧张的样子,眼神有些狐疑。刘大妈打着哈哈:“小孩子都这样!都这样!行了,登记好了,小覃你忙吧!” 说着,拉着还有些疑惑的小王离开了。

门关上,覃游一背靠着门板,大口喘着气,握着那支绿色蜡笔的手心里全是汗。好险!差一点就露馅了!他看着这栋处处留下小兕子痕迹的老宅,第一次感到如此强烈的暴露感和不安。他需要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一个能完全容纳小兕子存在、不被外界打扰的“安全屋”!

大唐,太极宫,两仪殿。

气氛凝重得如同化不开的墨。御座之上的李世民面沉似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下方,几位重臣分列两旁,争论正酣。争论的焦点,正是那颗引发轩然大波的土豆和它背后神秘莫测的赠予者——覃游一。

“陛下!”魏征须发皆张,手持玉笏,声音洪亮如钟,带着御史大夫特有的刚首和忧虑,“‘济世神薯’固乃祥瑞!然其来历,过于诡谲!那‘覃游一’身处异界,其心难测!焉知此物非‘楚人怀璧’之诱饵?焉知其无‘断我农本’之祸心?岂可因一时之利,而将国本寄托于虚无缥缈之异人?!臣恳请陛下,暂停试种!待查明此人根底,再行定夺!” 他引经据典,将土豆视为可能的战略陷阱。

“玄成此言差矣!”房玄龄立刻反驳,语气沉稳却有力,“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此‘土豆’若真如孙先生所言,一亩可产数十石(夸张的预估),则我大唐再无饥馑之忧!此乃活亿万生民之实利!岂能因噎废食,因‘来历不明’而弃此神物于不顾?至于那覃游一,观其书信,言辞恳切,赠兕儿以无害玩物,何来祸心?此乃天赐大唐之福!当速行试种,推广天下,以固国本!” 他着眼于实实在在的民生利益。

“荒谬!”魏征寸步不让,“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人能令小公主穿梭两界,其能己近妖!其所赠‘指南针’冰冷无情,‘画册’俗不可耐,‘乐声’惑乱心神!此等人物,岂是良善?所谓‘无害’,焉知非包藏祸心之伪装?陛下!万不可被小利蒙蔽,而置江山社稷于险地啊!” 他再次将矛头指向覃游一本人及其带来的文化冲击。

“魏公未免危言耸听!”杜如晦也站了出来,声音冷静,“‘指南针’恒定指向,若用于军旅海航,其利无穷!‘画册’虽匠气,然故事寓意尚可,小公主喜之,有何不可?至于‘乐声’,稚子玩物,何足道哉?岂能以我朝雅乐之标准,苛责异域俚曲?当务之急,是试种‘土豆’,验其成效!若成,则功在千秋!若不成,损失亦微!如此瞻前顾后,因循守旧,岂是强国之道?” 他更看重实用价值和试错成本。

两派观点针锋相对,一方极度警惕,视覃游一为洪水猛兽;一方则看重实利,认为值得冒险尝试。殿内火药味十足。

李世民沉默地听着,手指敲击扶手的频率越来越快。魏征的警惕不无道理,覃游一身上的谜团和带来的异界气息确实令人不安。但房、杜二人所描绘的土豆带来的盛世图景,又太过!他无法忽视那活民亿万的可能!更何况……他脑海中闪过小兕子坐在田头“监工”时那懵懂又认真的小脸,女儿似乎很喜欢那个“小囊君”……

“够了!”李世民猛地一拍扶手,沉声喝道,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众臣,最终定格在一首沉默的长孙无忌身上:“辅机,依你之见?”

长孙无忌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以为,玄成之忧,乃老成谋国之言;玄龄、克明之策,乃务实进取之道。二者并非不可调和。土豆试种,关乎国本,势在必行!然,对那覃游一及其所来之物,确需……谨慎待之。” 他选择了折中。

“如何谨慎?”李世民追问。

“其一,”长孙无忌条理清晰,“试种之事,由孙先生及司农寺全权负责,置于皇庄之内,严加看管,隔绝内外,以防……不测。”

“其二,小公主身系两界之秘,其安危乃重中之重!护卫需再加倍!其接触异界之物,需经孙先生、袁监正等人先行查验!”

“其三,对那覃游一……”他顿了顿,“陛下或可……再修书一封?”

“再修书一封?”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

“正是!”长孙无忌点头,“此人既主动来信,言语恭敬,显有沟通之意。陛下可借此良机,以谢‘神薯’为由,询问其来历,试探其意图,亦可……请教那‘土豆’种植之精要!书信往来,不涉实物,风险可控。此乃……以静制动,以文探虚之上策!”

长孙无忌的提议,如同在僵局中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既推进了土豆试种,又加强了对小兕子和异界物品的管控,更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的沟通方式。

李世民沉吟良久,眼中光芒闪烁不定。最终,他缓缓点了点头:“辅机之言,老成谋国。便依此议!试种之事,照常进行,严加看管!兕儿身边,增派影卫!至于书信……” 他目光转向御案上的笔墨,“朕……亲自来写!”

一场激烈的御前争吵,在帝王的权衡和长孙无忌的调和下,暂时落下了帷幕。一颗来自异界的土豆,如同一枚投入大唐帝国湖心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层层扩散,改变着历史的流向。而对“小囊君”覃游一的认知和接触,也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以“国书”为媒介的阶段。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