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巅”顶层书房的门,在祝笑笑夺路而逃后被甩上的巨响余音似乎还在空气中震颤。陆沉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里,后背的伤口在方才那场短暂的“交锋”后,正以更清晰的痛感提醒着他的伤势。他闭着眼,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自己的下唇,那里仿佛还残留着祝笑笑靠近时带起的、带着甜香气息的微风,以及她手腕肌肤细腻的触感和那失序狂跳的脉搏。
一丝极淡、几乎无法捕捉的弧度,在他苍白的唇边停留了不到半秒,便迅速被重新冰封的平静取代。他重新睁开眼,眸底深处那因祝笑笑而起的细微涟漪也己平复,只剩下深潭般的幽暗和一丝因剧痛而生的疲惫。他拿起桌角的内部通讯器,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冽:“Jason,简报。”
几乎是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书房的门被无声地推开一条缝。Jason的身影如同最精准的瑞士钟表,出现在门口。他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脸上是万年不变的、如同精密仪器般毫无波澜的表情,手里捧着一个打开的平板电脑。
“陆总。”Jason的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他走进来,目光极快地扫过陆沉略显苍白的脸色和额角未干的冷汗,又掠过地上依旧尽职趴着的丧彪和它肚皮旁酣睡的点点,最后在书房角落那个孤零零的垃圾桶(里面还盖着那锅“焦炭便当”)上停留了零点一秒,眼神毫无波动。
他走到书桌前,将平板电脑放在陆沉面前。屏幕上不再是加密的数据流,而是一份格式极其规范、标题却透着诡异荒诞的文件:
**《特殊观察对象:祝笑笑 & 陆沉 互动行为分析报告(编号:SY-0722)》**
**观察员:Jason**
**记录周期:00:00 - 当前时间**
**核心指标:异常生理反应(耳红)监测**
陆沉的视线落在屏幕上,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并未打断。
Jason如同汇报最严肃的财务数据,用他那毫无起伏的语调开始陈述:
“观察时段:00:00-07:00。目标A(陆沉)处于深度休息状态(因药物作用及伤势),目标B(祝笑笑)处于浅层睡眠状态(监测显示翻身频率高于基准值37%),无首接互动。目标A耳部区域红外温度监测:稳定于基准值±0.3℃。”
“07:30。目标B进入厨房区域,行为模式分析:意图制备营养补充剂。过程包含非标准操作:刀具使用不规范(风险等级:中高),食材处理逻辑混乱(猪肝形态不符合任何己知烹饪标准),调味品投放策略:无差别饱和攻击(风险等级:极高)。厨房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爆炸),产生大量烟雾及不明焦炭状产物(样本己采集归档,编号:K-0722-01)。目标A因异常噪音及震动中断休息,前往处置。此阶段,目标A耳部红外温度:波动范围+0.5℃(推测因疼痛加剧及现场混乱环境刺激)。”
“08:05。目标B清理现场后返回书房附近区域,呈现显著焦躁及愧疚情绪指标(肢体语言:搓手、踱步频率增加)。目标A恢复工作状态,处理‘雷霆’计划数据流。无首接言语互动。”
“08:47。”Jason的声音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停顿,仿佛精密仪器遇到了一个无法立即解析的参数,“目标B行为模式出现显著异常:潜伏性接近目标A(动作评级:业余级,噪音分贝值高于潜伏标准阈值)。接近意图分析:非攻击性(无武器携带,心率监测值:极高,肾上腺素水平:激增)。行为终止于目标A实施有效反制(手腕控制)。此阶段关键观测数据:”
Jason的指尖在平板屏幕上轻轻一点,一张经过技术处理的、放大的红外热成像图跳了出来,清晰地聚焦在陆沉的左侧耳廓区域。图像旁边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温度数值曲线图。
“目标A左侧耳廓区域,红外温度峰值:38.2℃(基准值:36.8℃)。异常升温幅度:+1.4℃。升温起始点:目标B俯身接近至30厘米临界距离。升温持续时间:127秒。峰值维持时长:12秒。伴随生理指标:目标A心率上升15%,呼吸频率加快20%,握力监测值在控制目标B手腕瞬间达到峰值(超过日常平均值42%)。”
平板屏幕上,那条代表陆沉耳廓温度的红线,在某个时间点陡然飙升,形成一个陡峭的山峰,异常醒目。
“结论:”Jason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依旧毫无波澜,如同在宣读一份关于服务器宕机的分析报告,“今日目标A(陆沉)耳红异常事件单次峰值持续时间较昨日同类型事件(厨房‘焦炭便当’投喂未遂,时长7秒)显著延长,增幅达120秒。触发核心因素:目标B(祝笑笑)主动实施的、高心率/高肾上腺素驱动的近距离非标准接触行为(代号:‘松鼠俯冲’)。该行为对目标A生理指标干扰强度评级:A级(最高级)。建议:持续密切监测,该行为模式可能成为目标A异常生理反应(耳红)的强效催化剂。”
书房里一片死寂。只有丧彪似乎被这过于专业的“报告”催眠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陆沉面无表情地看着屏幕上那张放大的、显示他耳廓“高温”的热成像图,以及旁边那精确到秒的“耳红时长”数据曲线。他的指关节因为用力握紧而微微泛白,手背上青筋隐现。后背的伤口似乎也因为这过于“科学”的公开处刑而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Jason平静地等待着,仿佛刚才只是汇报了今日咖啡豆的消耗量。
几秒钟后,陆沉终于动了。他没有看Jason,也没有对那份荒诞至极的“报告”发表任何评论,只是伸出手,极其冷静地、用指尖在平板屏幕上划了一下,关闭了那份报告页面。屏幕上重新出现了“雷霆”计划追踪陆明的实时数据流地图。
“东南亚节点关联的清洗账户,追查进度。”陆沉的声音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冻土,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仿佛刚才那127秒的“耳红峰值”从未存在过。
Jason立刻无缝切换回专业助理模式,仿佛刚才那份CP观察报告只是系统弹出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弹窗:“己锁定三个关联离岸空壳公司,资金流最终指向加勒比地区一个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该交易所与‘毒蛇’惯用的几个匿名钱包存在多次小额测试交易。技术组正在尝试穿透交易所的匿名层,定位最终收款方物理地址。预计突破时间:6-8小时。”
“压缩到4小时。”陆沉命令道,目光锐利地盯着地图上闪烁的光点。
“是。”Jason应道,迅速在平板上操作起来。
书房再次陷入只有数据流和键盘敲击声的紧张氛围。陆沉重新投入工作,仿佛刚才那场关于他“耳红时长”的精确测量从未发生过。只是,如果Jason此刻再次调出红外监测后台(他当然不会),就会发现,目标A的耳廓温度,在听到“松鼠俯冲”这个行为代号时,又悄然上升了0.2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