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孤病弱,但拿捏全朝

第43章 放什么厥词

加入书架
书名:
清穿:孤病弱,但拿捏全朝
作者:
九个核桃0v0
本章字数:
5190
更新时间:
2025-07-01

晨光熹微,穿透薄雾,为紫禁城镀上一层肃穆的金辉。

京城地动在官方有意的引导与灾后重建的忙碌中,渐渐被百姓淡忘。然而,在朝堂这片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太和殿内,百官列序,鸦雀无声。御座之上,康熙身着明黄朝服,历经七日忧心,眉宇间仍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意,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比往日更加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灾后重建的奏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平静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终于,当所有常规议题结束,一名身着仙鹤补服的都察院御史——张霖,缓步出列。

他先是叩首,而后声如洪钟,掷地有声:“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霖,有本启奏!臣要弹劾太子殿下!”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自太子殿下为救陛下遇险,皇上忧心忡忡,百官避之唯恐不及,谁敢在这时触霉头?这简首是冒着雷霆之怒,将自己的九族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大阿哥胤褆成婚之后就领了差事上朝,此刻站在一旁眉头微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局势,但随即又换上了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

御座之上,康熙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声音里带着冰碴:“哦?太子有何过错,值得张爱卿如此大动干戈?”

张霖仿佛感受不到那股逼人的帝王威压,梗着脖子,一脸刚正不阿:“皇上!京城地动,屋舍倾颓,百姓受惊,此乃上天示警!究其根源,皆因太子殿下沉迷西洋奇技淫巧,私造威力骇人之火器,此举有伤天和,悖逆天道,故而引得上天震怒,降下灾祸!”

“臣恳请皇上,为天下苍生计,为大清国祚计,下旨尽毁此等不祥之物,并严惩太子殿下,以平天怒,以安民心!”

这不仅仅是在弹劾太子,更是在否定康熙默许并支持的火器改良计划,用天人感应这把最锋利的儒家利剑,首刺皇权的核心。

“放肆!”

康熙终于勃然大怒,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金龙怒目,发出沉闷的巨响。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一派胡言!天灾人祸,自古有之,岂能尽归于一人之过?太子为国研发利器,以固我大清边防,何错之有!简首是妖言惑众!”

康熙气得胸膛起伏,指着张霖的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不仅是气张霖的愚昧,更是气这背后若隐若现的、指向他爱子的政治阴谋。

就在此时,大阿哥胤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心疾首地叩首:“皇阿玛息怒!张御史也是忧国忧民,或是一时糊涂。二弟他……他虽是一心为公,但行事确有欠妥之处,引来非议也是难免。儿臣恳请皇阿玛看在二弟重伤未愈的份上,从轻发落。”

他胤褆的立场,天生就不能和胤礽一处。这话听似求情,实则字字都在坐实太子的罪名,将行事欠妥的钉子死死钉了下去。

康熙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殿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

“皇上息怒,老臣有话要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太子太傅、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缓步从武将班列中走出,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神情平静如水,却自有一股不动如山的气势。

康熙看到他,眼中的怒火稍稍收敛了几分。

索额图走到殿中,先是对着御座深深一揖,而后转身,目光如炬地看向张霖:“张御史,本官问你,你说地动是天谴,可对?”

张霖昂首道:“天人感应,自古之理!”

“好!”索额图点点头,声音陡然拔高,“那本官再问你,太子殿下研发火器,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征伐杀戮!”张霖想也不想便答道。

“错!”索额图断然喝道,声震屋瓦,“是为了守护!是为了以雷霆手段,慑服宵小,换我大清万世太平!是为了让我大清的将士在战场上少流血,是为了让我大清的百姓免受战火之苦!此乃菩萨心肠,霹雳手段,何来有伤天和一说?”

他环视大殿,目光扫过每一个官员的脸,继续道:“张御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日试射,确是声如雷霆,威动京畿。但此非天怒,乃是天启!”

“天启?”张霖一愣,满朝文武也都是一脸愕然。

索额图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朗声道:“然也!此乃上天借太子之手,向天下昭示我大清的天命神威!此雷霆之声,非是警我大清,乃是警示西北的噶尔丹,警示南边的郑氏余孽,警示所有觊觎我神州大地的豺狼虎豹!告诉他们,犯我大清天威者,必将在这神兵利器之下,灰飞烟灭!”

瞬间扭转了整个话语的走向,将不祥的灾祸,变成了吉祥的预兆。

不等众人反应,索额图话锋再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悲悯与沉痛:“若真如张御史所言,此乃天谴,为何上天不惩罚旁人,偏偏要让太子殿下以身受之?”

索额图向前一步,声音里充满了感染力:“因为太子是我大清的储君,是未来的国主!上天是要以太子之血,为我大清禳灾避祸!是以太子之躯,承此天威,为京城百万生民,挡下了这惊天一劫!太子殿下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有大功于社稷,有大德于万民!”

“太子殿下,是以一人之伤,换天下之安!张御史,你身为言官,不体恤储君为国之牺牲,反倒在此构陷忠良,颠倒黑白,你……是何居心?!”

最后一句质问,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张霖和所有心怀鬼胎的人心上。

太和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索额图这番惊世骇俗、却又偏偏无懈可击的言论给镇住了。

将一场泼向太子的脏水,硬生生化作了为其加冕的圣光。将一个鲁莽行事的罪人,塑造成了一个为国为民、以身挡灾的圣人!

跪在地上的胤褆,松了口气。

御座之上,康熙眼中的怒火早己散尽,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欣慰与激赏。他看着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索额图,看着这个为他儿子保驾护航的老臣,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他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与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索额图所言,甚合朕心。”

一言,定下乾坤。

“太子为国研发利器,劳苦功高,此次不幸负伤,乃是为国分忧,为民挡灾,理应嘉奖!传旨,赏太子白银十万两,珍奇药材百箱,着太医院悉心照料。”

他又冷冷地瞥了一眼面如死灰的张霖和胤褆。

“至于张霖……身为御史,风闻奏事,本是其职。但捕风捉影,混淆视听,亦是其过!罚俸一年,闭门思过!”

轻描淡写,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大阿哥,”康熙的目光转向胤褆,语气平淡,“你既知太子行事欠妥,为何不早加规劝?身为兄长,于君父前妄议储君,是为不悌。回府去吧,将《孝经》抄一百遍,明日呈上来。”

胤褆深深低头:“是。”

“退朝。”

康熙拂袖而起,在李德全的搀扶下,头也不回地走向后殿。

朝臣们躬身相送,再起身时,看向索额图的眼神,己充满了敬畏。

姜,还是老的辣。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