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尽头的余音

第2章 创投的筹码与未拆的信封

加入书架
书名:
夏日尽头的余音
作者:
月中白马
本章字数:
4292
更新时间:
2025-06-25

燕华大学物理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在午夜发出低鸣,陆哲远将最后一份《情感信息流 2.0》报告钉上公告板时,图钉穿透纸页的声音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窗外的梧桐树下,苏念星正拆开一封印着 “星河创投” 烫金 logo 的信封,信纸边缘的烫银花纹在暮色中闪烁,像极了林轩昨天递来的那份商业计划书里,“情感经济” 西个字周围环绕的星轨图案。

“陆师兄,楼下会议室……” 助理小陈的声音在门口戛然而止,视线落在公告板上被红笔圈出的 “混沌边缘理论”—— 那片猩红恰好覆盖着苏念星三天前调试设备时留下的指纹。此刻的会议室里,林轩正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推到陆哲远面前,银质钢笔在台灯下折射出冷光:“只要签署这份协议,星河创投将注资三千万,同时保证苏小姐的艺术团队完全独立。”

陆哲远的目光扫过协议里 “技术专利永久授权” 的条款,指尖无意识着左腕内侧的疤痕。二十年前的启明实验室爆炸现场,父亲也是在这样的文件上签字后,才同意将 “情感光谱棱镜” 项目商业化。他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铁盒,里面除了父亲未寄的遗书,还有一张泛黄的剪报 ——“QL-7 棱镜事故:商业化急功近利酿惨剧”。

“我们需要时间考虑。” 陆哲远将协议推回时,注意到林轩袖口露出的腕表,表盘上的星轨图案与苏念星速写本里 “黯淡的希望” 草稿如出一辙。三天前,她正是用这支笔在模型图纸上画下破碎的光影,旁边写着:“当资本成为新的棱镜,所有光谱都会失真。”

“考虑的时间不多了。” 林轩微笑着打开投影仪,屏幕上跳出学界对 “光影情绪发生器” 的质疑文章,标题赫然是《科学还是生意?跨学科项目的资本异化危机》。陆哲远看着画面里李教授举着的实验数据图,突然想起父亲遗书中的句子:“商业棱镜会将光分解成最刺眼的单色,却让记忆的漫反射消失。”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苏念星站在光影交界处,风衣上沾着新鲜的钴蓝色颜料,手里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陆哲远的心脏骤然收紧 —— 那是他昨晚在阁楼木箱里发现的,父亲写给未来投资人的信,封口的火漆印着 “启明实验室” 的徽记,却从未被寄出。

“林先生,” 苏念星将信封放在桌上,火漆碎裂的声音像极了棱镜落地的脆响,“二十年前,我父亲参与了启明实验室的善后工作,这是陆教授当年未寄出的信。” 林轩的目光落在信封上的日期 —— 事故发生前三天,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陆哲远翻开信纸,父亲的字迹在灯光下浮动:“若您看到这封信,或许 QL-7 棱镜己如我担忧的那样,因商业化压力忽略了关键参数 —— 观测者的情感共振。”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陆哲远想起童年记忆里,父亲总在深夜对着棱镜喃喃自语:“光不仅折射波长,还折射人心。” 苏念星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一组对比数据:科技馆首秀时观众的 EEG 反馈,与林轩提供的 “商业化优化版” 模拟结果 —— 后者的 “愉悦度” 数据虽高,却丢失了 37% 的 “复杂情感波动”。

“所以你们想用情怀拒绝资本?” 林轩的手指轻叩桌面,腕表的星轨图案在墙上投下旋转的影子,“燕华大学下周将召开技术转化评审会,李教授团队己提交报告,称你们的项目‘缺乏商业可行性’。” 陆哲远看着协议里 “放弃学术主导权” 的条款,突然明白父亲为何没寄出那封信 —— 有些警告,注定只能被时光收藏。

苏念星突然将钴蓝色颜料滴在协议的 “商业化” 三个字上,颜料晕开的纹路像极了 “光影情绪发生器” 里流动的光斑:“林先生,您的腕表星轨是根据北极星运行轨迹设计的,但真正的星空从不会按人类的公式旋转。” 林轩的笑容第一次出现裂痕,他想起苏念星上周在画室说的话:“资本喜欢首线,但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曲线。”

午夜的钟声响起时,陆哲远将父亲的信与苏念星的颜料盒并置在实验台上。钴蓝色在台灯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泽,像极了二十年前棱镜爆炸时,父亲护住他的那道蓝光。苏念星翻开新的速写本,第一页画着两个交叠的影子,旁边写着:“当光穿过资本的棱镜,我们需要自己的光谱仪。”

而在城市另一端的星河创投总部,林轩将一份加密文件拖入碎纸机。文件封皮印着 “启明实验室事故深度调查”,最后一页标注着:“唯一幸存者陆正国的儿子陆哲远,当时手中棱镜检测出异常情感共振反馈 —— 该数据被商业团队刻意删除。” 碎纸机的嗡鸣中,他袖口的星轨腕表突然停摆,秒针定格在凌晨三点,正是当年爆炸发生的时刻。

实验室里,“光影情绪发生器” 突然自行启动,蓝绿色的光晕中浮现出父亲信里的最后一句:“孩子,若你还在追逐光,请记住:最珍贵的光谱,永远在棱镜之外。” 陆哲远看着苏念星风衣上未干的颜料,突然伸手擦掉她脸颊的钴蓝色:“这个波长,适合画‘被资本折射的初心’。” 她愣了愣,从口袋里掏出半块融化的草莓硬糖 —— 那是他昨天塞进她掌心的,糖纸印着 “星光下的裂痕”,像极了他们此刻交叠的倒影。

窗外的梧桐叶被夜风吹成漩涡,燕华塔的灯光穿透云层。陆哲远将父亲的信锁进保险柜,钥匙与苏念星的画笔并列摆放。公告板上的 “混沌边缘理论” 旁,新添了一行粉笔字:“所有公式的终点,都是人的名字。” 而在阁楼的木箱里,那枚 QL-7 棱镜的残片正对着月光,背面的刻痕里,渐渐渗出淡蓝色的荧光,如同被时光封印的、未说出口的答案。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