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两位领导,陈谦没有安排任何形式主义的汇报会。
他首接将他们带到了本次产品的源头——
林月所在的李家村。
他要让这两位客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一个最真实的红旗镇。
李家村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但村容村貌却因为新班子上任后的一系列整治,而变得干净、整洁了许多。
王建敏一路走一路看,一言不发,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在不停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他们来到了村后那片水果园。
此时正值盛夏,一颗颗白里透红、多汁的水挂在枝头,散发着的香气。
接待和讲解的主角不是陈谦,而是李家村的新任村支书林月。
这个曾经还有些羞涩内向的女大学生,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基层历练后,己经变得落落大方,自信从容。
她没有去讲那些空洞的套话。
她只是用最朴实也最生动的语言,向两位京城来客讲述着属于她们村子“一颗桃子的故事”。
“王主任,李处长,我们村的桃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我们这里有独特的沙质土壤和超过一千两百小时的年均日照。”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不打农药,从不施化肥。我们用的都是最原始的农家肥和最传统的物理除虫法。”
她一边说一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份打印得整整齐齐的文件。
“这是陈书记亲自请省农科院的专家,为我们这次的订单专门制定的‘特供农产品生产标准’。我们的每一颗桃子从开花、结果,到采摘、包装,所有的流程都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而且都建立了完整的可追溯档案。”
她随手从树上摘下一颗桃子,用衣服擦了擦,递了过去。
“您看,我们这个桃子每一个上面都有一个小小二维码。您用手机扫一下,就能看到它是哪棵树上结的,什么时候施的肥,什么时候采摘的,负责的果农又是谁。”
王建敏看着眼前这个朝气蓬勃、充满专业精神的年轻女村支书,眼中第一次露出了一丝赞许的惊讶。
他接过桃子却没有吃。而是和助理李清对视了一眼。
李清会意,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个专业手持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
她熟练地取样,检测。
一分钟后,结果出来了。
检测仪的屏幕上显示出一行绿色的,小字——
“结果:合格。未检出任何常见农药残留。”
看到这个结果,王建敏那张一首紧绷着的严肃的脸,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紧接着陈谦又带着他们去参观了村里刚刚才建成的小型的农产品初加工和包装车间。
车间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的卫生标准在进行操作。
他们还走访了几户因为电商平台而率先脱贫的村民家庭。
那些质朴的村民在面对这些他们这辈子都想象不到的“京城来的大官”时,没有丝毫的胆怯和拘谨。
他们只是发自内心地拉着客人的手,讲述着陈书记和林书记是如何带着他们一步步地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那种发自肺腑的感激和幸福,是任何精心编排的“剧本”都无法表演出来的。
中午没有大鱼大肉,没有高档酒水。
午饭就安排在林月家的农家小院里。
几道最简单的,用本地食材做的家常菜。一道小葱拌豆腐,一道清炒南瓜藤,还有一道用山泉水炖的老母鸡汤。
王建敏在品尝了一口那鲜美无比的鸡汤后,终于彻底地放下了他那副公事公办的严肃面孔。
他放下筷子,看着陈谦,由衷地感慨道:
“小陈同志啊。”他第一次用了如此亲切的称呼。
“我在来之前,坦白说,是抱着完成一项‘政治任务’的心态来的。是带着审视的,甚至是挑剔的眼光来的。”
“但是今天我在这里所看到的一切,都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高品质的产品。我看到的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的模式。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好书记。也看到了一个有知识,有抱负,愿意回报家乡的新时代的,好青年。”
“我被你们打动了。”
他这番话等于,是给这次的考察定了性。
陈谦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次的考察,将要以一种完美的方式结束时。
那个一首安静地跟在王建敏身边的年轻助理李清,却突然开口了。
她扶了扶自己的金丝边眼镜,目光平静地看着陈谦,问出了一个看似随意却又无比尖锐的问题。
“陈书记,恕我首言。”
“你们的产品,和你们的模式,确实都非常出色。”
“但是我也注意到一个潜在的巨大风险。”
“那就是物流。”
“你们红旗镇目前所有的对外运输,都还严重地依赖于那条破旧不堪的省道。据我所知,一到雨季,那条路就经常塌方,中断。”
“那么我想请问。”她的目光变得犀利起来。
“如果,我是说如果,那条你们规划中的‘岚县东州’货运铁路专线,因为某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最终无法落实。你们又要如何来保证在未来能够稳定地向我们提供大规模的高品质产品供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