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星轨:司天台少女的跨时空谜

第24章 星河万里的守望

加入书架
书名:
长安星轨:司天台少女的跨时空谜
作者:
青荷绾月
本章字数:
6042
更新时间:
2025-06-29

希望,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它就像黑暗中最微弱的一点星光,虽然不能立刻照亮整片夜空,却足以让迷途的旅人,找到前行的方向,燃起走下去的勇气。

对于此刻的陆承宇来说,“承天-阁”这三个字,就是那点星光。

从臂环再次感应到“时代之核”波动的那一天起,陆承宇整个人,都变了。

他不再是之前那个如同行尸走肉般、沉浸在悲伤与麻木中的“活死人”。他的那双眼睛里,重新有了光。那是一种,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明亮、都要坚定的光。

因为,他有了此生唯一的、也是最终极的目标。

他不再将自己关在禁阁里,自怨自艾。他开始主动地,走出去。

他接受了太子李显的邀请,成为了东宫的“太子少傅”。

当然,他不是为了权力,也不是为了地位。他只是需要一个身份,一个能让他光明正大地接触到这个帝国权力核心、能让他有机会窥探到“承天-阁”秘密的——合法身份。

于是,长安城的权力圈里,出现了一个极其“怪异”的太子少傅。

他从不参与任何朝堂议政,从不与任何官员结党。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周去东宫三次,给那位未来的大唐天子,上一堂“格物致知”的课。

他的课,与当世所有大儒的经义之道,都截然不同。

他不讲《论语》,不讲《孟子》。

他讲的,是“日心说”,是宇宙的广阔无垠。他用自制的简易望远镜,让太子亲眼看到了月亮上并非光滑如玉,而是布满了环形山。

他讲的,是“万有引力”,是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而不是飞向天空。他用一个简单的斜面滚球实验,向太子展示了“加速度”这个全新的概念。

他讲的,是“化学”,是物质的构成与变化。他当着太子的面,将水,通过电解,分成了两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又将这两种气体,重新点燃,变回了水。

……

这一切,都像为太子李显,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那颗仁厚善良、却也因循守旧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开始发自内心地,敬佩、信赖这位神秘莫测、学识渊博如海的“陆师傅”。

而陆承宇,也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将一些属于未来的、更先进、更科学的理念,注入到了这位未来帝王的思想之中。

他告诉他,天命,不在于祭祀和符瑞,而在于,是否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是否能让天下粮仓

他告诉他,一个强大的国家,靠的不是疆域有多辽阔,而是,水利是否兴修,道路是否通畅,工匠的技术是否精进。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引导这个时代,让它变得更好,更稳固。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和平与稳定,就是苏星若化身的“时代之核”的和平与稳定。

守护好这个时代,就是守护她。

除了教导太子,陆承宇其余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司天台的典籍库和工坊里。

他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个时代所有的知识。从天文历法,到机关术数,从冶金锻造,到草药医理。

他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与自己脑中来自未来的科技知识,进行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他改良了司天台的“浑天仪”,使其观测精度,提升了十倍不止。

他利用杠杆原理和齿轮技术,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能极大提升效率的“水力锻锤”,让大唐的钢铁产量,在几年之内,翻了一番。

他甚至,根据玄影手札上那些邪恶的“丹方”,反向推导,研究出了一种能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救活了许多因为误食丹药而垂死的达官贵人。

渐渐地,“陆少傅”这个名字,在长安城,变成了一个传奇。

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无所不能的光环。有人说,他是上天派来辅佐太子的谪仙人。也有人说,他是得了苏令行真传的、新一代的“算学大家”。

但,没有人知道,他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只有张从监,和陆承宇自己知道。

他做的所有一切——获取太子的信任,展现自己无可替代的价值,推动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都只是为了一个最终极的目的,做着漫长而又孤独的……铺垫。

他要等。

等一个,能让他光明正大地,踏入“承天阁”的——机会。

这个机会,或许要等一年,或许要等十年,或许……要等到他白发苍苍,也未必能等到。

但,他有的是耐心。

他的生命,早己与这个漫长的等待,融为了一体。

在这份孤独的守望中,唯一能给他慰藉的,就是每晚,与那片星空的“对话”。

他依旧会雷打不动地,登上观星楼的顶层。

他会告诉她,他今天,又推导出了一种新的合金配方,可以让陌刀变得更加坚韧。

他会告诉她,太子今天,又问了他一个“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傻问题,让他哭笑不得。

他会告诉她,长安城今年,又是一个丰年。城外的麦浪,在风中起伏,就像金色的海洋。

他知道,她听得到。

因为,他手腕上的臂环,总会在这个时候,回应他以最温柔的、银色的微光。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与“时代之-核”之间的联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

他偶尔,能在臂环的指引下,感知到一些,极其微弱的、未来的“可能性”。

比如,他能提前半个月,预测到一场将会影响漕运的暴雨。

比如,他能在一个不起眼的矿石样本中,感应到一种全新的、可以用来制造更坚固陶瓷的“高岭土”。

他,正在渐渐地,成为这个时代,另一个,看不见的“守护者”。

他用自己的知识,去规避灾难,去推动进步,去弥补历史的遗憾。

他,在用这种方式,替她,继续爱着这个世界。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整整十年,过去了。

长安城,变得更加繁荣,更加昌盛。太子李显,在陆承宇和一众贤臣的辅佐下,己经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稳重的储君。

而陆承宇,也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眼角己经有了些许风霜痕迹的、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但他的心,却越来越沉静。

因为,他等待了十年的那个机会,始终,没有到来。

承天-阁,依旧是那座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禁地。

他甚至,开始有些怀疑。自己这条路,是不是,真的走错了?自己这份坚持,是不是,真的只是一场感动了自己的徒劳?

就在他的信念,第一次,产生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动摇之时。

一个消息,如同一颗惊雷,炸响在了大唐的上空。

皇帝,驾崩了。

这位统治了这个庞大帝国数十年的伟大君主,终于,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整个长安城,瞬间被一片素白和哀戚所笼罩。

国丧,大典,新皇登基……

所有的一切,都在一种庄严而又紧张的氛围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陆承宇,作为新皇李显最信任的“帝师”,也自然而然地,被卷入了这场权力的更迭之中。

他并不关心这些。

他只关心一件事。

那就是,按照皇家礼制,新皇登基之后,要做三件大事。

第一,祭天地。

第二,告太庙。

而第三件,就是……

打开“承天阁”,迎先皇灵位入内,并从中,取出象征着皇权交替的“传国玉玺”!

这个机会……

他等待了整整十年的、唯一的机会……

终于,来了!

在新皇登基的第七天。

陆承宇,以“帝师”的身份,陪同着新皇李显,在一众文武大臣的簇拥下,缓缓地,走向了那座,他守望了整整十年的——

承天-阁。

那是一座,通体由黑色巨石砌成、没有任何窗户、只有一扇巨大青铜门的、如同堡垒般的神秘建筑。

它就静静地矗立在皇宫的最深处,像一头沉睡了千年的巨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属于历史的厚重与威严。

陆承宇站在它的面前,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的手,在宽大的袖袍下,己经紧紧地,握成了拳头。手腕上那枚沉寂了许久的臂环,也开始,发出越来越强烈的、灼热的震动。

十年了。

星若,我来了。

你,在等我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