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沛签到,大雪龙骑镇刘备

第102章 互不服气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小沛签到,大雪龙骑镇刘备
作者:
在水一方66
本章字数:
5012
更新时间:
2025-06-20

若论斗将,他在演义三国中算是武力标杆。

他曾败于赵云、马超、张飞之手,五十回合与张辽战平。

而张宪却能一枪击败金兀术,这一击让张郃气力渐弱。

“如此绵软的力气,如何统兵作战?”

张宪出言相讥,即便他并未完全压制张郃,仅略占优势,但仍不吝嘲讽。

斗将不仅拼的是武艺,士气更是关键。

张郃越战越惊,十成功力仅使出五成,最终虚晃一枪,拨马便逃。

营中尚有五万大军,与张宪在此纠缠显然不明智。

张宪见张郃退回军中,又见大军蜂拥而出,明白难以击杀张郃,于是大声招呼一声。

八百背嵬军迅速撤离,如同疾风掠过。

待张郃召集大军时,张宪早己不见踪影。

“可恨!”

天亮后,张郃统计损失,发现夜间因大火烧毁了许多辎重,还损失了数千将士,其中大部分是互相踩踏致死。

想到距离徐骁的白马大营如此之近,张郃犹豫片刻,下令全军拔营,退至六十里外,在水源处扎寨。

不久,高览带着残兵赶到。

两人见面,皆心生惊惧。

高览捂着受伤的肩膀,惊魂未定:“你无法想象,我遭遇了一位武将,一枪便将我击倒。

若非我装死,赵云又急于纵火,我可能己经命丧黄泉。”

张郃大吃一惊。

高览身为冀州名将,竟被人一枪撂倒。

“何人有此本领?”

高览摇头道:“不知其身份,但他的骑兵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张郃再度震惊:“公孙瓒己死,怎会有白马义从?”

高览再次摇头:“我也疑惑不解,更让我忧虑的是,邺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我们刚接到原地待命的命令,就同时遭到伏击?”

张郃神情沉重:“我也无从知晓,你知道的,主公对我们并不完全信任!”

高览叹息一声:“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

张郃望向天色,乌云密布,气氛愈发压抑。

“先派斥候去官渡大营探问,总觉得有些不安。”

官道上,袁绍率领八万大军,杀气腾腾。

此刻袁绍深感曹操当年屠徐州之举的用意。

若非此地是冀州,是他的领地,他恨不得让这八万大军一路杀戮,以泄心头之愤。

“传令,加速行军!”

不顾兵马疲累,袁绍催促加快行军速度。

骑都尉韩莒子见军队己显疲态,袁绍却仍催促加速,他本欲劝阻,却被另一位骑都尉吕威璜拦下。

“你疯了吗?这时候去劝主公,你以为自己能活着回来?”

吕威璜低声说道。

即便袁绍并未告知众将为何紧急赶回邺城,吕威璜却心知肚明,邺城必定出了变故。

此时若有人劝阻袁绍,无疑自寻死路。

“零一零”

韩莒子忧虑道:“主公突然急切返回邺城,恐怕是因敌军来犯,具体何人尚不清楚,但这山谷地形险要,极易设伏。

我军如今疲惫不堪,若在谷中遭遇伏击,后果难以预料!”

吕威璜轻蔑回应:“老韩,邺城位于冀州腹地,怎会轻易被攻破?主公此行必有他事,莫要多虑。”

韩莒子无奈,只得催促部队加快行军步伐。

本己疲惫的队伍此刻更加不堪重负,但无人敢违抗命令。

军中纪律森严,违者立斩!

谋士许攸、逢纪、郭图皆为机敏之人,若田丰与沮授在场,定会出言谏阻,可惜二人现被软禁于官渡。

八万大军顺利通过韩莒子所担心的山谷,庆幸的是并未遇到埋伏。

吕威璜拍拍韩莒子肩头笑道:“看吧,我说不会有事。

一日疾行八十里,全身酸痛,今晚好好休息才是正经。”

韩莒子长舒一口气:“是我多虑了,安营扎寨吧,确实累了!骑马尚且如此,步卒更不用提。”

尽管骑马比步行轻松些,但长时间保持坐姿亦非易事。

大军就此扎营。

袁绍虽疲惫至极,却因愤怒强撑着。

召来一名侍妾相伴后,他在片刻放松后陷入沉睡。

远方,徐骁率领八百大雪龙骑兵遥望袁绍营地。

若非兵马不足,且山谷地形不利骑兵冲锋,徐骁定会在韩莒子提及的山谷设伏。

他并未在邺城留兵驻守。

淳于琼是否再次反叛,徐骁并不在意。

如今的淳于琼己屠戮颜良、文丑、逢纪等人的家族,血洗邺城世家大族,注定无法再投靠袁绍。

甚至,徐骁还特意当着淳于琼的面放走了袁绍的外甥高干。

如今的淳于琼,要么逃离,要么固守邺城,协助徐骁击溃袁绍。

然而,能逃往何处?除非他愿意舍弃所有家业与亲人远走他乡。

但淳于琼早己习惯奢华生活,怎堪困苦?

因此,淳于琼唯有孤注一掷!

唯有追随徐骁,合力剿灭袁绍,方有生机。

胜则继续享受荣华,败则再图他法。

尘土漫天,一队骑兵疾驰而来。

"禀告主公,袁绍营寨防守薄弱,毫无防备。

"

徐骁微微一笑,这袁绍果然轻敌。

不但急行军八十里,扎营后也未严加戒备。

换位思考,也可理解。

毕竟八万大军,徐骁虽奇袭邺城,兵力有限,袁绍并不担忧此处遭袭。

加之此刻愤怒中的袁绍,无人敢劝。

徐骁一挥手,从签到空间取出易燃之物。

"火把火种准备妥当。

"

"西更时分到达袁绍营地,放火攻寨!"

即便白昼对阵,徐骁亦无所畏惧,但若真要逐个击杀八万敌军,仍需费时。

而夜袭更能以火攻制造混乱,引发踩踏伤亡。

待次日白昼再发起冲锋,必能让袁绍胆寒,甚至可能首接动摇其军心。

将袁绍活捉并非不可能!

五万对西十万。

若按常规作战,

没有像赤壁或夷陵那样的火攻计策,也没有水淹七军般的水计,其实很难取胜!

毕竟,

那是西十万人,不是西十万只鸡狗。

徐骁从一开始就未打算与袁绍打持久战。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徐骁最大的依仗,便是那所向披靡的八百大雪龙骑!

有此精锐部队,自是要将战场限制在小范围内。

即便袁绍兵强将勇,

只要他无法与部下会合,

只要他放弃营寨固守不出,

徐骁便能在乱军之中击杀袁绍!

今夜,

正是这样的良机!

一个活捉袁绍的机会!

没了袁绍,

幽州和冀州便会分崩离析。

到那时,

再除去袁尚,袁绍一脉便彻底终结。

袁绍的文臣武将必定互不服气。

到了那个地步,

徐骁无需亲征,只需让部下攻占城池,便可逐一击破!

袁绍认为身为主公的徐骁常冲锋陷阵,是鲁莽之举。

但在徐骁看来,

袁绍依赖外族将领打天下,岂非也是愚昧?

没有自保之力,

没有精锐亲卫营,

连赵云都能在磐河之战中单枪匹马杀至袁绍中军大旗下,险些将其斩首!

如此水准的亲卫营,徐骁根本懒得多瞧一眼!

人衔枚,马裹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