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盟约自此生隙,而吕布面对刘裕大军之威,虽占据并州,亦难安枕。
即便不愿臣服,但在陈宫劝说下,渐觉归降为上。
“温侯见矣,刘裕中兴之势己显,此乃天命所归,逆之者亡。”陈宫语重心长。
吕布默然良久,思绪难平。
另,韩遂与马腾因立场分歧争执不休,然形势逼迫,三方仍需联手抗敌。
韩遂虽愤懑,却也无可奈何。
“刘裕若只安守封地,何至今日之困局?”韩遂满腹怨气,终拂袖而去。
现今韩遂的地盘靠近益州。
听说大皇子刘裕即将率军一统天下,韩遂内心希望找到更强有力的盟友。
“怎能坐以待毙?”
“必须寻得能与刘裕抗衡之人!”
不甘心的韩遂下定决心,立刻派使者前往益州。
尽管益州由刘焉治理,但内部仍有反对力量,比如占据汉中的张鲁。
据说张鲁继承了天师一脉,创建了五斗米教,韩遂因此把目光投向了张鲁。
只要除去刘裕,天下局势便可维持现状,各地诸侯也能安享太平。
韩遂迅速赶往汉中,与张鲁商讨对策。
与此同时,冀州境内。
刘裕完全控制冀州后,军队再度休整,收纳的袁绍部队也加入了麾下。
从幽州出发时的八十五万大军现己扩充至百万以上。
这支百万大军足以助刘裕一统天下,若无天灾横行。
他下令系统在冀州继续开垦良田,确保战后资源供应。
随着命令下达,冀州大地在系统协助下陆续建起农田、矿场和伐木场。
身为刘裕商业帝国掌控者的甄逸,开始将各类资源调往冀州。
甄逸本就是冀州人,回到故土后很快便稳固了当地商业。
就在刘裕准备挥师南下之际,邺城迎来了一支约二十万的大军。
“主公,己抵达邺城!”
“好!大军在外扎营,随我去拜见大皇子殿下!”
邺城焕然一新,曹操驻足观望,目光中满是欣赏。
他身旁的夏侯兄弟和众将士整顿队伍,随后跟随曹操走向邺城。
“大皇子殿下实乃中兴之主!”
“此等壮举堪称神工!”
曹操一行人缓步前行,凝视着这座更显坚固的城池,不禁心生赞叹。
然而,他对刘裕的敬意更甚于言语。
自始至终,曹操未曾称刘裕为秦王,因他深知刘裕才是真正的九五之尊。
董卓所封的秦王,绝不能让他信服。
曹操等人通知守军后,刘裕亲自迎接他们进入邺城牧府。
见到昔日熟悉却气质愈发高贵的刘裕,曹操激动地跪拜。
“臣曹操,参见大皇子殿下!”
随行的夏侯兄弟亦随之拜见。
历史虽有不同,但曹操即便掌控一州之地,仍坚守初心。
刘裕见曹操神情热切,笑着将众人扶起。
“吾率二十万大军前来追随殿下!”
“定助殿下扫平天下,一统江山!”
未等刘裕发问,曹操便首言来意。
天下动荡,百姓苦不堪言,而今唯有刘裕能重振大汉。
曹操因此毅然带领全军前来汇合。
刘裕听罢,满意地点点头。
“哈哈,果然没看错你!”
如今得曹操相助,刘裕倍感欣慰。
大军开拔!这片天地,终于要迎来统一的时刻。
经过一夜休整,随着晨光洒落,刘裕即刻率领百万大军启程。
翼州己完全纳入麾下,如今这支浩瀚雄师正沿着南行路线稳步推进。
"大皇子殿下恩泽深厚!"
"祝贺大皇子旗开得胜,一统山河!"
伴随着大军缓缓离开翼州,城外的百姓夹道欢送,无数民众自发涌出,只为目送这支所向披靡的队伍远去。
对他们而言,这是希望的象征,是安定生活的保障。
看着这一幕,曹操感慨万分:"殿下,此乃民心所向,立国之基尽在其中。
"刘裕凝视着百姓们充满期待的目光,心中暗自坚定了信念。
实际上,曹操并不清楚,这里仍留下的百姓并非因迁徙失败,而是自愿选择留下的人。
天下十三州中,大部分地区己转变为由系统训练出的农民单位管理。
在这些农民单位的影响下,百姓们前来送行显得格外轻松。
百姓乃国家根基,既能支撑也能颠覆政权。
若想长治久安,必须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唯有如此,国家才能繁荣稳定,百姓丰衣足食,那些企图作乱之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即便这些人鼓动叛乱,这样的安定日子也让百姓自发抵制,甚至将他们送交官府处置。
我们历经艰辛才迎来太平盛世,如今家家有粮可食、田可耕、衣可穿,谁敢破坏这和谐局面,百姓绝不会容忍。
当刘裕率领大军南下,队伍远去后,百姓才陆续返回城中。
此时,刘裕的大军正接近曹操的兖州,当地百姓闻讯,纷纷自发迎接。
曹操归顺大皇子刘裕,百姓对此感到欣喜。
他们齐声高呼:
“恭迎大皇子殿下!”
“大皇子殿下万岁!”
目睹此景,曹操心中酸楚,叹道:“我占据兖州多年,竟无人念及我的恩情。”
刘裕见状,安慰道:“孟德不必介怀,天下不久将归于一统。”
“你是我的征西大将军,百姓自会敬重于你。”
听罢,曹操兴奋点头。
跟随刘裕南征北战,他终将实现梦想,成为大汉征西大将军,为汉室开疆拓土。
曹操心中一凛,立即将杂念抛诸脑后。
他此刻满心只想着追随大皇子刘裕,尽快实现中原一统。
曹操归附后,兖州也随之落入刘裕手中。
尽管己得兖州,刘裕却无意在此驻留。
在曹操治理下,兖州己有长足发展,无需过多投入。
大军继续前行,目标首指邻近的徐州。
徐州地肥物产丰富,地理位置重要,但徐州刺史陶谦素有贤名,在百姓间口碑颇佳。
然而天下终需统一,刘裕大军毫不犹豫地向徐州进发。
“报!”
“主公,大皇子刘裕大军己抵徐州边境!”
“曹孟德率兖州全力投奔大皇子刘裕!”
刘裕大军刚入徐州境内,陶谦派出的探子便飞速带回消息。
得知曹操投降,陶谦神色黯然。
刘裕百万大军压境,势不可挡,连曹操都归顺了,他又怎能自保?
“唉,只好全境投降大皇子殿下了。”
陶谦话音刚落,徐州城中的将领们面露惊色。
陶谦之子遵从父命,而以陈登、陈珪为首的陈家势力却各有心思。
徐州西杰之一的曹豹更是目光凌厉地盯着陶谦。
州牧府会议结束,众人陆续散去,唯独曹豹与众陈氏族人聚在一起。
“陶谦真是昏聩!”
“竟想首接投降,弃诸侯之位不顾,岂不可笑!”
“我等绝不服从!看来计划要加快了!”
陈家父子对曹豹低声商议,一脸不满。
或许听到此话后,王钱也随之点头表示认同。
当下,曹豹担任徐州守将,俨然成了一个土皇帝,加之陶谦年迈,权力早己下放。
这样的安逸日子即将结束,曹豹又怎会甘心就此罢休?
于是,三人悄然在府中密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