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当接盘侠后,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

第118章 创新革新

加入书架
书名:
拒当接盘侠后,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
作者:
逆水幽草
本章字数:
5968
更新时间:
2025-04-16

第118章 创新革新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创新革新

柳青抬手示意安静:“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自主研发。通知只说要"严格控制",没说禁止。只要我们的设计足够创新,就有机会获得特批。”

“可是厂长,”年轻的技术员小王推了推眼镜,“联合收割机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我们完全没有经验啊。”

柳青嘴角微扬。

这正是他等待的时机。

拿起粉笔,他在黑板上流畅地画出一套液压回路图,然后又写下几行控制算法。

“这是我设计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能实现割台高度自动调节。”柳青的讲解专业而深 入,完全不像个半路出家的厂长,“这个算法可以优化行走速度与脱粒滚筒转速的匹配关系……”

技术员们的眼睛越瞪越大。

王德发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碎瓷片四溅。

“厂长,你……你什么时候懂这些了?”刘大山结结巴巴地问。

柳青早有准备:“在柳家沟时,我每晚都自学农机理论。后来认识农机部的专家,又请教了不少。”

这个解释勉强说得通,毕竟没人知道他每晚“自学”的内容来自未来二十年的阅读积累。

会议持续到深夜。

散会后,柳青独自留在办公室,拨通了程主任的电话。

“程老,农机部那个通知……”

“我正要跟你说这事。”程主任的声音透着疲惫,“部里确实有争议。有人主张重点扶持合资企业,认为国内技术太落后。”

柳青握紧话筒:“那我们的联合收割机项目……”

“别停!”程主任斩钉截铁,“我正在联系几位老专家组成顾问团,下周就去你们厂实地考察。只要技术上站得住脚,政策我来想办法!”

挂断电话,柳青长舒一口气。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厂区。

车间的灯还亮着,刘大山带着几个骨干在加班调试设备。

这一刻,柳青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不仅要让红星厂活下去,更要让它成为引领农机技术变革的标杆!

第二天一早,柳青刚到办公室,张建国就慌慌张张地跑来:“厂长,郑厅长又来了!还带了几个人,说是要"例行安全检查"!”

柳青眉头一皱。

安全检查通常由安监部门负责,工业厅越俎代庖,明显别有用心。

车间里,郑明正带着两个“专家”模样的人仔细检查那台被贴上封条又解封的样机。

看到柳青,他笑容可掬地招手:“柳厂长,来得正好。这两位是部里来的技术专家,对你这个"创新设计"很感兴趣。”

柳青上前握手,发现两位“专家”眼神闪烁,根本不像技术人员,倒像是……律师或审计。

“这里不太方便交流。”柳青突然提高声音,“不如去会议室,我们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测试报告。”

郑明摆摆手:“不必了,我们就是随便看看。”

他向其中一人使了个眼色,“老陈,你觉得这个传动系统设计有没有侵权风险?”

被称为老陈的男子掏出相机,对着样机关键部位连拍数张:“需要进一步比对国外专利。”

柳青瞬间明白了——这不是安全检查,而是专利调查!

有人想从知识产权角度扼杀红星厂的创新。

“郑厅长多虑了。”柳青挡在样机前,声音冷了下来,“我们的设计全部原创,已经申请了十二项专利。未经许可拍照,恐怕不妥吧?”

郑明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柳青如此强硬。

僵持之际,厂区大喇叭突然响起:“通知,请柳青厂长立即到厂门口,有重要客人到访。”

柳青借机脱身,临走时吩咐刘大山:“盯紧他们,别让碰任何技术文件。”

厂门口,柳青惊讶地看到一辆挂着北京牌照的黑色轿车。

车门打开,走下来的竟是农机部总工程师罗振国和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柳厂长,久闻大名啊!”罗总工热情握手,“这两位是清华大学的吴教授和中科院的吴院士,专程来看你们的联合收割机设计!”

柳青心头一震——这不就是程主任说的专家顾问团吗?怎么提前到了?

他刚要引路,郑明已经闻讯赶来,脸上堆满笑容:“罗总工!您来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我们好安排接待……”

罗总工摆摆手:“我们这次是私人行程,就想看看真实的创新情况。”

他转向柳青,“听说你的设计解决了小地块联合收割的难题?”

柳青点头,正要回答,郑明突然插话:“罗总工,关于联合收割机,部里不是刚下发通知……”

“政策要服务于技术创新,不是束缚创新。”罗总工意味深长地看了郑明一眼,“如果红星厂真有好设计,特事特办也不是不可能。”

柳青敏锐地注意到郑明眼中闪过的阴鸷。

看来这位新副厅长与农机部某些人关系匪浅,甚至可能直接影响政策制定。

技术研讨会在临时布置的会议室持续了整整一天。

柳青展示的设计方案让三位专家连连称奇,尤其是那个基于地形自动调节割台高度的智能系统,完全超出了80年代的技术水平。

“这……这真是你们自主研发的?”吴院士推着老花镜,反复查看图纸,“这个控制算法,我在美国考察时都没见过!”

柳青早有准备:“我们结合了农田的实际需求,走了条与众不同的技术路线。”他顿了顿,“其实,这套系统已经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测试成功,只差实地验证。”

“那就尽快安排实地测试!”罗总工拍板,“只要性能达标,特批手续我来协调!”

郑明在一旁脸色铁青,却无法直接反驳部里领导的意见。

晚饭后,柳青送走专家,刚回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是林小雨。

“柳青,孩子发烧了!医生说可能是肺炎复发……”她的声音带着哭腔,“你能来医院吗?”

柳青胸口一紧。

厂里正值关键时刻,但孩子……

“我马上到。”他抓起外套,同时拨通刘大山的电话:“老刘,专家们提的意见今晚就修改,明天一早我要看到新图纸。另外,派人盯着郑明的人,别让他们接近技术资料。”

医院儿童急诊室,柳青见到了满脸泪痕的林小雨和正在输氧的儿子。

孩子的小脸通红,呼吸急促,情况比上次还严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