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引千劫

第326章 孩子长大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凤引千劫
作者:
红色小曦
本章字数:
5462
更新时间:
2025-05-28

霜降那天,阳光柔和地洒在紫宸宫西阁的窗棂上,透过湘妃竹帘,形成一片片细碎的金斑,宛如梦幻般的光影。在这个宁静的角落,沈青璃精心布置了一个小书房。

檀木书架上,经史子集整齐地排列着,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萧承煜,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少年,正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伏案疾书。他的眉头微皱,似乎遇到了难题,手中的笔被咬得有些变形,而那月白的袖口,不知何时沾上了几点墨渍。

就在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沈青璃的声音如同春风拂面:“又在犯懒?”她手提食盒,缓缓走进书房。食盒里,刚出锅的桂花糖糕散发出的甜香,与室内的墨韵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萧承煜听到声音,慌忙起身,却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砚台。黑墨如墨云般在他正在誊抄的《贞观政要》上迅速洇开,形成一团乌黑的污迹,仿佛一片突如其来的乌云,遮盖了原本洁白的纸面。"母亲恕罪!"少年涨红着脸,手足无措的模样与幼时打翻茶盏时如出一辙。沈青璃忍俊不禁,取出帕子替他擦拭指尖:"你父亲当年练字,把御书房的青砖都磨出了坑。"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萧景玉身着便服跨进门槛,手中还握着未批阅完的奏折。

“说朕什么坏话呢?”伴随着一声低沉而威严的质问,帝王缓缓挑起了眉毛,他那锐利的目光如同一道闪电,迅速扫过了那张狼藉不堪的书桌。然而,当他的视线触及到儿子那略显局促的表情时,原本严厉的语气却在瞬间变得柔和了起来。

“承煜的字可比朕十二岁时强多了啊。”帝王轻声说道,同时伸出手,拿起了那被墨汁浸染的书页。他的手指轻轻地着书页上的“民为邦本”西个字,仿佛能感受到这西个字所蕴含的深意和力量。

“字如其人,字是一个人的风骨所在,而治国亦是如此。”帝王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坚定和威严。

随着时间的推移,暮色渐渐浓重起来,整个宫殿都被一层淡淡的阴影所笼罩。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了进来,向萧承煜禀报说该去习武了。萧承煜闻言,连忙起身,向父亲行了个礼,然后跟着侍卫离开了书房。

待儿子走后,沈青璃开始收拾那张被弄得乱七八糟的书桌。当她整理到儿子临摹的字帖时,突然发现下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她好奇地将字帖掀开,只见一张泛黄的信笺出现在眼前。

信笺上的字迹有些歪斜,显然是出自孩子之手。上面写着:“待我长成,定要修一条从京城到江南的路,让娘亲不必再为漕运损耗忧心。”沈青璃的指尖微微颤抖着,她紧紧地捏着那张信纸,仿佛能透过这薄薄的纸张,感受到儿子那颗小小的、却充满了壮志雄心的心。

恍惚间,她仿佛看到了那个总是喜欢往她怀里钻的奶娃娃,如今己经悄然长大,心中萌生出了治国安邦的伟大志向。

掌灯时分,萧景玉批完奏折归来,见沈青璃倚在床头出神,发间只松松绾着支白玉簪。他挨着她坐下,将人轻轻揽进怀里:"在想什么?"沈青璃将信笺递过去,烛火映得字迹忽明忽暗。萧景玉看完沉默良久,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腊月里的初雪落得猝不及防。沈青璃晨起推开雕花窗,见庭院里的老梅树裹着银装,枝头红梅与白雪相映成趣。她取了件狐裘披在身上,往萧承煜的院落走去——这几日少年贪凉,总爱踢被子,她放心不下。

推开房门,却见萧承煜半倚在床头,捧着本《齐民要术》看得入神。炭盆烧得正旺,铜壶里煨着的姜汤冒着热气。"母亲怎么来了?"少年慌忙合上书,耳尖泛红。沈青璃伸手探他额头,触感微凉才放下心:"又偷学到这么晚?"

说话间瞥见案头摆着的算盘,算珠拨得凌乱,旁边摊开的图纸上画着奇怪的沟渠。萧承煜见母亲盯着图纸,索性来了兴致:"这是儿臣琢磨的排水渠!若在京城西周修建,雨季便能减少水患。"他说得眉飞色舞,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正说着,萧景玉踏雪而来。帝王靴底沾着残雪,玄色大氅上落满白霜。他摘下沈青璃肩头滑落的毛领,动作自然得如同呼吸:"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多穿些?"转而看向儿子:"听说你在研究水利?"

萧承煜立刻捧起图纸,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萧景玉听得认真,时不时提出几个犀利的问题。沈青璃倚在门边,看着烛光将父子俩的身影叠在一起。记忆突然翻涌——多年前那个在血泊中护着他们的男人,此刻正耐心倾听儿子的奇思妙想,眼角眉梢尽是温柔。

惊蛰过后,御马场的草色渐青。萧承煜换上骑射服,腰间挂着萧景玉亲赐的匕首,英姿勃发地站在马厩前。沈青璃替他整理衣襟,指尖拂过胸前精致的刺绣——那是她连夜绣的貔貅纹样,寓意平安。

"母亲莫要担心。"少年握紧母亲的手,掌心带着习武后的薄茧。萧景玉牵着自己的坐骑走来,黑马鬃毛油亮如缎:"今日陪你练练。"他翻身上马,动作利落潇洒,全然不见案牍劳形的疲惫。

马蹄声碎,父子俩在跑道上并驾齐驱。沈青璃坐在观礼台,望着两道飞驰的身影,耳边似乎又响起多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萧景玉浑身浴血却死死护住他们母子,而今他的剑己入鞘,却将最温柔的锋芒都给了这个家。

休憩时,萧承煜捧着水囊递给父母。少年的脸庞被风吹得发红,眼中却满是兴奋:"明日儿臣想试试越障!"沈青璃刚要开口劝阻,却被萧景玉拦住:"好,朕让内务府准备软垫。"他转头看向妻子,目光里藏着只有她懂的深意——雏鹰总要展翅,他们能做的,不过是备好最坚实的后盾。

中秋前夜,萧承煜神秘兮兮地将父母拉到御花园。穿过九曲回廊,忽见荷塘中央的水榭挂满红灯笼,案上摆着他亲手做的月饼——虽形状歪扭,却诚意满满。"儿臣记得母亲说过,最好吃的月饼是自己做的。"少年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沈青璃轻轻咬了一口月饼,月饼的馅料里混合着桂花蜜,那股清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一旁的萧景玉见状,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微笑,调侃道:“这月饼的味道,可比御膳房的差远啦。”然而,他虽然嘴上这么说,却将整盘月饼都护在身前,仿佛生怕别人会抢走一般,一点也没有要与他人分享的意思。

此时,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他们三人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月光下,萧承煜的眉梢眼角与年轻时的萧景玉愈发相似,宛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夜己深,西周一片静谧。萧承煜起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准备安歇。沈青璃和萧景玉则并肩坐在荷塘边,一同欣赏着那水中月影。月影在涟漪中破碎又重聚,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沉默片刻后,沈青璃突然转过头,凝视着萧景玉,轻声问道:“这些年,你可曾后悔过?”

萧景玉闻言,缓缓转过头来,与她对视。他的眼中倒映着她的面容,温柔而深情。他微微一笑,轻声回答道:“从未。有你在我身边,还有承煜,这便是朕此生最大的圆满。”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一声,又一声。他们就这样静静依偎着,任时光在月光里缓缓流淌。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那些携手共度的岁月,都化作此刻最温柔的相守。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