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启王朝,国势昌盛,万邦来朝。
这天,南方的南靖国派遣使臣前来,提出和亲之议。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南靖国虽国力稍逊于大启,但地处险要,边境商贸往来频繁,若能通过和亲结为秦晋之好,于大启而言,也不失为巩固边疆、促进贸易的良策。
使臣言辞恳切,表达了南靖国对此次和亲的诚意与期待。
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心中暗自思量。
此时,一位大臣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我大启公主众多,皆温婉贤淑,若能与南靖国和亲,必能增进两国情谊,保边疆太平。”众人纷纷附和,和亲之事似乎己成定局。
然而,选择哪位公主远嫁南靖,却成了难题。
大启后宫之中,诸位公主身份尊贵,各有千秋。有的公主母族势力庞大,在朝中根基深厚;有的公主自幼备受皇帝宠爱,视为掌上明珠。
皇上思索良久,目光逐渐落在了宁德公主身上。
宁德公主,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性情温婉柔顺。
可惜她的母妃淑妃早逝,在宫中无依无靠,向来行事低调,甚少参与宫廷纷争。
正因如此,皇上觉得将宁德公主送去和亲,既不会引起朝中各方势力的不满,也不会让自己过于心疼。
旨意一下,满朝哗然。
萧肆听闻此事,心急如焚,立刻进宫求见皇上。
萧肆与宁德公主一母同胞,自幼感情深厚,他实在无法忍受妹妹远嫁他乡,从此天各一方。
萧肆匆匆步入宫殿,见到皇上后,“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父皇,求您收回成命,不要让姝儿去和亲,我们自幼没了母妃,在这宫中本就孤苦伶仃,如今她若再远嫁南靖,生死未卜,儿臣实在难以心安。”
皇上看着跪地的萧肆,心中也有些不忍,但圣意己决,岂容轻易更改。
皇上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朕又何尝不知你们自小受尽了委屈,只是这和亲之事,关乎两国邦交,乃是为了大启的江山社稷,姝儿虽身世可怜,却也肩负着家国重任,你身为皇家儿女,应当以大局为重,莫要再劝了。”
萧肆抬起头,眼中满是悲戚:“父皇,姝儿生性柔弱,如何能承受远嫁之苦?南靖国风俗与我大启迥异,她去了那里,人生地不熟,定要受尽委屈。”
皇上皱了皱眉头,语气有些严厉:“这是她的命,也是她身为皇室公主的责任,朕会为她准备丰厚的嫁妆,派得力的护卫随行,保她一路平安,到了南靖,南靖国也不敢轻易亏待她。”
萧肆见皇帝态度坚决,知道再求也是无用,心中悲痛万分。
他默默退出宫殿,独自一人来到宁德公主的华春宫。
宁德公主正在园中赏花,见兄长前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皇兄,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我?”
萧肆看着妹妹纯真的笑容,心中一阵刺痛,欲言又止。
宁德公主察觉到萧肆的异样,关切地问道:“皇兄,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萧肆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和亲的事情告诉了她。
宁德公主听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中的花缓缓掉落,她怎么也没想到,命运会对自己如此残酷。
“皇兄,我不想去和亲,我害怕……”宁德公主扑进萧肆的怀里,低声哭泣。
萧肆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姝儿,我会再想办法,一定不会让你去受苦的。”
然而,萧肆心里明白,皇上的决定很难更改,他的承诺,不过是给妹妹一丝安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