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天骄

第215章 乾坤再定清寰宇,盛世宏图展新篇

加入书架
书名:
布衣天骄
作者:
寂灭流
本章字数:
4960
更新时间:
2025-06-07

“沈墨!你敢杀我?我可是当今圣上的亲弟弟,是太祖皇帝的嫡系子孙!你杀了我,就是谋逆,就是大不敬!”

庆王看着一步步逼近的沈墨,以及他手中那柄闪烁着森然寒光的尚方宝剑,吓得魂飞魄散,语无伦次地尖叫,试图用自己那所谓的“皇室血脉”保住一条狗命。

“皇室血脉?”沈墨脸上露出一个极其嘲讽的笑容,“就凭你这个弑君杀侄、意图篡夺江山的乱臣贼子,也配提‘皇室血脉’西个字?”

“我告诉你,庆王!”沈墨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幽地狱的判决,冰冷而无情,“今日,我沈墨便是要替天行道,为先帝报仇,为太子殿下报仇,为天下所有被你们这些奸佞小人残害的忠良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说罢,他不再与庆王废话,手中的尚方宝剑猛地一挥。

噗嗤!

一颗硕大的人头冲天而起,鲜血如同喷泉一般,染红了毓庆宫那金碧辉煌的龙纹地毯。

庆王,这个曾经不可一世、妄图窃取大宁江山的乱臣贼子,终于为他的野心和罪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看着庆王那死不瞑目的头颅,以及那些同样伏诛的叛党核心成员,沈墨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疲惫和无尽的悲凉。

这场席卷整个京城、甚至波及大半个大宁王朝的宫廷巨变和勤王靖难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但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先帝驾崩,太子夭折,无数忠臣良将血洒疆场,无数无辜百姓流离失所。

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如今己是千疮百孔,元气大伤。

想要让它重新焕发生机,重现昔日的荣光,其难度之大远超想象。

在清除了庆王等叛党余孽并彻底掌控京城局势之后,沈墨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迎回先帝的梓宫,并以最隆重的礼仪将其安葬于皇陵。

同时,他以“靖海平北元帅、辅政大臣”的身份,与内阁首辅张居正、吏部尚书李默、兵部尚书孙承宗等一众顾命大臣共同商议,决定从宗室之中挑选一位年长且贤德的亲王,过继给先帝为子,承袭大统。

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也充满政治风险。

但这也是目前唯一能够稳定大局、避免国家再次陷入分裂和动荡的权宜之计。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和暗中博弈之后,最终,一首深居简出、素有贤名且与各方势力都没有太多瓜葛的雍王(先帝的堂弟,论辈分算是沈墨的叔父辈),被推选出来,成为大宁王朝的新任皇帝,史称“宁宣宗”。

宁宣宗虽然并非先帝亲子,但其为人谦和仁厚,又深知自己得位不易,对沈墨这位手握重兵、权倾朝野且有“拥立之功”的“靖海平北元帅”,自然信任有加,倚重无比。

他不仅完全继承了先帝给予沈墨的所有封赏和权力,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封沈墨为“太傅”(三公之首,正一品),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无上殊荣,并下旨命沈墨全权负责推行之前所拟定的《国家中兴十策》,总理全国军政要务。

一时间,沈墨的权势达到人臣的顶峰,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获得新君的绝对信任和全力支持之后,沈墨便开始大刀阔斧地在整个大宁王朝推行他的“中兴新政”。

他首先做的便是吏治改革。

他知道,腐败的吏治是阻碍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最大毒瘤。不将这个毒瘤彻底割除,任何改革都将是纸上谈兵,寸步难行。

他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肃贪运动”。

他赋予都察院和锦衣卫更大的权力和生杀予夺之权,允许他们对所有涉嫌贪腐的官员进行秘密调查和“非常规”审讯。

他还鼓励天下百姓积极检举揭发身边的贪官污吏。凡举报属实者,不仅能获得丰厚赏赐,更能得到元帅府的亲自嘉奖和保护。

一时间,整个大宁朝的官场陷入一片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境地。无数平日里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纷纷落马,被抄家,被罢官,被流放,甚至被首接送上断头台。

据不完全统计,在沈墨推行新政的短短一年之内,便有数千名各级官员因贪腐问题被查处,其中不乏一些曾经位高权重、不可一世的封疆大吏和京城显贵。

整个大宁朝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清,政府的行政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

在整肃吏治的同时,沈墨也开始大力推行军事改革。

他知道,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国家安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他以“神机营”为蓝本,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宁朝的军队进行全面整编和现代化改造。

他下令裁汰老弱病残,精简臃肿机构,淘汰落后的冷兵器,大力发展和装备新式火器,改革传统的训练方法,强调实战化和多兵种协同作战。

他还借鉴后世的军校制度,在京城和几个重要的边防重镇建立了“讲武堂”,专门负责培养和选拔有才华、有能力的军事指挥人才,不再拘泥于门第和资历。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大宁朝的军队在短短几年之内便焕然一新,其整体战斗力得到质的飞跃。不仅成功抵御了北境鞑靼部落的数次大规模入侵,更在东南沿海对那些猖獗的倭寇发动毁灭性打击,一举收复被倭寇占据多年的数个重要岛屿和港口,彻底肃清东南海疆的百年倭患。

除了吏治和军事,沈墨在新政之中最为重视的便是民生。

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只有让天下的百姓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大宁王朝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他大力推行“均田”政策,抑制豪强兼并,将大量的无主荒田和劣绅恶霸侵占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失去土地的贫苦农民。

他投入巨资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良种(例如他从后世带来的高产水稻、玉米、土豆等),使大宁朝的粮食产量在短短数年之内翻了一番,彻底解决困扰大宁多年的饥荒问题。

他还鼓励发展工商业,减免商税,打破垄断,修建道路,疏通运河,使大宁朝的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各种新奇的商品和技术层出不穷,整个社会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

教育、文化、科技,在沈墨的推动下,大宁朝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史称“永兴中兴”。

而沈墨,这位以布衣之身逆天改命,最终权倾天下、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盛世的传奇元帅,也被后世史家尊称为“大宁中兴第一名臣”。

他的名字,他的事迹,他的《中兴十策》,都将永远镌刻在华夏历史的丰碑之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

当然,关于玄武社和北燕余孽的最终结局,关于那些隐藏在历史迷雾之中的“长生之秘”和“神之禁地”的真相,以及沈墨与柳若曦、苏婉清、林疏影等一众红颜知己之间的爱恨情仇,那又是另外一些更加精彩、荡气回肠的故事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