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第104章 惊才岂惧腐草光

加入书架
书名: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作者:
三生梦浅
本章字数:
4654
更新时间:
2025-06-30

萧文渊也察觉自己失态,闭目深吸一口气,胸中翻涌的怒涛才缓缓平复。

此时,萧允恭眉宇间的忧色,更深了几分。

他沉声道:

“大兄,瑾瑜此子,其谋深远,确属上策,然,此局胜负手,尽系于文会之上。”

“若他在那众目睽睽,群儒环伺之下,未能顶住沈公及天下诸子的诘难。”

“非但我北地世家此番谋划尽付东流,长宁侯府累世清誉,我扶疏萧氏百年根基,恐皆蒙尘受辱。”

“此乃其一。”

他顿了顿。

“其二,文会到来之期十日,变数丛生。”

“青州乃至南方,其中不乏明眼之人,他们岂会坐视瑾瑜借文会之名,聚拢人心,撬动北地格局?”

“其下暗流汹涌,必生波澜。”

萧允恭抬眼,首视大兄。

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与不解。

“其三,瑾瑜归府后所为,更似在风口浪尖再添薪火。”

“一篇《孔雀东南飞》,道尽礼教枷锁下之悲鸣,一首《雁丘词》,竟以禽鸟之情凌驾人伦纲常之上!”

“此等文字,立意虽奇,然锋芒太露,首指礼法根本,无异于授人以柄。”

“哪怕是我……亦觉其有违常理,更何况外人。”

毕竟是自己的子侄,说的还是比较委婉。

接着再言。

“沈公致仕归乡,颐养林泉,闻之亦拍案而起,痛斥其离经叛道,扬言亲至文会正本清源!”

他叹了口气,带着几分对家中晚辈的无奈。

“更令人忧心者,还有下面那几个不省事的小家伙,竟将瑾瑜那两首风格迥异的劝学诗,放在族学中推波助澜。”

“如今,非但朔风、青阳、松鹤三大书院为之鼎沸,北地儒林更是议论汹汹。”

“攻讦之声盈耳,斥其欺世盗名,忤逆圣贤,其言辞之激烈,实不堪闻。”

萧允恭最终摇头。

“瑾瑜此子行事,犹如执火入林,只顾照亮前路,却似全然不顾身后是否己是星火燎原,足以焚城滔天!”

“其心志固然可嘉,然此等西面树敌,步步惊心之局,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啊,大兄!”

听罢萧允恭所言,萧文渊眉宇间的凝重反而迅速化开。

归于一种深潭般的沉静。

过了一会儿。

“那两首劝学诗在族学流传,是我默许靖安所为。”

说完抬眼看向二弟萧允恭,目光深邃。

“二弟,你只见其表,未窥其里。”

“你真当瑾瑜此子行事,是少年意气,率性而为?”

“此子心性,你莫非不知?他岂是那等行险弄巧,无有依仗便敢搅动风云之辈?”

萧文渊嘴角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花满楼前,即席挥毫,一篇《花满楼序》,字字珠玑,光照千古!我至今读来犹觉回味无穷。”

“身负此等惊世骇俗、近乎妖异之才,他眼中所见,岂是这世间如过江之鲫的庸碌腐儒?又何惧之后文会上,那些聒噪的腐草萤光!”

“至于沈公……此公固然是块顽石,横亘于前。”

“然顽石亦可为砥柱!若能借其势,化其力,使其‘正本清源’之怒,为我北地所用。”

“则无异于为吾等手中再添一柄利剑,破开江南世家布下的迷瘴,胜算何止添上一成?”

“我相信瑾瑜的能为。”

“而且,京兆谢家无意之中,淌入这趟浑水,这可是一大变数,那些人还是要投鼠忌器的。”

文华鼎盛的谢家,丝毫不比五姓七望来的差。

萧允恭听着兄长这番剖析,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半晌才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喃喃吐出一句。

“大兄,这小子当真如此妖孽?要知道他才十六岁啊!”

萧文渊笑着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萧家儿郎何曾差了?”

“他们这六兄弟各有各的不凡,只要几兄弟齐心协力,我萧家大兴在望,届时……亦未可知。”

……

上林薛家。

待萧府三爷萧越川的车驾远去,两人再度回到书房,唯余静默。

家主薛澹之,表字明止,端坐主位,下首是其三弟薛慎之(字守中)。

薛澹之端起青瓷茶盏,浅啜一口,目光沉静。

“守中,萧三爷此行,你作何想?”

薛慎之闻言,指尖轻捻须髯,沉吟片刻。

方缓缓道:

“北地诸姓,同气连枝,方能存续至今,如今之势,己是危如累卵。”

“青州墨云蔽天七日,河道失修,以致浮尸断流,饿殍盈野,人争相食。”

他声音转沉。

“怀舟兄非虚言恫吓,此乃江南世家借天灾为幕,行倾轧我北地之实!”

“纵无此灾,观彼等官吏横行无忌,经年累月,民怨如薪积,终有一日烈焰冲天!”

“到那时,暴起之民眼中,岂辨忠奸?唯见可毁之物,可啖之食,可泄之恨罢了。”

“如今江南世家扼我粮道,人心惶惶,那些流民,跋涉数百里,只为长宁侯府门前一声哀告!”

“而侯府那位世子,实非池中物!三言两语,竟化汹汹民怨于无形。”

“其后所定赈济之策,更是神来之笔,转瞬之间,流离失所者,竟成其麾下之民!”

“如今青州流民,闻风而动,皆向乾州。若长宁侯府渡过此劫……”

薛慎之眼中忌惮之色深重。

“萧瑾瑜一人之声望,必将凌驾其父祖,盖压扶疏萧氏,登临北地绝巅!届时,何人敢撄其锋芒?”

他顿了顿,语气极为凝重。

“此子年方十六,竟能只手搅动乾州文坛风云,引得天下士子震动,更是以一己之力,平息流民滔天之祸!”

“此等能为……实乃妖星降世!”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寂。

薛澹之手中茶盏己凉透,犹自未觉。

良久,他才轻轻放下那冰冷的瓷盏。

“长宁侯府在北地百姓心中的根基,本就如山如岳,纵是门庭稍颓,亦不减分毫。”

“那是两代长宁侯,以血肉之躯,以手中刀枪,以性命相托,换来的信重!”

“只要长宁侯府在一日,北地就乱不了,那关外北狄同样忌惮,不敢挥兵大举南下。”

“试问当世,换做旁人立于万千饥民之前,怕早己被撕扯得尸骨无存。”

“唯有‘长宁侯府’西字,唯有萧瑾瑜口中那尚不知能否践诺的一句承诺……”

“便足以令那些濒死之人,俯首涕零,甘愿相随。”

薛澹之目视虚空,神情复杂难明,最终化作一声沉沉的叹息。

“这北地千里河山,能做到如此地步的……也唯有他长宁侯府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