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第79章 双绝联璧题秋景

加入书架
书名: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作者:
三生梦浅
本章字数:
4476
更新时间:
2025-06-18

此时,谢昭款步来到听澜榭。

三人立于水边,共赏满园秋色。

萧瑾瑜正与谢昀谈论醉芙蓉之妙,忽觉谢昭走近,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时,似乎比平日多了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温润中带着一种专注?

他心下微觉异样,只当是园景引人,并未深究。

清风徐来,桂香浮动。

萧瑾瑜望着池中疏影横斜的残荷,兴致盎然道:

“二位来得正巧。前些日子,花满楼的清漪姑娘遣人送来一幅新作《枯荷秋景图》,笔意清绝,正合此景,不如一同品鉴?”

他转头吩咐柳絮。

“去将画取来,备笔墨。”

这几日他本想动笔,奈何不得空闲,此刻时机正好。

“清漪?”

谢昭沉静的目光倏然一凝。

温清漪!

那个与她并称“南琴痴谢知微,北画绝温清漪”的温清漪!

她师承的,可是以山水花鸟意境超绝闻名的丹青圣手,云山老人!

虽久闻其名,却缘悭一面。

萧瑾瑜竟与她相交,还得了她的画作?此刻更要在意境相合的水榭中品鉴题诗?

一丝如同被惊动的,若寒兰幽香般的好胜心,悄然在谢知微心底弥漫开来。

她面上不动声色,唇角甚至带着浅淡好奇的笑意。

唯有那双望向萧瑾瑜的眸子深处,掠过一丝极锐利的专注。

柳絮很快捧来紫檀画匣,小心翼翼地在石桌上展开画卷。

一幅霜色绢本徐徐呈现:

画中残荷或折或垂,姿态奇崛,枯槁茎叶似凝秋霜,水色苍茫,意境萧疏清冷。

笔触细腻灵动,于枯败中透出倔强筋骨与生命余韵。

正是云山老人一脉的真意!

谢昭凝神细观,目光扫过每一处笔墨,从枯荷虬劲的线条到水面晕染的墨色。

心下不由暗赞。

“好精纯的云山真传!枯槁中见生机,萧瑟处蕴风骨,意境笔力,皆臻上乘……这‘画绝’之名,确非虚传!”

即便是心高气傲如她,此刻亦不得不承认此画造诣极高,首击人心。

“妙!绝妙!”

谢昀凑近细看,忍不住击节。

“笔简意丰,枯而不僵,败而不馁!”

“清漪姑娘深得云山老人精髓,犹有新创,此画堪称秋荷神品!”

萧瑾瑜亦含笑颔首,显然同样是极为欣赏。

谢昭心思玲珑,一眼便洞悉此画背后的深意。

萧瑾瑜在花满楼以《花满楼序》名动天下,温清漪身为云山老人关门弟子,其画作同样有震动文坛之力。

若再得萧瑾瑜那独步天下的书法题跋,两者珠联璧合,必将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这同样是在为文会造势,通过这两日府城甚嚣尘上的传闻便可窥的一二。

然而,令她不解的是。

温清漪为何要不遗余力地襄助萧瑾瑜?在此之前,她从未听闻两人有过任何交集。

不过,此话她也不好问出口。

柳絮己将笔墨在旁侧的石案上备好,上好的宣纸铺开,墨香隐隐浮动。

萧瑾瑜提步上前,执起那支毫笔。

谢昭与谢昀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在他执笔的手上。

随着《花满楼序》传播之广,有关于萧瑾瑜书法的传闻,也早己如雷贯耳。

今日终得一见,心中不免升起几分期待。

萧瑾瑜并未急于落笔,目光再次流连于画卷之上那苍劲孤绝的枯荷,好似在捕捉画中枯荷,那于霜寒中兀自挺立的精魂。

片刻后,他手腕悬空,笔锋轻触纸面,如云鹤初翔,点染开来。

笔走纸上,却无丝毫烟火燥气。

《题清漪女史栖云湖枯荷秋景图》

栖云水阔碧痕收,独抱寒香照影幽。

万柄风霜凋玉盖,一竿瘦骨立清秋。

谢昭的视线紧紧追随着那笔锋的游走,初时只觉其字布局疏朗,行笔从容,墨色清润,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恬淡生秀之气。

这风格,与当下流行的或雄浑或奇崛的书风迥异,自成一格,飘逸隽永,好似字里行间蕴着空山新雨后的清气。

然而细看之下,这份“淡”中却藏着千钧之力。

那线条看似柔润,实则骨力内蕴。

转折处提按分明,如折钗股,如屋漏痕,于不经意处显出深厚功底。

字形结构舒展而严谨,章法布局疏可走马却又气韵贯通,一股清雅高华,不落俗尘的气度,自然流泻于纸上。

尤其是那“立清秋”的“立”字,最后一竖如孤松倚崖,清瘦而劲挺。

其精神风骨竟与画中,枯荷的嶙峋傲骨遥相呼应,将画意诗心以笔墨完美凝结。

谢昀看得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低叹。

“好字!瑜弟这手字,当真是‘淡墨写出无声诗’,清雅绝伦,韵味悠长!”

“与清漪姑娘这幅枯荷图相配,一画一字,一枯一秀,一刚(画骨)一柔(字表),相得益彰,真乃天作之合!”

他特意点出了书画之间刚柔相济的妙处。

谢昭没有立刻附和,只是目光更深地凝在,那墨迹初凝的诗句与署名“瑾瑜”之上。

方才因温清漪画作而生,如同寒兰幽香般悄然弥漫的那缕“好胜心”。

此刻非但没有被这清雅的书风抚平,反而像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在心湖中激起了更为复杂而幽微的涟漪。

她亲眼所见,这字确实当得起“开宗立派”的赞誉,其境界之高,足以傲视群伦。

更让她心绪难平的是,萧瑾瑜这手清雅绝俗的字,与温清漪那幅意境超绝的画,竟能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

好似天生就该配在一起。

这“珠联璧合”西字,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压在她心头。

温清漪为何如此?萧瑾瑜与她……究竟是何关系?

这刚压下去的念头,若水底暗生的水草,无声地缠绕上来。

她面上依旧沉静如水,欣赏着字画。

唯有那双看向萧瑾瑜侧影的眸子深处,那抹探究与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完全察觉的,被这完美契合所激起的微妙较劲之意,变得愈发清晰锐利。

很快,她的目光便被案上那洁白的宣纸吸引了过去。

“瑾瑜兄,这纸?”

她不禁问道。

萧瑾瑜眼中掠过一抹了然的笑意。

要知道谢家可是文华鼎盛之家,若有他们为宣纸背书,何愁宣纸声名不扬?

随即,萧瑾瑜便向两人道出宣纸的由来。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