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心是一个绝佳的感知“工具”,是属于你内在知觉状态的一种功能,它转而向外投向了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得灵魂能够透过它向外看。
——《个人实相的本质》
心灵包含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人们的“心”既可以往外看见外在自我,也能往内看见内在自我,赛斯将这样的心称为“意识心”。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意识心。“意识”(包含头脑中流转的“思想”)以及“潜意识”,都是意识心的一部分。意识心往外看进物质世界,并以理性分析判断本体创造出来的世界,也往内看进内在心灵,并决定取舍所有来自内在深层渴望、自然湧生的深层动机,以及创造的驱动力。
意识心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决定自己生命的方向。具足“接收内我传出资料”与“接收外界传回资料”双重功能的意识心,能同时评估内在与外在的状况,为生命方向做出当下最适宜的决定。
同时接收内在与外在讯息的意识心,既可以主宰外在思想,也能拣选内在冲动,它拥有全然的自主权,能为生命开创最喜悦的道路。
然而,有些人却失去了意识心的自主权,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喜悦,这些人往往都是被“负面性的感受”所笼罩。当一个人被“负面性的感受”支配掌控,无法自由自在地决定生命的方向时,我们会说他的意识心己然“弃权”,也就是失去全权掌握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某些人的意识心会“弃权”呢?这是因为他的意识心被自我障蔽了。打个比喻,一颗自在的意识心,就像一扇让人清明地由内往外看的窗户,它一边往外看物质世界,一边往内看情绪与信念。这扇窗原本清晰明亮、一尘不染,然而,某些源自自我的谬误信念,却会让这扇窗蒙尘。经过自我的杂染之后,外在讯息将有着令人冲突抗拒的色彩,内在讯息也充满恐惧焦虑的感受,这样的意识心就不再自由了,它受制于自我,所见所闻的讯息都是灰暗负面的。
即使意识心受自我宰制,令人感觉所遭遇的主观事件或客观事件,都呈现出负面的感受,但这也不是坏事,因为强烈的负面感受正是要引导人们去观照自己的意识心。譬如说,当一个人对世间充满仇恨与报复性的想法时,他就是被自我宰制了,若是顺遂此想法,他可能会做出伤人或自伤的行为,然而,若他决意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当仇恨与报复心的奴仆,他可以进入“恨”,视它们为自然情感的一部分,这将引领他看到潜藏在“恨”背后的恐惧,可以因此超越恨,转变成其他情绪,这么一来,也就能慢慢“脱卸”恨,感受逐渐圆融。
有了清明的内在,才能妥善的使用意识心,检验流过自己内在那五光十色的信念。这样的意识心会觉知来自外在与内在的概念,不会无可奈何地将所有意念照单全收,更能引导自己到喜悦平安的生命道路。拥有这样意识心的人,即是觉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