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你的思路由负面意念转到正面意念上,那么,你的这种专注就将开始改变现状。
——《个人实相的本质》
在人们不明白“信念创造实相”的真理时,往往会以为遭遇到的事实就是实相,却不知“事实”也不过是个人对于实相所抱持的“信念”而己。
若想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学习改变信念。在改变信念之前,我们必须先把“我”与“我的信念”分得一清二楚,就信念的本质来说,“我的信念”并不是“我”,“我”也不是“我的信念“,信念是信念,我是我,若是不想要某个信念,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丢弃它,或改变它。
人的内在信念是包罗万象的,即使一个人向来都将信念焦点贯注于贫困、匮乏或疾病上,创造的实相也确实让他感受到贫困、匮乏或疾病,但此时他的意识心中仍然同时藏有健康、活力与富足等信念。如果决定改变现况,他只要将思路由负面信念转到正面信念上,专注的焦点不同,外境即可随之改变。
改变信念是有心理技巧的,首先,你必须接纳外境与信念的存在,举例来说,假设你不健康而希望自己健康,你不须无视自己不健康的事实。自我欺骗或逃避并无助于外境的改变,正视现状才能改变现状。
其次,信念创造出实相是需要时间与机缘的。即使你集中精神在“你要什么”上,也笃信你所相信的必将成为实相,但在信念萌生之后,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成为实相。
比如你目前身体不健康,因此决定改变自己,于是转而相信自己的健康。信念确定之后,你将会迈向健康,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让身体随信念而改变,然而,在身体健康之前,若是你又起了疑心,怀疑自己不会健康,或是又回到旧信念,相信自己是生病的,并且专注于身体不健康的情况,那就只会让你病得更久。
此外,当你抛弃了一套信念,学习运用另一套信念的时候,在信念转换之间,会有一段“压力期”。
就好比你是一个老烟枪,也有一群常年抽烟的朋友,在你决定戒烟时,朋友可能会不断地怂恿你抽烟,告诉你:“饭后一根烟,快乐似神仙,你看,大家都抽烟抽这么久了,身体也没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要跟大家不一样,自己一个人戒烟呢?”然而,若是你真心决定戒烟,抽烟的朋友一定会渐渐减少。经过了信念转变的“压力期”后,你的信念改变了,往来的朋友也可能换成一群不抽烟的人。
也就是说,当你决定籍由改变信念来改变环境时,或许会遭到一些误解,也可能走上一个与你所属团体完全不同的方向。由旧信念转移到新信念时,你可能有一段时间会感到失落。然而,新信念创造新实相,新的朋友必将呼应你的新信念而出现,他们被你吸引,你也被他们吸引。
想要改变信念时,你还可以将信念想象成意识中的家具,并想象自己将家具重摆、改造、翻新,甚至全部丢掉或换新。信念一旦改变,生命也就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