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阳光,带着九十年代特有的、没有太多工业雾霾的清透,洒在鸿运制衣厂门口那条尘土飞扬的黄泥路上。
这条路是厂里几百号工人进出镇子的必经之路,此刻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林巧云和陈美玲,一人拎着一个装着幸运星许愿瓶的大布袋,在路边一棵大榕树下,铺开了一块带来的旧床单,小心翼翼地将那些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小瓶子一一摆放整齐。
每一个小玻璃瓶里,都装满了精心折叠的幸运星,瓶口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封着,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一帆风顺”、“学业进步”、“友谊天长地久”、“心想事成”等祝福语。
阳光下,那些小星星仿佛真的在闪烁着幸运的光芒。
“巧云,真……真的会有人买吗?”
陈美玲看着眼前这些自己亲手制作的小东西,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这几天跟着林巧云偷偷摸摸地折星星、装瓶子,她感觉像做梦一样。
林巧云给了她一个安定的眼神:“美玲,相信我。也相信我们亲手做的东西。”
话虽如此,刚开始的半个小时,路过的人大多只是好奇地看两眼,并没有人停下来购买。
一些相熟的工友路过,还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哟,这不是林巧云和陈美玲吗?怎么摆起地摊了?”
“啧啧,不好好在厂里干活,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能顶饭吃?”
陈美玲的脸有些发烫,头也微微低了下去。
林巧云却面不改色,反而提高了声音,清脆地喊道:
“瞧一瞧,看一看啦!独家手工幸运星许愿瓶!
送朋友,送同学,送自己一份美好的祝福!
一块钱一个,两块钱三个,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买一份幸运带回家!”
她前世做过销售,深谙吆喝的技巧。
这一嗓子,果然吸引了几个年轻女工的注意。
一个穿着的确良碎花衬衫的女孩走了过来,拿起一个装着粉色星星的瓶子,好奇地问:
“这个……真的是幸运星吗?”
“当然!”林巧云笑得眉眼弯弯,
“姐姐,你看这每一颗星星,都是我们亲手折的,代表着一份心意。
送给喜欢的人,代表‘爱你久久’;
送给好朋友,代表‘友谊长存’。
你自己留一个,每天看一看,心情都会变好呢!”
她拿起一个系着淡蓝色卡纸,写着“前程似锦”的瓶子,递给女孩:
“我看姐姐气质这么好,将来一定前程远大,这个最适合你了!”
那女孩被她说得心花怒放,又看了看瓶子里亮晶晶的小星星,确实可爱得紧,犹豫了一下,掏出了一块钱:“好,那我要这个!”
“谢谢惠顾!”林巧云麻利地收钱,将瓶子递给她。
第一笔生意开张了!
陈美玲激动地差点跳起来,林巧云悄悄对她眨了眨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人带头买了,其他人也纷纷围了上来。
年轻的男男女女,大多是厂里的工人,平时娱乐活动少,这些新奇又便宜的小玩意儿,立刻勾起了他们的购买欲。
“我要那个‘爱情甜蜜’的!”
“给我来三个,这个,这个,还有那个‘天天开心’的!”
林巧云和陈美玲顿时忙得不可开交,一个负责介绍、收钱,一个负责包装、递货,配合得天衣无缝。
特别是林巧云,她口齿伶俐,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总能说到顾客心坎里去。
遇到犹豫的,她就讲讲幸运星的小故事;
遇到结伴的,她就推荐友情款。
不过一个多小时,她们带来的近百个幸运星瓶,竟然卖出去了大半!
数着布袋里那一沓沓有些汗湿的一块、五毛的零钱,陈美玲的眼睛瞪得溜圆,呼吸都有些急促了:“巧云……我们……我们发了!”
仅仅一个上午,她们就卖了将近八十块钱!
这可是她们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干大半个月才能挣到的工资!
林巧云心中也是一阵激荡,但她比陈美玲要镇定得多。
她看了一眼不远处,厂门口,赵大海那的身影正探头探脑地朝这边张望,眼神阴鸷。
“美玲,收好钱,我们先撤。”林巧云低声道,“今天只是开始,但我们也被某些人盯上了。”
希望的火苗己经点燃,但危机也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