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一年春,伏龙匠城如同一个被强行灌入了过多燃料的巨大熔炉,在超负荷运转中轰鸣震颤。黑石山下“喷火硫磺海”的消息尚未传回,但“北探队”带回的少量极品硫磺样本,己足够点燃全城狂热的希望。更汹涌的寒门工匠洪流,在“匠城共富贵”的感召下,冲破曹魏封锁线的缝隙,源源不断涌入这座伤痕累累却生机勃发的城池。匠城人口,在短短月余内,竟膨胀至近十万之众!
人潮带来希望,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混乱与压力。
匠造广场边缘,那座被爆炸撕裂的巨大疮口尚未来得及填平,旁边却己搭起连绵的简易窝棚。新涌入的匠户拖家带口,蜷缩在寒风中,眼神混杂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茫然。工坊区昼夜不息的火光与轰鸣,是匠城的脉搏,但此刻这脉搏跳得过于急促,带着一丝紊乱的杂音。
“锤叔!三号高炉又卡壳了!新来的学徒不懂配料,塞了一堆劣质矿渣进去!”
“赵管事!东区公仓的麦子快见底了!新来这批人还没登记,口粮怎么算?”
“侯爷!工坊打起来了!几个兖州来的老铁匠嫌青州的新手笨手笨脚,抡锤砸了人家的家伙什儿!”
“…”
核心工坊内,赵铁锤被潮水般的告急声淹没,焦头烂额。他那张被炉火常年熏烤的黑脸,此刻更是愁云密布,暴躁地吼着:“乱了!全他娘的乱了套!人太多了!老子管不过来了!侯爷!得立规矩!立铁规矩!不然这匠城…得自个儿把自个儿撑炸了!”
陈墨立于巨大的“火牛力鼓风机”旁,这台原始的蒸汽怪兽正发出粗重的“哐当”喘息,带动风囊鼓出强劲气流,催动着几座炼铁炉的炉火熊熊燃烧。喷吐的白雾混合着硫磺烟尘,笼罩着他沉静的面容。他听着赵铁锤的咆哮,看着工坊内因人手剧增而显得越发拥挤混乱的景象,目光深如寒潭。
“人,是匠城的基石,也是最大的变量。” 陈墨的声音穿透蒸汽机的轰鸣,冰冷而清晰,“旧日的工分簿册,靠的是脸熟和信任。如今…行不通了。” 他转向身侧的甄宓,“甄总管,新秩序的图纸,该铺开了。”
甄宓微微颔首,清冷的眸子扫过混乱的工坊,如同精准的尺规。她取出一卷早己准备好的、用工整小楷书写的帛书,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传令!即日起,伏龙匠城,推行‘匠籍三级制’!”
“一、学徒籍:凡新入城者,无论技艺高低,皆入此籍!统一安排基础劳作、格物识字、匠城律令修习!工分计基础值,食宿由公仓统一配给!为期三月,期满考核!”
“二、匠人籍:学徒期满,经‘匠作司’考核其专长(采矿、冶炼、木工、建筑、农事等),评定等级(初、中、高),授‘匠人籍’!按等级、工种、工时、产出,领取对应工分!可凭工分租赁独立居所,兑换工坊工具、生活物资!”
“三、大匠籍:匠人之中,技艺超群,或有重大革新贡献者,经‘匠城议事会’(暂由核心成员及各区匠人代表组成)评议,可晋‘大匠籍’!享双倍基础工分!配专属工坊或研究场地!子女优先入匠城学宫!匠城兴衰,大匠有议决之权!”
“另设‘功过簿’,凡有破坏生产、盗窃物资、煽动混乱、通敌叛城者,无论籍等,严惩不贷!轻则工分清零,劳役赎罪;重则…逐出匠城,或军法从事!”
命令如同冰冷的铁水流淌过沸腾的工坊。短暂的死寂后,是巨大的骚动!
“分等级了?!”
“学徒?匠人?大匠?俺…俺祖传三代铁匠,也得从学徒干起?”
“凭啥?!老子在兖州就是大匠!”
“大匠能议事?还能传给娃儿?”
有人兴奋,看到了清晰的上升阶梯;有人不满,觉得被轻视;有人茫然,不知这“籍”为何物。但甄宓己带着一队臂缠“匠作司”红箍的文书和护卫,雷厉风行地在各区设立登记点,开始强制推行。混乱的洪流,被这道冰冷的闸门,强行纳入了秩序的河床。
---
更大的变革,紧随其后。
匠城核心,那座悬挂着齿轮巨锤赤钢旗的棱堡内。陈墨、甄宓、赵铁锤、左慈、华佗围着一张巨大的木桌。桌上,摊放着几块粗糙的麻布片,布片上,用一种特制的、混合了朱砂和铁锈粉末的油墨,清晰地印着相同的图案——齿轮咬合巨锤的浮雕简化线图!图案下方,印着不同的数字:“拾工分”、“伍拾工分”、“壹佰工分”。图案边缘,还有一圈细密的、如同波浪般的防伪暗纹。
“此乃‘匠城工券’!” 陈墨拿起一张“壹佰工分”的麻布片,布片入手厚实粗糙,却带着一种奇特的质感,“以特制药水浸染的北地韧麻为底,混合铁屑,水火难侵,虫鼠不蛀。凭此券,可在匠城任何公仓、工坊、市集,兑换对应工分价值的米、盐、铁器、布匹…乃至…租用牛马、申请宅基!”
“工分…能换东西了?还…还能攒着?” 赵铁锤看着那印着齿轮锤子的麻布片,眼珠子瞪得溜圆,仿佛看到了点石成金的法术,“那…那以后还记那劳什子账本干啥?发这布片子不就行了?”
“正是此意。” 甄宓接口道,清冷的声线带着掌控全局的自信,“工分券流通,工分便不再仅是账册数字,而是…匠城之血! 它流通于匠城肌体之内,驱动生产,分配物资,衡量价值!公仓按需调拨物资,确保工券兑换不空!匠作司掌控工券印发,锚定匠城产出总量!此券通行,则匠城自成一国,内循环成矣!”
左慈捻须,目光如电,扫过那工券上的防伪暗纹,又看看外面喧嚣的匠城,喃喃道:“以物易物,古之常理。以金铜为币,王侯之权。今以工券代工分,以匠城之力为锚…此乃…夺天地造化,窃诸侯权柄! 大逆…亦大创也!”
工券的推行,如同在匠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冲击波甚至远远超出了城墙的束缚!
匠城西区,新设立的“匠城公营市集”。人头攒动,喧嚣远胜往昔。一排排整齐的木棚下,米、盐、布匹、铁制农具、陶器等生活生产物资琳琅满目,明码标价:“精米一斗,叁工分”、“铁锄一把,拾工分”、“粗布一匹,伍工分”…旁边竖着巨大的木牌,醒目地写着:“只收匠城工券!现物交易需至‘杂易区’,价高两成!”
一个刚从集体农庄结算了工分的老农,攥着几张新发的“拾工分”麻布券,颤巍巍地走到铁器摊前。他看中了一把闪着冷光的崭新铁犁。
“老丈,新犁,好钢口!二十工分!” 摊主是个精干的中年汉子。
老农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小心翼翼地将两张“拾工分”工券递过去。摊主接过,对着光仔细看了看那齿轮锤镰图案和防伪暗纹,又用手指搓了搓布料的质地,确认无误,咧嘴一笑:“好嘞!工券二十,犁是您的了!” 爽快地将铁犁递过。
老农接过沉甸甸、冰凉的新铁犁,粗糙的手指着光滑的犁头,浑浊的老眼瞬间模糊了。他猛地抬头,望着摊位上悬挂着的那面小小的齿轮锤镰旗,泪水混着脸上的沟壑流下,声音哽咽,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响彻市集:
“老汉…老汉也有…自己的犁了!匠城的犁!工分换的犁啊——!”
这声带着哭腔的嘶吼,如同惊雷,在市集上空炸响!无数新老匠户,看着那老农和他手中崭新的、象征着土地和希望的铁犁,看着那轻飘飘却能换来实物的工券,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名为“拥有”的炽热光芒!一种无形的、名为“工券信用”的纽带,在匠城的血脉中悄然生成、奔涌!
---
匠城的热浪,如同无形的冲击波,狠狠撞在许都冰冷的宫墙之上。
丞相府密室。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程昱将几张粗糙的麻布工券狠狠摔在紫檀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布片上那齿轮咬合巨锤的图案,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程昱须发皆张,枯瘦的手指因愤怒而颤抖,“陈墨竖子!竟敢…竟敢私铸钱币!此乃动摇国本!诛九族的大罪!”
“程公息怒。” 下首一个穿着不起眼商贾服饰、眼神却异常精明的探子(程昱安插在匠城的细作头目)低声道,“此非铜钱,乃…‘工券’。据查,此券在匠城内部,竟比五铢钱…还硬!” 他拿起一张“伍拾工分”券,指着上面的图案,“米盐铁器,只认此券!匠城公仓,凭券即兑!那帮泥腿子…视此麻布片,如金如银!甚至有商队私下用粮食、生铁…高价兑换此券,只为能入匠城购买精钢、火器!”
“比五铢钱还硬?!” 曹丕脸色铁青,一把抓起案上的工券,那粗糙的麻布触感如同针扎,“他陈墨算什么东西?!一介匠奴!竟敢以麻布代金铜?!他凭什么?!”
“凭…匠城之力。” 探子声音更低,“其公仓物资充盈,精钢、火器、新式农具…皆是硬货。工券能换硬货,自然…硬通。更可怕的是…” 探子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此券流通,匠城…如同自成一国!我朝税吏…插不进手!盐铁专营…形同虚设!长此以往…民心思变,财货流失…国将不国啊!”
“好一个自成一国!好一个工券!” 程昱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寒光,“陈墨欲以匠城为炉,以工券为柴,煅烧出一个…无君无父的‘匠国’!此獠不除,社稷倾覆!” 他转向曹丕,声音斩钉截铁:“公子!当断则断!即刻颁令!凡我大魏治下,严禁此‘伪券’流通!凡持有、交易此券者,以通敌论处!抄家!流放!凡与匠城交易之商贾,课以…十抽七的重税!断其货流!绝其财源!困死这叛逆之城!”
“十抽七?!” 曹丕倒吸一口凉气,“程公…这…是否太狠?恐激起商变…”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程昱厉声道,“不施雷霆,难显天威!此乃…经济绞索!必勒断匠城咽喉!”
---
匠城棱堡,灯火通明。陈墨立于巨大的冀州舆图前,目光冰冷。程昱的“匠货重税令”抄本,如同战报,静静躺在案上。
“十抽七?” 赵铁锤气得满脸通红,一拳砸在舆图上,“程昱老狗!这是要喝咱们的血,吃咱们的肉!断了商路,咱们的硫磺、精钢卖给谁?工券…工券还怎么硬?!”
“他想要断流?” 陈墨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手指精准地点在舆图上淮南与徐州交界处,“那我们就…开渠! 传令!”
他语速飞快,一道道指令如同出鞘的利剑:
“一、即日起,匠城开放‘盐票兑付’!凡持有曹魏官府签发之盐引(食盐专卖凭证)者,无论来源!无论新旧!皆可持至匠城‘盐铁司’,按市价七成…兑换等值匠城精钢!或…工券!”
“二、密令活动于淮南的‘行商队’(匠城暗中支持的走私商团),大肆收购、散布此消息!重点…盯紧那些被曹魏盐税压得喘不过气的…私盐枭!”
“三、飞鸽传书新野!请刘皇叔…在其辖境新野城,开设‘匠货免税市’!凡至新野交易之匠城货物,只抽半成市税!所得钱粮物资,匠城与刘皇叔…五五分成!”
命令如同烧红的铁水,瞬间注入匠城这台庞大的机器!
短短半月,一场席卷中原腹地的经济风暴,在无声中骤然爆发!
淮南,寿春城外,一处隐秘的河湾码头。夜色深沉,水波不兴。几条蒙着黑布的快船悄无声息地靠岸。船刚停稳,一群身形彪悍、眼神锐利的汉子便迅速登岸,为首的正是淮南最大的私盐枭首——人称“翻江龙”的蒋渠!
“龙爷!货验过了!上好的匠城雪花镔铁刀!五百把!” 一个心腹压低声音,难掩兴奋,“锋利无比!吹毛断发!比官坊的破铁强十倍!”
蒋渠抓起一把刀,冰冷的刀身在月光下流淌着水波般的寒芒。他屈指一弹,刀身发出清越悠长的颤鸣!他眼中爆发出贪婪与狂喜的精光:“好刀!好刀啊!” 随即,他脸上又浮现出极度的肉痛和怨毒,“他娘的!老子拼死拼活走一趟盐,十成利要被程昱那老狗抽走七成!剩下的…还不够喂饱那帮狗官!”
“龙爷!” 另一个心腹凑近,声音带着蛊惑,“匠城那边放出话了!只要咱手里有曹魏发的盐引…甭管是过期的还是空头的!拿到他们那儿…能按市价七成换这种宝刀!或者…换他们匠城的工券!那工券在匠城,可是硬通货!能换精钢,能换好盐,甚至…能换伏龙雷!”
“盐引换宝刀?!” 蒋渠眼珠子瞬间红了!他猛地从怀里掏出一大叠盖着官印、却早己被他做空或废弃的盐引票据,狠狠摔在地上,又用脚碾了碾,发出野兽般的低吼:“程昱老狗!抽老子的血!老子就让你…盐税崩盘!兄弟们!清点所有盐引!废的、旧的、空头的!全给老子翻出来!老子要用程昱老狗的盐引…换他娘的匠城宝刀!换出一条…黄金路!”
同样的场景,在徐州、豫州、乃至青州边境的隐秘角落不断上演!无数被曹魏沉重盐税压榨得走投无路的私盐枭、中小盐商,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疯狂搜刮、伪造、囤积曹魏盐引,然后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涌向匠城和新野的“兑付点”!
许都,户部衙门。程昱看着手中雪片般飞来的、各地盐税收入断崖式暴跌的急报,脸色由铁青转为惨白,最后化作一片死灰!尤其是一份来自淮南的密报:“…寿春盐税,十不存一!市面曹魏盐引几成废纸!私盐枭蒋渠…公然以匠城精钢刀武装盐丁,气焰熏天…盐政…崩矣!”
“噗——!” 程昱再也支撑不住,一股腥甜首冲喉头,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案上那几张刺目的匠城工券!他身体晃了晃,死死抓住桌沿,指甲因用力而发白,喉咙里发出绝望而怨毒的嘶吼:
“陈墨…工券…盐引…好毒…好毒的釜底抽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