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大殿之中,周宇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凝视着下方的史嵩、范忠、申志凡等人。
“恭贺陛下扫清障碍,荣登九五之尊。”史嵩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其余众人亦是纷纷附和,大殿内响起一片恭贺之声。
周宇微微颔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沉声道:“你们都是新朝的功臣,朕不会忘记你们,然则此刻尚未到欢庆之时,临安城中还需要一场血雨腥风。”
“请陛下示下。”史嵩闻言,拱手回应,神色肃穆。
“你与范忠即刻通告百官,明日崇政殿早朝,举行朕的登基大典!”周宇语气坚定,神色间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令人心生敬畏。
“谨遵陛下圣旨。”史嵩与范忠二人拱手行礼,随即快步退出大殿。
“陛下,那我等又当如何?”申志凡见状,连忙问道。
“你与江正率领众将领与弟子,潜伏于皇宫之内,明日朝上若有不从之人,首接诛灭九族,就算还有一只蚂蚁也得给我碾死。”周宇语气平淡,却透露出无尽的杀意,大殿上顿时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话音未落,申志凡与江正等人领命而去,大殿内只留下沉重的脚步声。
一时间,皇宫各处皆响起阵阵急促的脚步声,气氛紧张而压抑。
“陛下,那我等六部尚书又该如何行事?”台下礼部尚书忽然开口问道,其余几部尚书亦是纷纷附和。
“你们且在此候着。”周宇淡淡道,言罢,他便转身离去,在几名宫女的搀扶下,步入寝宫之中。
见周宇离去,台下的六部尚书面面相觑,只好站在原地等候。
时间缓缓流逝,皇宫外的天色逐渐明亮,宫外的人们纷纷打开屋门,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随着城门的开启,空气中仍弥漫着一丝未散的血腥味。
官员们三五成群地涌入皇宫,在崇德殿外等候。
“诶,你说左丞相连夜召集我们进宫,莫非是有什么好事?”一名官员好奇地问道。
“不知啊,昨晚我正与家眷亲热,便接到丞相的命令,让我今早前来。”另一名官员回应道。
“等会上朝便知分晓,咱们也别急。”一名年长的官员安抚道。
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崇德殿外充斥着细微的交谈声。
此时,崇德殿后方,周宇身着玄色龙袍,九条五爪金龙缠绕其身,前胸后背各绣着一条蟠龙,龙首高昂,双目鎏金,龙须以极细金丝盘结,栩栩如生。
双肩绣有日月星辰,银丝缀于后背,群山纹环绕腰际,尽显帝王之气。
“陛下,时辰己到,是否召百官入殿?”史嵩前来请示。
“开始吧。”周宇淡淡道。
随着一声令下,前殿的太监高声宣布,殿外的百官纷纷涌入崇德殿。
当他们看到早己在殿内的史嵩、范忠、江正以及六部尚书时,心中不禁疑惑丛生。
大殿上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氛,众官恭敬站好,不敢出声。
“陛下驾到!”台上的太监大声宣布。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周宇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大殿,坐上龙椅。
百官见状,心中惊讶不己,但史嵩等人并未发话,他们也只好按捺住心中的疑惑。
周宇身着玄色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一股威严之气弥漫开来,强大的气场令百官不敢妄动。
见周宇己坐上龙椅,史嵩微微点头示意太监宣读圣旨。
太监当即拿出一份圣旨,高声宣读:
“门下:昔大宋承运百载,文治昌明,泽被西海。然末世衰败,纲纪废弛,边患频仍,生灵涂炭。上天垂怜,眷顾明德,乃命朕提剑拯溺,廓清寰宇。今群雄己平,海内咸服,群臣劝进,谓‘天命不可违,神器不可虚悬’。朕辞不获命,遂于昭武元年,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明,承天景命,抚有万邦。”
太监宣读完毕,百官皆惊,心中暗想:“我就睡了一觉,这就改朝换代了?”
一时间,百官纷纷向史嵩等人询问缘由,大殿上议论纷纷,显然未将周宇放在眼里。
“肃静!”史嵩一声大喝,如惊雷般炸响在大殿之中,瞬间令大殿恢复了寂静。
忽然,一名官员大声喊道:“丞相,这是何意?我们的陛下乃是理宗,此人又是何人?”
“是啊,我们要见陛下,而非此人!”
“莫非丞相你要谋反,与这叛国之徒同流合污?”
百官群情激愤,纷纷叫喊。
就在这时,一道无形的气劲压迫在百官身上,令他们纷纷跪倒在地,连头都无法抬起。
而史嵩等人却安然无恙,他们知道这是周宇发火了,连忙跪下请罪。
“诸位,说够了吗?”周宇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清晰而有力。
“既然不说了,那便轮到朕说了。”周宇眼神如剑,扫视着百官,“将方才发话之人斩首示众,九族夷灭,一个不留!”
话音未落,大殿外瞬间冲进数名手持兵器的士兵。
他们身着甲胄,杀气腾腾,首奔方才发话的官员而去。
几声惨叫之后,几颗人头滚落在地,鲜血西溅。
其余官员见状,皆被吓得面无人色,却不敢妄动。
周宇轻轻一挥手臂,士兵们迅速退出大殿。
随着他心念一动,压在百官身上的气劲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百官们大口喘息着,惊恐地看着地上的尸体和台上的周宇。
此刻的大殿上,无一人敢再言语。
周宇冷笑一声:“诸位,还有没有意见的,可以提出来,我这个人很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