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尚未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塞班、关岛)的鹰酱军,制定了一项“马特霍恩行动”的大胆计划——轰炸机从兔国熊猫省机场起飞,轰炸东井,摧毁脚盆国军工产能,尤其是飞机、发动机工厂等。】
鹰酱国,黑宫
罗思福看着“兔国熊猫省”的字样,开口说道:“先生们,熊猫省到距离东井有2000多公里,现在军方用的B-17的航程可不够用,看来未来我们研发出了新型的远程轰炸机了。”
【当时鹰酱军使用的轰炸机B-29是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但“马特霍恩行动”效果极差,甚至被戏称为“昂贵的烟花表演”。】
【“马特霍恩行动”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因为后勤困难。轰炸机出击所有燃油、炸弹、零件需从白象经喜马拉雅山空运至成都,每架轰炸机出击需消耗12架C-47运输机的运力,成本实在过大。】
【二是因为天气。脚盆上空有西风急流,高空投弹,炸弹偏离;东京白天又是多云、多雾,瞄准器无法精确锁定目标。】
脚盆国
听到天幕的话,脚盆国从上到下,集体长舒一口气,脸上浮现出轻松的笑容,仿佛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这不是普通的风!这是‘神风’再现,就像元寇时一样!”
“天佑神风!连气象都在护佑脚盆国!”
“连老天爷都站在我们这边!英美必败!”
“这是上天庇佑啊,这天然的屏障,足以让那些妄图用炸弹摧毁我们的敌人无计可施。”
虽然也有人担心,“如果天放晴了,东井会不会被炸平”,但因为害怕公开讨论会被视为“非国民”,因此只敢偷偷的在心里想。
【三是因为脚盆国防空系统顽强抵抗。脚盆国在东井附近部署大量高射炮,配合探照灯和雷达指引,形成密集火力网,对轰炸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同时,脚盆国还布置了大量高性能战斗机,专门拦截B-29。实在拦不住的时候,干脆使用撞击战术,撞毁轰炸机。】
脚盆国,参谋本部
“诸君!看见了吗?这就是‘大和魂’的无敌!一机换一舰,一命换十敌!”
“撞击是最高荣誉!所有飞行员都应效仿!”
“撞机能撞几架?肯定是我们用高射炮打下的敌机更多,为什么都在吹撞机的人?”
【西是因为脚盆国早就想到了未来东井有可能被轰炸,因此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鲜明规划、集中且界限明晰的专门工业区,而是使用“高度分散+军民融合”的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不建大型工厂,而是在居民区,甚至是郊区农村里设置小作坊,生产各类工业零部件、预制件,然后统一送到某个地方集中组装。】
【工厂小而散,又是和居民区混杂在一起。而鹰酱军的轰炸方案,还是使用之欧洲战场上用过“日间高空精准轰炸”,因此很难进行精准锁定目标。】
脚盆国,参谋本部
看到天幕的话,参谋本部内又是一阵欢声笑语。
“这就叫未雨绸缪、深谋远虑,那些没文化的西洋鬼畜,怎么会懂这个道理!”
“他们的那些炸弹投下去,炸来炸去不过是炸毁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根本影响不了蝗国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