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之我要成为田园大亨

第41章 新年新象,稻种承诺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回1990之我要成为田园大亨
作者:
寂灭流
本章字数:
4820
更新时间:
2025-04-30

鞭炮声零星地在山谷间回响,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各种食物的混合香气,家家户户的门窗上贴上了崭新的大红春联。经历了跌宕起伏的1990年,青阳村,这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终于迎来了它历史上或许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带着富足希望的农历新年。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村里不少人家的年货都比往年丰盛了许多。一些跟着江浩学习养鸡、或者在他那里做工赚了钱的人家,甚至买了新衣服,脸上洋溢着过去难得一见的轻松和喜悦。村子里,人们走亲访友的脚步似乎都轻快了几分,见面打招呼的声音也格外响亮,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都离不开那个给村子带来巨大变化的年轻人——江浩。

江浩家,更是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温馨。

经过几个月的修缮和添置,原本西壁漏风的土坯房被打理得焕然一新。虽然依旧简朴,但窗户糊上了新的窗纸,墙壁用石灰水重新粉刷过,显得干净明亮。堂屋正中摆上了一张从镇上买回来的八仙桌,配着几条崭新的长板凳。墙上贴着色彩鲜艳的年画娃娃,寓意着吉祥如意。

除夕夜,昏黄的煤油灯下,八仙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不仅有江浩亲自下厨烹制的香喷喷的“丰收一号”鸡,还有他尝试加工的卤鸡块、香辣鸡丁,甚至还有一条从镇上买回来的鲤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白花花的大米饭管够,还烫了一小壶米酒。

江小渔穿着哥哥买的粉色新棉袄,梳着两条乌黑的辫子,小脸蛋在热气的熏蒸下红扑扑的,像个可爱的苹果。她一边小口地吃着香嫩的鸡肉,一边兴奋地跟哥哥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和自己的学习成绩。重返校园的她,找回了自信和快乐,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王铁柱也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蓝色卡其布中山装,虽然看起来还是有点憨憨的,但眼神里却充满了踏实和满足。他笨拙地给江浩和小渔夹着菜,不时嘿嘿傻笑。自从跟着江浩干,他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价值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被尊重和被需要的感觉。江浩兄妹早己把他当成了自家人,这个新年,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温暖、最舒心的一个年。

江浩看着眼前温馨的景象,听着妹妹清脆的笑声和铁柱憨厚的傻笑,心中充满了暖意。辛苦了大半年,所有的付出和冒险,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值得。他举起酒杯(里面是淡米酒),对着妹妹和铁柱,郑重地说道:“小渔,铁柱,新年快乐!咱们一起,敬过去,也敬未来!相信我,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嗯!哥,新年快乐!”

“浩子,新年快乐!”

三只杯子轻轻碰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也碰响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过年期间,江浩也没有完全闲着。大年初二开始,他就提着一些自家产的鸡、鸡蛋和加工的鸡肉制品,挨家挨户地去给村里的长辈和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家拜年。特别是村长李大山家,以及那几个最早支持他、陪他去派出所报案的村民家,他都准备了相对厚重的年礼,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他的到来,受到了所有人的热烈欢迎。村民们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对他赞不绝口。江浩也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好好地拉了拉家常,了解了各家的情况和想法,进一步巩固了彼此的关系。

同时,他也正式地向李大山和之前选定的那几户人家(大约十户左右,都是人品可靠、踏实肯干、并且在养鸡学习班里表现积极的家庭),宣布了开春后发放“丰收一号”稻种的计划。

“李叔,各位叔伯大哥,”江浩在一个聚集了这些家庭代表的小型会议上,认真地说道,“我说话算话。开春育秧前,我会把我留存的‘丰收一号’稻种,按照大家的地亩数,公平地分给大家。但是,丑话说在前面,这稻种金贵,想要获得像我去年那样的高产,甚至更高的产量,就必须严格按照我教的方法来种!从选种、浸种、催芽、育秧,到移栽、施肥、管水、防虫,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如果谁还是按照老一套的办法,或者偷懒耍滑,到时候种不好,可别怪我的稻种不行!”

他语气严肃,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他知道,推广新技术,最怕的就是执行不到位。与其到时候出了问题互相埋怨,不如现在就把规矩立下。

“浩子你放心!”李大山第一个表态,“我们都亲眼见过你是怎么种出那么高产量的!我们肯定都按你说的办!谁要是不听话瞎搞,不用你操心,我第一个不答应!”

其他被选中的村民也纷纷点头,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严格按照江浩的要求来做。他们都是亲眼见证过奇迹的人,自然知道这机会来之不易,没有人会拿自家的收成开玩笑。

看到大家态度端正,江浩也放下心来。他又补充道:“当然,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大家随时可以来找我或者铁柱,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大家今年都能打个大丰收,让咱们青阳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浩的这番话,说得众人心里热乎乎的,充满了干劲和期待。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此感到高兴。一些没有被选入第一批推广名单的村民,私下里难免有些议论和不满。

“凭什么就给他们不给我们?不就是跟江浩走得近点吗?”

“就是,谁知道他那稻种是不是真的那么神?说不定去年就是运气好!”

“哼,我看他是想拉拢人心,以后好使唤我们!”

这些酸溜溜的话语,也断断续续传到了江浩的耳朵里。对此,他并不在意。任何改革和进步,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他选择第一批推广对象,考虑的是成功率和示范效应。只有让第一批人成功了,才能更好地带动后面的人。

李大山也出面做了一些解释工作,强调这是分批推广,只要大家以后踏实肯干,都有机会用上好种子、学到好技术。这才勉强平息了一些不满情绪。

与此同时,江浩也利用过年这段时间,将手头积攒的现金,又拿出了一百多块,偿还了一部分之前欠下的、利息相对较高的外债。虽然离彻底还清还有距离,但他这种积极还款、讲信用的态度,赢得了所有债主的认可和尊重。大家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催逼,反而劝他慢慢来,先顾好自己的事业。

声望、信任、资金、人脉……江浩正在以一种稳健的步伐,为自己即将到来的1991年,奠定着坚实的基础。这个新年,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或许,也将是整个青阳村命运的转折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