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江浩将主要精力倾注于培育那十三只“战略级”白羽种雏的同时,他一手倡导并建立的“青阳田园种养互助合作社”,也如同刚刚破土的春笋,迎着时代的春风,开始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合作社的正式运作,是从解决社员们最迫切的需求开始的——生产资料的统一采购。
春耕时节,化肥是家家户户都急需的“硬通货”。往年,村民们都是各自去镇上的供销社或者私人农资店购买,不仅价格高,还经常买到含量不足或者假冒伪劣的产品。
今年,有了合作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江浩利用自己在镇上和县里初步建立起来的人脉(特别是与供销社陈主任的关系),以及合作社“集中采购、量大”的优势,亲自出马去谈判。
他先是代表合作社,与镇供销社签订了一个化肥优先供应协议,以略低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确保了社员们所需的基础氮肥(如尿素、碳铵)的供应。
随后,他又跑了一趟县城,找到那家大型农资公司。这一次,他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户,而是代表着拥有几十户社员、购买力显著提升的“青阳田园合作社”。他底气十足地与对方进行谈判,最终以相当优惠的批发价格,采购到了一批高质量的磷肥(如过磷酸钙)和钾肥(如氯化钾),以及一些用于拌种的农药。
当几辆满载着化肥和农药的拖拉机(江浩再次花钱雇的)开进青阳村,将这些优质、低价的生产资料,按照各家预定的数量,准确无误地分发到社员手中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我的乖乖!这进口复合肥,比镇上便宜了快十块钱一袋!”
“是啊!还有这磷肥,看着就比去年的好!价格还便宜!”
“还是跟着浩子干,跟着合作社干有奔头啊!”
社员们掂量着手里沉甸甸的化肥袋,算着省下来的真金白银,脸上乐开了花!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抱团取暖”的力量和“合作共赢”的甜头!对合作社的信任度和向心力,瞬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解决了春耕的燃眉之急,合作社的运作并没有停歇。紧接着,又开始着手解决养鸡社员们的“饲料难题”。
之前,虽然江浩提供了饲料配方,但像豆饼、鱼粉这些关键的蛋白质补充料,村民们自己很难买到,或者买到的价格很高。
现在,有了合作社这个平台,江浩再次利用“统一采购”的优势。他与县城那家大型粮油饲料批发部(就是之前刘金贵试图捣乱的那家,但在陈有才的协调和江浩展现出实力后,对方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协议,以优惠的批发价格,定期为合作社供应优质的豆饼、菜籽饼、以及少量的鱼粉。
合作社将这些原料统一采购回来后,再按照成本价(加上合理的运输和损耗费用)分发给养鸡的社员。这一下子,就为社员们解决了饲料来源和成本的大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江浩甚至开始考虑兑换【饲料粉碎机】图纸,由合作社自己购买原料进行粉碎加工!这个想法一提出来,立刻得到了所有养鸡社员的热烈拥护!
生产资料的问题解决了,技术指导也紧随其后。江浩利用自己掌握的系统知识,结合【合作社经营管理指南】里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分片包干、定期巡回”的技术服务机制。
他将合作社的养殖户分成几个小组,由他和己经成长起来的王铁柱,以及另外一两个技术学得比较好的核心社员,分别负责对口指导。他们定期深入到各家各户的鸡舍,检查饲养管理情况,解答技术难题,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推广最新的防疫知识(比如他刚学会的“望诊术”的一些基本应用)。
这种“点对点”、“手把手”的技术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社员们的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让合作社的技术标准真正落到了实处。
当春华结出秋实,合作社迎来了第一次产品的统一收购和销售。
那些按照合作社标准饲养的本地土鸡,以及部分“丰收一号”试种成功的农户家里的鸡,都达到了出栏标准。
江浩组织管理委员会成员,带着秤和记录本,挨家挨户上门,按照之前共同制定的质量标准,对社员们交售的鸡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级。
“张三叔,您这批鸡养得不错!个头匀称,毛色光亮,都达到一级标准!按一级价收购!”
“李西哥,您这几只稍微瘦了点,可能是后期饲料没跟上?只能算二级了,价格要低一点。下次注意啊!”
“王五家这几只……嗯,有点拉稀的迹象,精神也不太好。按规定,这是不合格的,合作社不能收。您得赶紧隔离治疗,找出原因!”
评级过程完全公开透明,虽然有褒有贬,有喜有忧,但因为标准明确,执行公正,绝大多数社员都表示认可。这也激励着大家更加注重饲养管理,力求养出更高品质的鸡。
收购上来的合格鸡只,江浩并没有全部自己消化。他将其中品质最好的、符合供销社标准的“一级鸡”,继续通过陈有才的渠道销售,保证了合作社的稳定收入和利润。
而对于那些品质稍次、或者数量较多的“二级鸡”,他则组织合作社成员,轮流去县城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大家统一打着“青阳田园合作社”的旗号,凭借着整体提升的品质和相对实惠的价格,销路也相当不错。
销售所得的款项,及时、足额地返还到合作社账户。江浩亲自兼任的会计工作,更是做得一丝不苟。每一笔收入,每一笔支出,都清晰地记录在案。每个月底,他都会将详细的财务报表(用最简单易懂的格式)张贴在村委会的公告栏里,让所有社员都能看到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和自己的收益情况。
到了第一次分红的日子,当李大山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宣布完合作社第一个月的盈利数字,并将一沓沓凝聚着大家汗水的钞票,按照贡献大小,分发到每一位社员手中时,整个院子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社员们拿着手里分到的、比自己单干时多出不少的“分红款”,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感受到了跟着江浩走的正确和希望!
采购成本降低了,技术水平提升了,产品销路打开了,经济效益显现了……青阳田园种养互助合作社,这艘刚刚扬帆起航的小船,在江浩的掌舵下,乘风破浪,初显峥嵘!它不仅为社员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活力,为整个青阳村的未来,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