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的“嘉奖”和“红包”,如同强劲的东风,为云溪县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陈默带着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盼和沉甸甸的资金支持,返回云溪县后,立刻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工作部署之中。
“凤山振兴路”的全面硬化工程,被列为全县的“一号民生工程”,由县交通局、财政局和凤山镇三方联合成立项目指挥部,确保资金到位、质量过硬、工期提前。
而更让陈默倾注心血的,则是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赣中南区域农产品产销协作体”以及其市场化运作平台——“赣中南优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正式组建工作。
这,将是“凤山模式”能否成功复制推广、云溪县能否真正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一跃。
按照陈默的构想,这个“投资公司”,将是一个股权多元、结构清晰、运作规范的现代企业。
其股东,不仅包括了云溪县和凤山镇的国有(集体)资产代表,更要吸纳赣中南地区其他几个有意向的兄弟市县,以及那些有实力、有信誉的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
公司的核心任务,就是整合区域内的优势农产品资源,统一打造“赣中南优品”这个区域公共品牌,并负责品牌的策划推广、质量标准制定、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
这个构想,在之前的“现场推进会”上,己经得到了大多数市县的原则性认可。
如今,有了省里那一千万“引导基金”的加持,其吸引力更是大增。
很快,就有两个邻近的、同样以特色农业见长的市县,正式向云溪县提出了“入股加盟”的申请。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理想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陈默主持召开第一次“赣中南优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筹备工作会议,与各方代表共同商讨和制定公司章程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围绕着公司主导权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激烈博弈,却悄然拉开了帷幕。
问题的焦点,出现在公司章程草案中,一个关于“重大投资决策机制”的条款上。
陈默提出的草案版本是:公司的日常经营,由董事会授权的总经理团队负责;但凡涉及到超过一定金额(比如一百万以上)的重大投资、或者关系到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必须由董事会(由各出资方代表组成)集体讨论,并以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通过。
这是一种相对民主和高效的决策机制。
然而,就在讨论这个条款时,一位来自省商务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的处长(正是那位在省城表彰会上对陈默冷眼相向的魏副厅长的下属),却突然提出了“补充建议”。
“陈县长,各位代表,”这位处长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道,“大家成立这个区域性投资公司的初衷是好的,省里也大力支持。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其中的风险。毕竟,这是一个新生事物,涉及到的资金量巨大,参与方众多,一旦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所以,”他话锋一转,终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我个人建议,为了加强对公司运营的监管,防范潜在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和各方投资者的利益,是不是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增加这样一个条款:凡是公司的重大投资决策,除了需要董事会讨论通过外,还必须上报省商务厅和省发改委联合成立的一个‘项目监督与评估委员会’进行最终审核批准?”
此言一出,整个会议室顿时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谁都听得出来,这所谓的“项目监督与评估委员会”,根本就是个“太上皇”。
如果这个条款通过了,那这个“投资公司”的董事会,岂不是形同虚设?
公司所有的重大决策权,不就等于变相地,被收回到了省商务厅和发改委这两个部门的手中?
这哪里是“监管”,这分明是赤裸裸的“夺权”。
陈默的心中,瞬间腾起一股怒火,但他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
他知道,这位处长,绝不敢自作主张提出这样的“建议”,他的背后,一定站着那位魏副厅长,甚至,是更高层级的、不希望看到自己和云溪县“坐大”的某种势力。
他们是在用这种“合规”、“合法”的程序,来架空自己,来摘桃子了。
“王处长,”陈默的目光,平静地迎向那位商务厅的处长,“您的这个建议,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是为了防范风险。但是,我想请问,我们成立这个公司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打破行政壁垒,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决策效率吗?”
“如果我们公司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还需要报请省里一个所谓的‘委员会’进行审批,那这个审批的流程要多久?是三天?五天?还是一个月?甚至更久?瞬息万变的市场,等得及吗?”
“而且,”陈默的语气变得更加犀利,“这个‘委员会’由谁组成?其审批的标准又是什么?会不会又变成一个新的、更加难以逾越的行政壁垒?会不会让我们的公司,再次陷入到文山会海、审批内耗的泥潭之中?那我们今天的改革,还有什么意义?”
他的反问,一针见血,掷地有声,让那位处长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我……我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建议,也是为了大家好嘛。”他支支吾吾地辩解道。
“谢谢您的‘好意’。”陈默寸步不让,“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股东代表,以及我们未来的董事会,都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管理好我们自己的公司,对我们自己的投资负责。我们需要的,是省里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宏观上的引导,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婆婆’,来对我们的具体经营指手画脚。”
说完,他将目光投向了在座的其他市县代表。
那几个市县的代表,也都是人精。
他们当然不愿意自己真金白银投进来的公司,还要受制于省里某个部门的掣肘。
他们立刻纷纷表态,支持陈默的意见。
“我同意陈县长的看法,企业就要有企业的样子,不能再搞成行政机关。”
“对,我们既然投了钱,就要有相应的决策权,否则,我们还不如不参加。”
面对着陈默的强势反击和各方代表的一致反对,那位商务厅的处长,顿时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他知道,自己这次“奉命”前来搅局的任务,恐怕是要失败了。
一场围绕着公司主导权的激烈博弈,最终以陈默的完胜而告终。
但是,陈默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那位魏副厅长和他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他们一定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继续干扰和破坏。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己经从暗处,走向了明处,从凤山镇的田间地头,升级到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权力棋局。
陈默知道,自己未来的道路,将更加艰难,也更加凶险。
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迎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