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

第173章 初客登门,暗藏玄机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
作者:
寂灭流
本章字数:
6558
更新时间:
2025-06-13

初冬的云溪县,空气清冽,山林被染上了深沉的赭石与金黄,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壮丽。

一辆挂着省城牌照的丰田轿车,在两辆不起眼的桑塔纳的“护送”下,缓缓驶入了云溪县城。

车内,坐着一位金发碧眼、鼻梁高挺的白人男子,正是那位以“考察云溪县独特生物多样性”为名而来的“植物学家”——安德森博士。

他的脸上带着学者特有的儒雅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但那双湛蓝色的眼眸深处,却不时闪过一丝与身份不符的精明与警惕。

前来迎接的,是云溪县新成立的林业局局长,以及一位省外事办派来的“翻译”。

当然,安德森并不知道,这位笑容可掬的林业局长是县公安局的一位资深预审科长化装的;而那位口语流利、举止得体的“翻译”,则是省国家安全厅的一名顶尖外勤特工。

整个接待工作,完全按照陈默事先制定的“B计划”——“热情洋溢、戒备内敛、虚实结合、引君入瓮”的方针,有条不紊地展开。

“安德森博士,欢迎您来到我们美丽的云溪县。”“林业局长”热情地与安德森握手,“我们云溪虽然贫穷落后,但生态环境绝对是一流的。您这次来,算是来对地方了。”

陈默并没有亲自出面迎接。

作为一个县委书记,去迎接一个普通的“外国学者”,既不符合身份,也容易引起对方不必要的警惕。

他此刻正坐镇在县委那间高度保密的临时指挥室里,通过单向视频和加密通讯,实时监控着安德森的一举一动。

按照陈默的“剧本”,安德森的考察行程被精心设计成了一场“真假云溪秀”。

第一天,安德森被安排参观的,都是云溪县最真实、也最亮眼的“改革成果”。

他们去了凤山镇,走上了那条己经全面硬化、车来车往的“凤山振兴路”。

“林业局长”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陈默书记是如何带领村民们投工投劳、克服万难,将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今天的致富通途。

他们去了老茶场,品尝了那刚刚获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的“凤山云雾”新茶。

茶场负责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茶工)自豪地介绍着他们是如何在陈书记的指导下,坚持有机种植、恢复传统工艺,才让这个沉寂多年的老品牌重新焕发了青春。

他们甚至还参观了林雪负责的那个“农民实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看到了那些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正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着电脑操作和网络营销知识。

这一切,都让安德森博士感到既惊讶又困惑。

惊讶的是,这个传说中的国家级贫困县竟然在短短一两年内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困惑的是,他此行的真正目标——那个传说中具有革命性战略价值的“金丝翠竹”,却似乎根本无人提及。

接待他的这些地方官员似乎更热衷于向他展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政绩。

难道情报有误?还是说,这些基层的“土干部”根本就意识不到那种“特殊竹子”的真正价值?

就在安德森心中充满疑虑的时候,当晚,云溪县委、县政府为他举行了一场规格不高的“欢迎晚宴”。

而宴会的主人,正是他一首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县委书记,陈默。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安德森博士,欢迎,欢迎啊。”陈默主动举杯,脸上洋溢着热情而又略带几分“基层干部式”的淳朴笑容,“我们云溪县是小地方,没什么好招待的,就是这山里的野味,还有我们凤山镇自己酿的土米酒,绝对是纯天然、无污染。您尝尝。”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言谈举止完全就是一个热情好客、急于向外宾展示家乡风貌的地方小官。

安德森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县委书记,心中的警惕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虽然创造了一些“奇迹”,但终究还是太年轻,太“土”,缺乏与国际接轨的视野和心机。

宴会的气氛在陈默的刻意营造下,显得轻松而热烈。

陈默绝口不提什么“金丝翠竹”,只是兴致勃勃地向安德森介绍着云溪县的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以及他那宏伟的“西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他甚至还“热情”地邀请安德森,能否利用他在国际环保组织的关系,为云溪县的生态旅游项目牵线搭桥,引进一些国际资本。

他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一个“急于发展、渴望政绩、但又不太懂行”的年轻官员形象。

安德森一边微笑着应付,一边却在暗中观察,寻找着切入正题的机会。

终于,在酒过三巡,气氛达到顶点的时候,安德森看似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植物资源。

“陈书记,”他用一种学者的口吻说道,“我听说,你们云溪县的竹子资源非常丰富,不知道有没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品种?”

来了。

陈默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哦,您说竹子啊。”他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博士,您可真是问对人了。我们县里最近还真发现了一种宝贝,就在黑石乡那边的深山老林里,我们林业局的同志发现了一种竹子,长得跟别的竹子都不一样,竹竿上带着金色的丝线,特别漂亮。我们都叫它‘金丝翠竹’。”

“我们请省里的植物学家来看过了,”陈默的语气带着几分炫耀和“无知”,“李文博教授说,这种竹子材质特别好,又轻又硬,还不容易变形。我正准备找人开发一下,用它来做点高档的竹地板、竹家具或者雕刻成工艺品,卖到省城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用“战略性新材料”做家具和工艺品?

听到这话,安德森的嘴角几乎忍不住要抽搐一下。

他看着陈默那“天真”而又充满“商业头脑”的表情,心中那最后一丝警惕也彻底放下了。

他断定,这个中国的基层小官根本就不知道“金丝翠竹”那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真正价值,他只是把它当成了一种比较名贵的木材。

这简首是暴殄天物,也是天赐良机。

“哦?是吗?”安德森的眼中闪烁起贪婪而兴奋的光芒,但他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极具学术兴趣的样子,“陈书记,我对这种特殊的植物非常感兴趣,不知道我有没有荣幸能去那个培育基地亲眼看一看,进行一些学术上的采样和研究?”

他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陈默的心中冷笑更甚,但他脸上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这个……博士,恐怕有点不方便啊。”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您也知道,这可是我们县的‘宝贝’啊。省里的领导都亲自打了招呼,说要‘最高级别保密’,还派了武警战士把那片山都给封起来了,不让任何人靠近。我……我也做不了主啊。”

他越是这样说,安德森的心里就越是痒痒,也越是确信“金丝翠竹”的价值绝对非同小可。

“陈书记,”安德森换上了一副极其诚恳的表情,甚至还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块看起来很贵重的瑞士名表,悄悄地推到陈默面前,“我真的只是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绝不会对外泄露任何秘密。我希望能为贵县的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一些国际性的专业建议。这一点小小的礼物,不成敬意,只是想交您这个朋友。”

图穷匕见,竟然开始公然行贿了。

陈默看着那块名表,心中充满了鄙夷,但他脸上却露出了“惊喜”和“犹豫”的表情,仿佛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终,他一咬牙,一拍桌子,像是下定了决心:“好!博士,看在您这么有诚意的份上,也为了我们云溪县的‘国际合作’,这个忙,我帮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名表收入口袋,然后压低声音说道:“明天,明天一早,我亲自带你去。不过,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绝对不能进去,而且你千万不能告诉任何人是我带你去的。”

“没问题,没问题。太感谢了,陈书记,您真是我在中国见过的最真诚、最大气的朋友。”安德森大喜过望,连忙举杯。

宴会结束,安德森心满意足地被送回了县招待所。

而陈默则立刻来到了设在县公安局的临时指挥室。

“张局,”他将那块瑞士名表扔在桌子上,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鱼儿己经咬钩了。”

张局长拿起那块表,冷笑一声:“哼,一块破表就想收买我们的人民公仆,想窃取我们国家的战略资源?做梦。”

他看着陈默,眼神中充满了敬佩:“陈书记,你这招‘欲擒故纵,示之以弱’,演得真是太逼真了,连我这个老公安都差点信了。”

“明天,好戏就要正式开场了。”陈默的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不过,我总感觉这个安德森很可能也只是个来探路的‘小卒子’,真正的大鱼恐怕还在后面。”

初客登门,暗藏玄机。

陈默知道,自己布下的这个惊天大局才刚刚拉开序幕,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惊心动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