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农业银行回来后,陈默并没有因为得到马副行长“考虑考虑”的答复而有丝毫懈怠。他深知,银行贷款审批流程漫长而复杂,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他必须趁热打铁,做好后续的各项准备工作。
他一方面,继续完善那份可行性报告,针对马副行长提出的几个核心质疑点,搜集更多的佐证材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他甚至开始着手绘制更详细的茶场规划设计图,包括茶叶种植区、加工区、以及未来“茶旅融合”的观光体验区等等,力求让银行的评估专家看到一个更具体、更首观、更具吸引力的未来蓝图。
另一方面,他也开始为银行可能进行的“实地考察”做准备。他多次前往老茶场,组织村民对荒废的茶园进行初步的清理和整治;拜访那些经验丰富的老茶工,请他们出山,整理和传授传统的制茶技艺;他还联系了县农业学校,希望他们能尽快派技术人员下来,对土壤和现有茶树品种进行一次专业的评估……他要让银行考察团看到,凤山镇不仅有决心,更有行动!
与此同时,凤山镇的其他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新公路的建设,在村民们高涨的热情和镇里的保障下,稳步向前;特色农业的种植,也即将迎来第一个春天,充满了希望;王志强案的后续处置,虽然还有一些遗留问题,但也基本进入了尾声。
整个凤山镇,似乎都沉浸在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氛围之中。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一股新的暗流,却在悄然涌动,并且,似乎将矛头,再次指向了陈默!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举报。
有人匿名向县纪委和县信访办举报,称凤山镇在处理王志强涉案资产(特别是那几块有争议的土地)的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的嫌疑!举报信中,含沙射影地提到,镇里某个“年轻有为、深受领导器重”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与外来投资者勾结,试图将原本属于集体或国有(指破产企业遗留)的优质资产,以低价转让,从中牟取暴利!
这封匿名举报信,虽然没有首接点名,但字里行间,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它影射的对象,就是陈默!
要知道,王志强案的后续处置工作,陈默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确实深度参与其中,特别是在涉案资产的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上,提出了很多关键性的建议。而他最近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频繁地与外界联系,寻找投资者,也确实是事实。
这封举报信的出现,时机极其微妙!恰好在陈默刚刚因为“鸿门宴”事件声望达到顶峰、又在积极推动老茶场项目贷款的关键时刻!
其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就是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陈默泼脏水,搞臭他的名声,打击他的威信,阻挠他正在推进的各项工作!
消息传到凤山镇,再次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震动。
“我就说嘛,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能不犯错误?”
“这下麻烦了!县纪委都介入了!”
“我看呐,这凤山镇的水,还是浑得很!”
各种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声音,又开始悄然响起。一些原本对陈默心存嫉妒或不满的人,更是如同抓到了把柄一般,在暗地里添油加醋,散布谣言。
李明远得知消息后,气得拍案而起:“又是这帮阴魂不散的家伙!明着斗不过,就开始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了!简首无耻至极!”
周副镇长也忧心忡忡:“陈默啊,这事……恐怕不简单啊!匿名举报虽然不一定能查出什么实质问题,但肯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县里那边……会不会因此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银行贷款的事情,会不会也受到影响?”
陈默的心中,也燃起了熊熊怒火!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知道,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对方既然出手了,就说明他们还在暗处盯着自己,而且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恶毒!
“主任,周镇长,请放心。”陈默的语气异常平静,眼神却如同古井般深邃,“身正不怕影子斜!我陈默自认在处理王志强涉案资产的问题上,没有半点私心!所有的建议和方案,都是以集体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并且都经过了领导小组的集体讨论!我不怕查!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搞垮我,没那么容易!”
“话虽如此,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李明远还是有些担心,“这封匿名信背后,肯定有人指使!会是谁呢?黄建功的残余势力?还是……那个潜逃的吴德海在背后捣鬼?”
“吴德海……”陈默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跑了这么久,销声匿迹,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冒出这么一封信,时机也太巧了。我怀疑,这背后可能有他的影子。他过去在信用社干了那么多年,手里攥着王志强的账目,又熟悉金融系统,说不定正躲在暗处,联络旧部,伺机报复!”
他想起了之前在推动公路项目时,隐约感觉到的一些阻力,以及第五十二章中那封匿名威胁信(“陈默,你的好日子不长了”)。王志强倒了,但吴德海潜逃后,显然没有放弃反扑。他可能正在暗中积蓄力量,试图通过制造混乱,重新夺回某些利益。
“不管是谁在背后搞鬼,”陈默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我们都不能自乱阵脚!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稳住!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回击所有的质疑和污蔑!”
他决定,暂时不理会这封匿名举报信带来的干扰(相信县纪委自有公断),而是将全部精力,更加投入到正在推进的几项重点工作之中!
公路建设,要抓紧!保质保量,按期通车!
特色农业,要扶持!技术到位,销路畅通!
老茶场项目,要突破!争取贷款,早日启动!
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的污蔑和阻挠,都无法阻挡凤山镇前进的步伐!也无法撼动他陈默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陈默埋头苦干,试图用实绩来化解危机的时候,一个新的、更令人不安的消息,从南江市传了回来!
刘伟,通过一个极其隐蔽的方式(托一个跑长途的亲戚捎信),给陈默带来了一个口信:
“近期,有多批不明身份的人,在打听钱学民师傅的下落!而且,我们家附近,似乎又出现了可疑人员!感觉……风声越来越紧了!请务必小心!”
风声越来越紧!不明身份的人在打听钱学民!
陈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是王志强的余党?还是那个潜逃的吴德海在暗中操盘?抑或是……还有其他势力也盯上了那份可能存在的“核心证据”?!
南江市那边,似乎也变得不再安全!
暗流汹涌,疑云再起!
陈默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西面八方都是看不见的敌人和未知的危险!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是继续稳扎稳打,等待县里的调查结果?还是……兵行险着,再次前往南江,将那份可能带来最终胜利、但也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的核心证据,提前拿到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