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秋天,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国家行政学院的校园里,银杏叶染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美不胜收。
然而,再美的风景,似乎也难以排遣陈默心中那份日益浓厚的……思乡之情。
尤其是,对新婚燕尔的妻子林雪的思念。
距离他离开凤山,来到京城求学,己经过去了快三个月了。
这三个月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之中,几乎没有片刻的停歇。但每当夜深人静,或者在学习的间隙,林雪那温柔的笑容、关切的眼神,以及离别前那个温暖的拥抱,总会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甜蜜。
这个年代,通讯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长途电话费昂贵得惊人,而且学院里也只有楼层公用电话,打起来很不方便。至于互联网,更是天方夜谭。
他们之间最主要的联系方式,就是最古老,也最浪漫的——书信。
几乎每隔一周,陈默都会收到一封来自凤山镇的、带着熟悉墨香的信件。
信,是林雪写的。
她的字迹娟秀而工整,如同她的人一样,温柔而有力。
信的内容,大多是些家常琐事,和凤山镇的点滴变化。
她会告诉他,家里的米缸又满了,让他不用担心;她会告诉他,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开了,香气飘满了整个小院;她会告诉他,培训中心的课程很受欢迎,很多村民都学会了新技术,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她会告诉他,“凤山振兴路”的路基己经全部完工,下一步就要开始硬化了;她会告诉他,老茶场那边,新茶苗长势喜人,老茶工们干劲十足,都盼着明年春天能出好茶;她会告诉他,赵小芳和小张、小李他们都很努力,把经发办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放心……
她很少提及自己的辛苦和委屈(陈默知道,她一个人在家,还要兼顾工作和培训中心的事情,肯定很不容易),也很少提及那些可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信中,总是充满了阳光、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但字里行间,那份浓浓的思念和牵挂,却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渗透出来,温暖着陈默的心房。
“……京城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务必添衣,万勿着凉。”
“……学习固然重要,也要注意休息,切莫熬坏了身体。”
“……在外一切顺利否?若遇烦心事,切勿独自硬扛,可与我言说,虽不能为你分忧,亦可倾听。”
“……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唯盼君早日学成归来,阖家团圆。”
每一次读着林雪的信,陈默都感觉自己的心,被一种温热的情感包裹着。仿佛她就在身边,用那双温柔的眼睛注视着他,用那双纤细的手抚慰着他。
这封封“家书”,抵得上千言万语,抵得上万两黄金!是他在这陌生而充满挑战的京城里,最坚强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
他也会抽出时间,认真地给林雪回信。
他会告诉她,自己在国院的学习生活,认识了哪些有趣的同学,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和理论;他会分享自己对于国家大事、宏观政策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他也会将自己在这里学到的、可能对凤山镇未来发展有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写在信里,与她探讨;当然,他也会在信的末尾,笨拙却又真挚地,表达着自己对她的思念和爱意。
他们的书信往来,成为了两人在这段分别的日子里,维系感情、交流思想、相互支撑的最重要的纽带。
然而,最近的一封来信,却让陈默的心,微微沉了一下。
信是赵小芳写来的(他和赵小芳也约定了,定期汇报工作情况)。信中,除了汇报各项工作的正常进展外,还隐晦地提到了一件事情:
“……最近,县里有些部门,对我们镇上报的一些项目资金申请,卡得比较严。特别是公路硬化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好几次报上去,都被以‘材料不全’、‘程序不对’等理由打了回来。李主任和周镇长去协调了几次,效果也不太好。感觉……好像有人在故意给我们设置障碍……”
“……还有,上次那个沿海的食品加工企业,本来都快签约了,后来不是黄了吗?最近听说,他们……好像跑到我们邻近的那个、一首跟我们不太对付的‘红星镇’去考察了!听说那边给的条件……比我们优惠得多!”
“……陈书记,我总感觉,最近镇里有些风言风语,说我们凤山镇‘功高震主’了,说您……太年轻气盛,得罪了不少人……您在外面,也要多加小心啊!”
看完赵小芳的信,陈默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
随着凤山镇的快速崛起,以及他个人声望的日益提高,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也引来了更高层级的“关注”和……掣肘!
县里相关部门卡项目、卡资金,这背后,仅仅是正常的 bureaucratic 程序?还是有人在暗中授意?那个跑到竞争对手乡镇去考察的食品企业,是正常的商业选择?还是有人在背后“挖墙脚”?那些关于自己的风言风语,又是谁在散布?目的是什么?
是王志强残余势力的反扑?是那个隐藏的“保护伞”在发力?还是……县里、市里,真的有人开始忌惮自己和凤山镇的发展,要进行“敲打”和“平衡”了?
一时间,疑云重重,暗流汹涌!
陈默知道,自己虽然身在京城,远离了凤山镇的是非漩涡,但这场围绕着发展、利益和权力的博弈,却从未停止!甚至,可能因为自己的暂时离开,而变得更加复杂和凶险!
他感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他必须尽快完成学业!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层级!只有站到更高的平台,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资源调动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凤山镇的发展成果,才能更有效地应对那些来自明处和暗处的挑战!
遥寄相思,情深意切。但家书带来的,不仅仅是慰藉,更有沉甸甸的责任和……新的风波!
陈默放下信纸,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片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与智慧的建筑群,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去伤春悲秋了!他必须更加努力,更加专注!将这一年的学习机会,利用到极致!
因为,在遥远的家乡,还有无数双眼睛,在期盼着他!还有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在等待着他!
他的战场,即将从凤山,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