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青比其他知青好多了,其他人拔个草一会儿腰不行了,一会儿手起水泡了,事多得很。
看到于知青,一点也没有叫苦连天,桂花婶就放心地回去干自己的活了。
于淼淼这边越来越熟练了,她的木系异能吸收杂草的速度明显提了上来,进度都快赶上桂花婶了。
她还留意到一些认识的野菜,拔完杂草后,就顺手把野菜单独放在一边,多了就捆成一捆。
桂花婶见于淼淼跟了上来,觉得不可思议。
她的速度在村里可是数一数二的,这小于知青的速度也太快太夸张了点。
桂花婶不是怀疑于淼淼干活偷工减料,纯粹是好奇,就去看了于淼淼之前拔过草的地方。
这一看不得了,拔得又快又干净。
桂花婶来到于淼淼身边,竖起大拇指:
“于知青不得了哦!你这速度,估计今天早上就能把这块地的活干完。”
再说话的时候,桂花婶看到于淼淼脚边还有两捆野菜,婆婆丁和马齿苋,更是对于淼淼赞赏有加。
于淼淼这会儿正蹲着,昂起头来对着桂花婶露齿一笑:
“桂花婶,我正有件事想问问您,就是村里除了秀英婶子家,还有谁家种了黄瓜,
我想换点回去,晒成黄瓜干,我喜欢凉拌来吃。”
桂花婶闻言,回道:
“村里大部分人家自留地都种了黄瓜,我看你这活儿早上就能干完,你下午等我下了工带你去换。”
桂花婶除了上午半块地,还领了半块地的活。
她们村里的妇女,一天基本上都要干七八个工分的活,要不然人手不够,地里的活干不完,不就白瞎了这么好的种植条件吗!
于淼淼闻言:“婶,那我还能再去领点活来干吗?”
这可把桂花婶问住了。
她们每人每天要干多少活,都是早上就说好的,当天的活都己经分配完了。
再有的就是去开荒,这活儿一般都是男同志去干。
需要开荒的土地,树桩子啥的深埋土地,地也没有种植过,土壤比种植地硬。
一锄头下去,能震得手麻。
去开荒的人都是干完地里的活,再去开荒,不是口粮不够,大部分人都不太愿意去。
桂花婶把情况给于淼淼说了。
于淼淼昨天才体验过翻地,确实不轻松,那就还是算了。
今天新知青全是大队长分配的工作,明天她可要多领一点任务。
和桂花婶一起干完这块地,桂花婶领着于淼淼就到记分员那里登记。
“沈六,我早上的活儿干完了,五号玉米地,跟我一起的于知青活儿也干完,你登记一下。”
说完,桂花婶还一副小骄傲的表情。
转头又跟于淼淼介绍:“这是村里的记分员,
他在他家排行第六,村里人都叫他沈六,你平时遇见叫沈六叔就行。”
于淼淼乖巧地叫了一声:“沈六叔好。”
记分员是个40来岁的男人。
记分这工作,别说新知青了,就连大队里的姑娘,都没人愿意干。
每天不仅要顶着日头,还要在田间跑断腿,每个人干的活,在记完分数后,他还要溜达着检查。
“好,于知青,你是新来的知青吧,以前干过农活?这么快就干完了?”
他有点不信,新知青刚来村里,不都是干三分之一的地就开始叫苦连天的。
不过他还是登记上了,反正下午也要去检查。
记分员就是这样,下午的时候更是忙,登记完分数,大家都下工了,他还要在田间转悠,检查地里的活干得符不符合标准。
不行的,要么去让人重干,要么就扣工分。
也就是他这种认真负责的性子,大队长才放心把记分的活交给他。
桂花婶见沈六一脸不信任的样子,乐呵呵地说:“你就放心吧,我来时看过了,干得比我还要好呢!”
中午干完活的人也陆续来登记工分了。
听到于淼淼干完了地里的活,大部分人也不太相信。
有几个人暗自嘀咕,大队长媳妇别是想巴结知青吧。
虽说新知青来的那天,大家没去看,但谁不知道新来的知青条件好。
村里有这心思的人家,被大队长严令禁止,结果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她们也不敢大声说出来,毕竟是大队长媳妇。
不过除了那几个人,其他人见时间还早,就去于淼淼她们干活的地去求证了一番。
再次回来,一个个证实了这事是真的,向于淼淼投去赞赏的眼光。
“这闺女不错哦,是咱大队知青第一个这么能干的人。”
“是啊,桂花,我看那活,干得比你还好。”
“那可不,地里干净得一点杂草都看不见。”
“我下去看了,草根桩子都没有。”
桂花婶在边上喜笑颜开,就像大家在夸的是她一样,笑呵呵地说:
“怎么样,我说话没错吧,小于知青的活干得可好了。”
众人附和,有人看见于淼淼手里的两把野菜,说道:“不仅活干得好,还是个会过日子的。”
“活干得好有什么用,头上那疤,哎……怕是也不好嫁人。”
桂花婶闻言怼回去:“会不会说话,没事你唉声叹气个什么劲,哪壶不开提哪壶。”
转而安慰于淼淼:“别听那碎嘴婆子的,你头上那疤指定能好,我看着比昨天还淡了不少。”
于淼淼只当桂花婶是在安慰她,笑呵呵地说:“没事的,婶,我不在意。”
桂花婶和于淼淼一道往回走,路上于淼淼问:?“婶子,咱大队喂猪了吗?有割猪草的活儿吗?”
桂花婶说:“有啊,咱大队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大队,也有猪的功劳。
我们大队养了十几头猪,个个到了年底都能膘肥体壮的,全靠那些半大孩子割猪草了。
怎么,你也想去割猪草?
甭想了,你队长叔不会同意的。
以前来的知青也要求去干过,根本干不够工分,最后还不是乖乖回地里干活。
山上哪里猪草多,都被那些半大的孩子摸得一清二楚,知青去,根本干不过那些孩子。
猪草的工分也不好赚,就是你买的那个大背篓,满满一大背篓,才一个工分。”
于淼淼一听,想了一下自己的大背篓,那确实不划算。
她虽说不缺钱,但也不能干那不划算的活。
两人分开后,于淼淼回到知青院打水洗了一把脸。
不经意间瞥了一眼水缸里面自己的倒影。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