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后我靠给暴君打工逆袭

第35章 催婚苏婉清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炮灰后我靠给暴君打工逆袭
作者:
一朵小菜花
本章字数:
4294
更新时间:
2025-06-15

镇南王府内,气氛同样凝重。

镇南王裴戎看着眼前神色平静的儿子,沉声道。

“砚之,你这次……太冲动了!谢珩是陛下心头一根刺,你救了他,等于把自己,把整个王府都架在了火上烤!”

裴砚之却是一脸坦然。

“父王,当时情势危急,难道要我见死不救?谢珩再如何,也是朝廷大将,若在京郊被刺杀身亡,朝廷颜面何存?我辈武将,岂能坐视?更何况……”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婉清……她似乎对谢珩……”

“糊涂!”裴戎低喝一声。

“儿女情长岂能与家国大事相提并论!陛下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镇南王府与谢珩暗通款曲?你救他一命,是把自己变成了陛下眼中谢珩可能的盟友!”

裴砚之梗着脖子。

“清者自清!我救他,是出于道义,与朝局无关!陛下明察秋毫,定不会误解!而且,经此一事,谢珩欠我天大的人情,这对我们王府也未必全是坏事!”

他心中还有一丝隐秘的念头:谢珩欠了他救命之恩,在争夺苏婉清这件事上,谢珩是否还能那么理首气壮?

裴戎看着恋爱脑的儿子,重重叹了口气。

事己至此,多说无益。他只能祈祷皇帝不要因此事对王府产生过重的猜忌,同时也要想办法,将这“救命之恩”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这事,也不知是谁传了出去。

裴戎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工部尚书府。

苏婉清坐在妆台前,看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容颜,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支御赐的羊脂玉簪。

玉质温润,却暖不了她的心。

马球会结束后,父亲苏明远方才的话犹在耳边,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赤裸裸的算计。

“清儿,马球会上你也看到了,裴世子对你情深意重,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救下谢珩,可见其品性忠义,家世也是显赫!镇南王坐拥南方,虽多年未战,但底蕴深厚,在军中仍有不小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前在南方有不少产业,你也知道,爹这个工部尚书做得十分艰难,表面风光,可一不小心就是万丈深渊,尤其是漕运,始终是爹心上的一根刺啊。”

“至于,你之前心心念念的谢珩,爹看你就不要想了。”

“陛下如今对他态度微妙,他自身难保,那点兵权能握多久还未可知!只宫宴上一面之缘,能有什么用,莫要再执迷不悟,趁裴世子对你正上心,多与他走动!”

“你年纪也不小了,这女人上了年纪还值什么钱。”

一句句都砸在苏婉清的心里。

又是这样!

苏婉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失望和悲哀。在父亲眼中,她从来就不是女儿,而是一件待价而沽、用于攀附权贵的工具。

宫宴上让她接近谢珩是如此,如今又想把她推给裴砚之,不过是因为镇南王府的权势更合他意!

她想起马球场上,谢珩那冰冷疏离、甚至带着厌恶的眼神,心口又是一阵刺痛。

明明最初在宫宴上,他冷硬拒绝丽妃要求舞剑时,她是觉得此人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

可为何…当他策马而来,千钧一发之际将她护在怀中时,那近在咫尺的冷峻侧脸,竟让她心跳失序?

还有他遇刺重伤的消息传来时,那瞬间涌上心头的、无法忽视的担忧和揪心……

自己也算是遇到了不少青年才俊,可,谢珩……

他好像不一样。

“谢珩……”她低低呢喃着这个名字,手指紧紧攥住了玉簪,指节泛白。

为什么偏偏是他?一个对她如此冷漠、甚至可能厌恶她的男人?

这份怦然心动,来得如此不合时宜,又如此难以自抑。

她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父亲和程贵人的步步紧逼,反而让她对那个唯一“抗拒”她的男人产生了不该有的执念?

漕运,呵,父亲漕运圈了不少钱,如今看皇帝开始查账了,知道怕了,想用她找个有权又殷实的人家,这钱,可一分都没花在她和小娘身上。

自己从小吃的苦,都是拜他所赐,如今看自己有用了,才来父女情深,是不是晚了点。

为了小娘,她只能忍,谢珩,会是那个救她于水火的人吗?

谢珩遇刺重伤的消息,涟漪也波及到了深宫中最幽静的一隅——慈宁宫。

王太后常年体弱多病,深居简出,几乎不问世事,整日与青灯古佛相伴,连皇帝的晨昏定省也时常免了。

然而,听闻谢珩遇刺重伤后,这位沉寂多年的太后,竟罕见地有了反应。

她捻着佛珠的手停顿了片刻,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沉默良久后,她低声吩咐身边最信任的老嬷嬷。

“去,把我那匣子里存的百年老山参,还有库房里那瓶‘九转还魂丹’,给谢将军送去。就说……哀家听闻将军遇险,甚是挂念,望他好生养伤,为国保重。”

这道懿旨如同平地惊雷,在后宫炸开了锅。

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太后给谢珩送药?还是那么珍贵的‘九转还魂丹’?”

等等,九转还魂丹,那是药王谷老谷主,才有的东西啊。

程嘉嘉心中警铃疯狂作响。这太反常了!完全脱离了原书的轨迹!

王太后在养老部门里不好好养老,怎么也来横插一脚了。

作为穿书者,她清晰地知道谢珩的身世:

生母是先帝静妃,被家族(大将军王)作为表忠心的筹码送入宫中,与状元张霖被迫分离。

静妃生下谢珩后,不想谢珩被卷入斗争,便偷偷联系了辞官的张霖,将其送出宫中,后因骨肉分离,加上先帝的猜忌冷落,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最终在绝望中郁郁而终。

张霖一首怀疑静妃是王太后所杀,所以将谢珩送回西北,给大将军,并在其身边做了个老师和谋士,从小就给谢珩偷偷灌输仇恨思想,这才将男主养成了这样。

但程嘉嘉知道,静妃的死,跟当时还是王贵妃的太后,并没有首接关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