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徐彦祖通倭
“松阳县竟然出现了倭寇?”
朱元璋眉头一皱,不过他可不会相信胡惟庸的一面之词。
要知道松阳县并不靠近沿海,怎么可能会出现倭寇,至于这些倭寇和徐彦祖有关系,那更是无稽之谈。
朱元璋和马皇后在松阳县住了那么长的时间,带去了大批的锦衣卫,倘若当真有倭寇的话,早就被锦衣卫给发现了。
所以朱元璋断定,这是胡惟庸对徐彦祖的污蔑。
于是他看向胡惟庸,话语里带着对徐彦祖的偏颇说道:“那徐彦祖咱见过,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这等人绝不会养寇自重,何况这些话只是些捕风捉影的话,并无实质性的证据,左丞相还是不要听信他人之言为好。”
朱元璋此言一出,可以说完全表态站在了徐彦祖这一边。
然而胡惟庸岂会不知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根本无法对付徐彦祖,因此他再度拱手朝朱元璋回道:“启奏皇上,臣并非捕风捉影,而是那商旅中有人前来告发,此乃人证,更是在交手中夺取到了那倭寇的兵器,上面刻有松阳二字,此乃物证。”
这人证物证自然是胡惟庸伪造的。
正所谓做戏做全套,有了这些东西,就算朱元璋不想彻查徐彦祖也只能下令。
而且这还没完。
胡惟庸要的可不是朱元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姿态。
他要把这件事情彻底闹大,闹到最后无法收场。
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最终查到徐彦祖无嘴,可靠着悠悠众口,也能彻底逼死徐彦祖。
于是,胡惟庸再度开口,只不过这一次开口先看了一眼诸位大臣,随后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臣这段时日以来,也特意派人去了解有关徐彦祖这位七品县令的事迹,发现此人的确是一位好官,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臣派去的人还搜集到了他一些贪赃枉法的证据。”
这话完全就是在往徐彦祖身上泼脏水。
“可是在臣看来,只要为官一心为民,即便有些毛病也无伤大雅。谁料他竟然勾结倭寇,意图造反。如此看来之前那些所做为国为民之事都只是他谋反养寇的伪装,皇上您是被他所蒙蔽了啊!”
胡惟庸说到最后声音悲痛。
可以说胡惟庸这番话一出,完全就将徐彦祖置于死地。
甚至还避免了朱元璋替徐彦祖辩护,将徐彦祖定义成一个欺上瞒下之人。
而徐彦祖之前所做的那些功绩,更是在这番话中化为乌有,全部变成了养寇自重的掩饰。
朱元璋神色一凝,他深深的看了胡惟庸一眼。
不得不说,胡惟庸在朝堂上经营了这么多年,自身没有一点本事那是不可能的。
他本就是元朝旧臣,靠着李善长的推举,才一路做到当朝宰府。
如今早已是一只老狐狸,一言一行都让人难以找到破绽。
“看来上一次的敲打反而让胡惟庸更加老谋深算了。”
朱元璋暗暗有些懊恼,之前胡惟庸肆意妄为的时候,他对胡惟庸小惩大诫,如今胡惟庸收敛起来,一时间还真找不到什么理由。
并且最关键的是,如今胡惟庸手里有徐彦祖通倭的人证物证,虽然明知是假,但朱元璋也不得不查。
“既然有人证物证,那就传他上来问话。”
朱元璋淡淡说道。
很快,人证就被押了上来。
朱元璋还未曾开口询问,那人就扑通一声跪倒在朱元璋的面前,大声喊道:“草民叩见陛下,草民要状告松阳县县令徐彦祖通倭!”
朱元璋面色一冷,这一看就是胡惟庸买通来污蔑徐彦祖的人:“将你知道的事情说出来,倘若有办点假话,咱就诛你九族!”
可即便面对朱元璋的威胁,那人也只是神色惶恐道:“陛下,草民所言句句属实,徐彦祖确实有通倭的嫌疑。”
“草民的商队在松阳县花高价买了一批珍贵的琉璃器皿。可是才出松阳县城就被倭寇打劫,抢走了货物和身上的财物。在打斗期间,那群倭寇手中的兵器遗落,而这兵器正是松阳县打造而出,兵器上面还有松阳县的落款!”
说完,一旁就有人递上了武器。
朱元璋接过一看,果然发现上面有松阳制造这四个大字。
并且从不同角度看去,那松阳制造四个字还会变换其他的色彩。
很明显,这把武器就是出自松阳。
之前朱元璋还问过徐彦祖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制造的东西上印上这四个字。
徐彦祖当时告诉朱元璋,他这是想要让松阳制造以后成为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的招牌,因此用了特殊的手法烙印上了这四个字。
徐彦祖将其称为商标。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朱元璋也不好继续偏袒徐彦祖,他思索片刻后对一旁的太监吩咐道:“传咱的旨意,这件事就交给锦衣卫去办,务必要给咱查清楚,绝对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见朱元璋已经下旨,胡惟庸的目的已经达到,早朝随之散会。
等到众人走后,朱元璋将之前跟随自己去过松阳县的锦衣卫叫到殿内。
不过,并没有叫上毛镶。
毕竟毛镶和徐彦祖之间有矛盾,朱元璋怕毛镶从中作梗。
这一次胡惟庸对徐彦祖发难,哪怕有朱元璋偏袒,可若是不查明真相,朱元璋也不好保下徐彦祖。
同时,朱元璋也十分好奇。
他在松阳县住了那么多天,自然知道松阳县所谓的琉璃不过是一种名为玻璃的器具。
虽然和琉璃十分相似,可价格和真正的琉璃想必却是天差地别,甚至在松阳县这就是烂大街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
因此这其中必定还有他所不知的隐情。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对下面的锦衣卫吩咐道:“先去暗中调查那个污蔑徐彦祖之人,看看这背后有没有其他的隐情。”
在朱元璋看来,想要调查清楚事情真相,还得先从那个污蔑徐彦祖的人开始。
“属下遵命!”
锦衣卫点点头,随后退去。
此时远在松阳县的徐彦祖还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阴谋已经开展,依旧每日带着朱棣在种植园中忙碌,一片岁月静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