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西章:同行的恶意模仿
那是一家,祖传三代,专门为京城贵妇们,提供高级澡豆和香膏的脂粉铺。
铺子的名号,叫做“润玉坊”。
“润玉坊”的东家,姓赵,人称赵掌柜,是个年近五十,精明干练的商人。
最近,赵掌柜遇到了两件烦心事。
第一件,是他的独家猪油供应商,城南的郑屠户,突然中断了对他上好板油的供应。
他派人去问了几次,郑屠户都以“肥油另有他用”为由,含糊其辞地拒绝了。
没有了最优质的板油,他润玉坊招牌的、用猪胰和油脂混合制成的“玉胰皂”,品质和产量都大受影响。
第二件,更让他心烦。
他安插在各家大户后院里的“眼线”——那些专门负责采买的婆子们,带来了一个让他不安的消息。
户部侍郎柳府的洗衣房里,最近出现了一种神秘的、清洁能力极强的新“皂块”。
据说,再顽固的油污,用那种皂块一搓,都能洁白如新。
洗衣房的仆妇们,如今干活都轻松了一大半。
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被精明的赵掌柜,敏锐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立刻派人,花重金,从柳府一个贪财的仆妇手里,弄到了一小块芳芳制作的、最原始的肥皂。
当那块颜色微黄、其貌不扬、甚至连香味都没有的肥皂,摆在赵掌柜面前时。
他先是有些不屑。
他润玉坊出品的,哪一件不是包装精美,香气袭人?
就这种粗陋的玩意儿,也能叫“皂”?
可当他的伙计,当着他的面,用那块肥皂,轻而易举地洗掉了一块沾满墨汁的白布后。
赵掌柜的脸色,彻底变了。
他那商人的首觉,声嘶力竭地向他呐喊着:
狼来了!
一个足以颠覆他祖传三代基业的、可怕的敌人,出现了!
他不能坐以待毙。
他立刻召集了坊里最好的几个老师傅,将那块肥皂摆在他们面前。
“给我仿!”
“不管用什么方法,花多少钱,一个月之内,我必须要在润玉坊的柜台上,看到一模一样的,不,比它更好的东西!”赵掌柜下了死命令。
老师傅们领了命,开始了艰难的逆向研发。
他们都是制作澡豆和香膏的好手,对于油脂和草木灰的运用,也算驾轻就熟。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东西,无非就是油脂和草木灰的混合物,只是比例不同罢了。
于是,他们开始了疯狂的、盲目的“恶意模仿”。
他们用羊油,用牛油,用郑屠户那里剩下的、最差的碎油。
他们用稻草灰,用木炭灰,用各种植物烧出来的灰。
他们将这些东西,胡乱地混合在一起,加热,搅拌,冷却,定型。
然而,结果,却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他们做出来的东西,要么,就是一团永远无法凝固的、油腻腻的糊状物。
要么,就是凝固了,却质地松散,遇水则化,毫无清洁能力。
最可怕的一次,一个老师傅因为加了过量的碱,做出了一块看起来很完美的“皂块”。
可当他用来洗手时,那块肥皂里没有反应完全的强碱,却像火一样,将他的手,烧得又红又肿,脱了一层皮,疼得他哇哇大叫。
赵掌柜看着这一地的失败品,和他那些一筹莫展的师傅们,陷入了深深的挫败和愤怒之中。
他想不明白。
为什么?
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东西,他们就是仿不出来?
那个藏在柳府里的神秘人,到底是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妖法”?
眼看着润玉坊的生意,因为原料短缺和客人的流失,一日不如一日。
而那个神秘的“新皂”,在柳府内部,却获得了极佳的口碑。
赵掌柜的理智,被嫉妒和恐慌,彻底吞噬了。
他知道,在技术上,他己经输了。
既然正道走不通,那就只能用邪道了!
他毁不掉对方的技术,那他就毁掉对方的人!
一个恶毒无比的计划,在他的心中成形。
他将那个把老师傅烧伤的、充满了强碱的、最失败的皂块,小心地收了起来。
然后,他花钱,买通了一个手上有旧伤的地痞。
他让那个地痞,用那块毒皂,将自己的旧伤口,弄得更加溃烂、更加惨不忍睹。
做完这一切,赵掌柜穿上了一件最体面的衣服,脸上带着悲天悯人的表情,拿着那块“毒皂”作为证物,敲响了京城府衙的鸣冤鼓。
他对堂上的府尹大人,声泪俱下地控诉。
他说,户部侍郎柳府之中,出了一个会使用“妖术”的妖人。
此妖人,炼制出了一种名为“皂”的“吸髓妖物”。
此物,看似能清洁,实则会腐蚀人的皮肉,吸人精髓。
他指着堂下那个“受害者”溃烂的伤口,高声喊道:
“请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啊!”
“若不尽快铲除此妖物,恐京城之内,人人自危啊!”
府尹大人听闻此事,大为震惊。
“巫蛊妖术”,兹事体己,更牵涉到朝中重臣的府邸,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立刻签发了搜查令,派出了最得力的捕头和官差,前往柳府。
他要亲自查一查,这柳府之中,到底是藏着一个聪慧的能人,还是一个害人的妖孽。
几天后。
芳芳的小院里,第一批供应给洗衣房的,近百斤肥皂,己经整整齐齐地码放好,准备交付。
她正和福伯,商量着下一步的生产计划。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
柳府那两扇朱红色的、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大门,被人从外面,粗暴地撞开了。
十几名穿着黑衣、腰挎佩刀的官差,在一个面容冷峻的捕头的带领下,手持一份明晃晃的官府文书,如狼似虎地,冲了进来。
整个柳府,瞬间大乱!
捕头的声音,如同寒冬里的冰雹,砸在了每一个柳府下人的心头。
“奉府尹大人之命!”
“前来调查一桩巫蛊妖术、炼制妖物害人的案子!”
“据报,源头,就在此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