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第125章 太子回朝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作者:
源自星辰大海
本章字数:
4050
更新时间:
2025-06-17

三日后,汴京皇宫文德殿。

仁宗皇帝身着常服,焦躁地在殿内踱步, “报——陛下,陈国公己至殿外”

“快传,快——。”仁宗皇帝急切道。

宫门打开,陈铮带着柳晓晓,身后跟着那个穿着新裁锦袍却显得有些局促的少年。少年从未见过如此宏伟的宫殿,也从未见过这么多身着华服的人,紧紧抓着柳晓晓的手,小脸上满是好奇与不安。

“陛下……” 柳晓晓扑通一声跪下,“奴婢柳晓晓,参见陛下。十几年了,奴婢不负李娘娘嘱托,终于…… 终于把皇子带回了……”

仁宗的目光落在少年脸上,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看到了李妃含笑的眉眼。仁宗皇帝颤抖着走上前,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少年的脸颊:“麟儿…… 你…… 你可算回来了。”

少年看着眼前陌生却又有一丝熟悉的脸,忍不住说道:“你真是我的父亲?” 少年看了一眼旁边的柳晓晓,柳晓晓冲自己点了点头,少年跪下说道:“儿赵麟,拜见父皇。”

仁宗皇帝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将面前的少年紧紧揽入怀中:“孩子,你流落在外受苦了……” 他顿了顿,语气因激动而颤抖。

“好,好啊!回来就好!从今日起,你便是朕的皇子,大宋王朝的太子!”

话音落,仁宗抬眼望向身旁的柳晓晓,目光中交织着感激与愧疚:“柳氏,你护驾有功,朕封你为‘忠义郡夫人’,着令入长信宫安享晚年。”

柳晓晓屈膝行礼:“谢陛下隆恩。”

“传朕旨意,柳家村村民张大力,着国公府按礼制论功行赏。”

“臣遵旨,陛下,太子归朝乃国之大喜,正彰天朝盛德。臣请陛下大赦天下,以显国泰民安之象。”

“好,国公此意正合朕意!”

“陛下,刘太师与右相不仅策划谋反,更是当年‘狸猫换太子’的主谋。此账本记录了他们多年来向军中将领行贿的明细,而这封密信,则是刘贵妃当年写给刘太师的,里面提到‘狸猫之事己办妥,望兄长助我固后位’。”

仁宗看着那些罪证,气得浑身发抖:“好个刘贼!好个毒妇!竟让朕与亲生骨肉分离十余年,让李妃含冤而死!传朕旨意:刘太师、右相其核心党羽,即刻问斩!刘贵妃虽死,亦削去封号,废黜后位,其族人永不录用!”

仁宗沉思良久:“命开封府,即刻成立专案组,彻查此案,将宫中所有牵扯其中的人全部缉拿,但勿要牵连无辜。”

几日后一道圣旨通告整个大宋帝国。

“门下:

朕临御天下,夙夜兢兢,惟以黎庶安康、社稷昌隆为念。今幸蒙昊苍垂佑,太子赵麟历经风霜,终得归朝。此乃上天眷顾,亦显大宋国运绵长,实乃普天同庆之盛事!

昔太子蒙难,流落民间,朕心忧思如焚,未尝敢忘。今得团圆,恍若大梦初醒,此中悲喜,难以尽述。为彰天道仁德,慰天下臣民之心,朕特颁此诏,大赦天下。

自诏书抵达之日起,除十恶不赦、谋反大逆等重罪外,一应在押囚犯,无论所犯何罪,皆减罪一等;己判流放者,酌情迁回原籍;己处徒刑者,视其刑期减免;笞杖之刑,尽皆赦免。愿以此仁德之举,消弭戾气,共沐皇恩。

望我大宋子民,感朕之德,恪守律法,勤勉向学,致力农桑,共建太平盛世。凡我臣民,皆当欢欣鼓舞,共享此祥瑞之福。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1046年11月1日

汴京城朱雀大街的告示墙前,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衙役刚将黄绸诏书贴好,人群就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

卖炊饼的王老汉伸长脖子,磕磕巴巴地念着告示边角的小字:“除十恶不赦、谋反大逆…… 这、这是不是说,犯点小错的都能从轻发落?”

“俺家男人有救了!” 卖花娘子攥着竹篮,眼泪扑簌簌往下掉,“他替东家运私盐被抓,要是能减罪,今年过年就能团圆了!”

她话音未落,茶馆伙计踮着脚挤到前排,兴奋地比划:“隔壁胡同张屠户家的小子,偷粮店小米被抓,昨儿就放出来了!圣上这是积大德啊!”

人群骚动起来,说书人老周摇着折扇挤进圈中,敲着醒木大声道:“各位可知这背后隐情?当年狸猫换太子,李娘娘含冤而死,太子流落民间十余年!如今圣上寻回亲儿,连早朝都废了七日!” 他故意压低声音,“听说刘太师、刘贵妃一伙儿,害皇家骨肉分离,如今全遭了报应!”

“活该!” 酒肆里的醉汉举着酒碗晃到街边,“陛下仁慈,斩了祸首,刘贵妃族人全被赶出京城,流放到极北之地,这应该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周围百姓纷纷叫好,孩童们追着快马加鞭送诏书的驿卒,嘴里喊着 “太子千岁”,惊得檐下麻雀扑棱乱飞,街边商铺纷纷挂起红绸,爆竹声此起彼伏,整个汴京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御书房内仁宗皇帝与陈铮边吃边聊:“国公,若不是你星夜兼程寻回太子,朕恐怕要抱憾终生!”

“陛下过誉,此乃臣分内之事,太子历经磨难,性情坚毅,实乃社稷之福。”

仁宗忽而压低声音道:"坚毅固然是好,但治国之道单凭性子刚硬终究不行。朕有意将麟儿托付于你 —— 可让他多接触科学院里的各类学问,日后既能研习科学知识与治国之策,亦能明晰我大宋当下的科技发展境况。"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只是太子身份……”

“朕己下密旨,即日起麟儿以‘赵墨’之名入科学院。以寻常学子身份研习。”

“陛下圣明。”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