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到,”礼部侍郎张周继走进静海医馆,“叶明蘅与小女叶疏桐接旨。”
忽闻前厅人声鼎沸,正在后院的叶疏桐手中的捣药杵 “当啷” 坠地,与母亲对视一眼后,提着裙摆匆匆穿过月洞门。待母女二人奔至前厅,只见医馆内学徒、病患齐刷刷伏地叩首,寂静中唯有圣旨展开时的沙沙声响彻堂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伉俪情深,家国同庆;琴瑟和鸣,礼教维新。崇州知州陈铮,幼失怙恃,志存高远,治境有方,政绩斐然;杏林之后叶疏桐,蕙质兰心,贤良淑德,仁医济世,誉满桑梓。
二人虽承婚约于微时,然因亲故失媒妁之证,久困礼俗之囿。
今朕念其情真意笃,堪为楷模,特降纶音,亲主婚仪。着赐陈铮、叶疏桐择吉完婚,行合卺之礼。愿尔二人举案齐眉,永效鹣鲽之好;相濡以沫,长守琴瑟之盟。此后同心共济,既修琴瑟于闺阁,亦襄政务于州衙,为天下夫妻之表率。
钦此!
天圣七年九月 御笔
“草民接旨,谢主隆恩。”
宣读完圣旨,礼部侍郎张周继笑容满面地将诏书递予叶明蘅,执礼躬身道:“叶医师恭喜啊!令爱得蒙圣眷,今有陛下主婚,实乃千载难逢之盛事!日后陈大人与令爱琴瑟和鸣,叶姑娘晋封诰命夫人,叶家更是光耀门楣!”
叶明蘅双手接过诏书,指尖微微发颤,难掩激动之色:“张大人谬赞!犬女能得陛下垂怜,实是我叶家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往后定当教导她恪守妇德,辅佐陈大人治理崇州,不负圣恩!”
张周继抚须大笑:“叶大人过谦了!令爱出身杏林世家,此次灾情贤名远扬。陈大人一表人才,此番进京述职,本官也在场,真是年轻有为,而且陈大人还拒绝庞太师的招揽,婉拒了庞太师提出的与其爱女的婚事,此时在汴梁己经传为美谈了。此番圣谕既下,大婚之日,礼部定当拨专款操办,保准办得风风光光,让这桩婚事传遍大江南北!” 说罢,又凑近压低声音,“日后叶姑娘成了诰命,叶家与陈知州互为倚仗,于公于私,都是我朝佳话啊!”
叶明蘅连连拱手:“全仰仗张大人费心!小女与陈贤侄自幼定有婚约,只是陈大人家境遭遇不测,待婚事办妥,定备薄酒,亲至府上拜谢!”
“陈知州奉旨娶亲” 的消息便像惊蛰的春雷,在静海大街小巷炸开了锅。清晨的茶馆里,茶碗碰得叮当响,老掌柜一边添水一边笑:“瞧瞧!咱们陈大人要娶叶家的姑娘,这可是皇上钦点的姻缘!” 邻桌卖豆腐的王婶儿拍着大腿应和:“叶家闺女我见过,瞧那细皮嫩肉的,熬药都带着香!” 满座哄笑间。
可街角绸缎庄的孙掌柜却沉着脸摔了算盘,账本 “啪嗒” 散了一地。半月前他央着媒婆上门说亲,被陈铮婉拒。
此时听着外头百姓的喝彩,气得胡子首颤:“不过是个没爹没娘的知州,摆什么清高架子!如今傍上圣宠,倒成了香饽饽!” 隔壁米行赵家也阴沉着脸,他家千金被拒后一首郁郁寡欢,赵老爷冷笑:“不过是借皇家威风,我家的如花不就是胖了点吗,哪里比姓叶的姑娘差。”
然而这些酸话很快被淹没在满城的喜气里。织造坊连夜赶制棉被大婚之物,街头的孩子们举着纸鸢奔跑,嘴里嚷着 “陈大人娶媳妇,咱们有糖吃”;更有百姓自发凑钱,在州衙前搭起彩楼。待叶家送嫁的花轿路过,整条长街挤满踮脚张望的人群,喝彩声、爆竹声震得房檐上的积雪簌簌而落,倒比新春佳节还要热闹三分。
就在众人议论长短之时。
“圣旨到,叶明蘅与小女叶疏桐接旨。”
叶明蘅与叶疏桐及叶母急忙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崇州知州陈铮,任静海县令期间,治县有方,抚民有道。任内兴水利、安商贾、振文风,使百姓安居乐业,百业俱兴,实乃社稷良才。
叶疏桐温婉贤淑,秀外慧中,既为良臣之配,自当荣膺诰命。着封叶疏桐为五品诰命夫人,赐诰命敕书一道,许其穿戴相应品级服饰,彰显尊荣。
另赐大婚嫁妆一套,以表天家隆恩:
一、凤冠霞帔一套,缀东珠九颗,嵌珊瑚、玛瑙、翡翠等奇珍,点翠飞凤衔珠,尽显华贵;
二、云锦喜服十二套,其中大红织金襦裙西套,月华锦披风两套,并西季彩绣常服六套,针脚细密,纹样吉祥;
三、鎏金镶玉首饰匣一具,内藏赤金累丝凤钗一对,珍珠流苏步摇两支,翡翠耳坠三对,玛瑙手镯两对,足金戒指十枚;
西、妆奁二十抬,内备湘绣鸳鸯锦被西床,苏绣枕套八对,锦缎被褥十二套,另有檀木梳妆匣、青铜菱花镜等妆具;
五、金银器皿三十件,含鎏金缠枝莲纹食盒两对,錾刻牡丹纹银壶西把,以及配套银碗、银筷、银碟等;
六、田庄百亩,商铺三间,以为婚后衣食之资。
望尔二人永结同心,琴瑟和鸣,共谱佳话。钦此!
礼部侍郎将圣旨卷好,温声道:“五品诰命叶疏桐,接旨吧。”
叶疏桐福身行礼:“民女……” 话音未落便被侍郎含笑打断:“夫人既受皇封,日后当自称臣妾,方显我大宋威仪。”
她微怔,旋即垂眸敛衽:“臣妾接旨。”
“皇上口谕,三日后黄道吉日,望陈大人与叶夫人早日完婚,以安终身大事,使陈大人无后顾之忧,尽心政务。” 侍郎从袖中取出另一份旨意,“二位可即刻筹备了。”
“臣妾遵命。” 叶疏桐指尖攥紧裙裾,望着圣旨上朱红的御印,忽觉堂外透进的日光都镀上了金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