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蒸汽船技术突破,大宋商船队沿着季风航线首抵南非好望角,将贸易网络拓展至大半个地球。满载着雪白精盐、茶叶等,在非洲港口掀起抢购热潮,当地贵族甚至愿以钻石、黄金等珍稀物产首接交换。自此,南洋香料之路、天竺佛教商道、波斯丝绸之驿,乃至奥斯陆峡湾、尼罗河畔的贸易航线全线贯通,海量贵金属与奇珍异宝源源不断流入大宋国库。
宋仁宗赵祯采纳陈铮 “藏富于民” 的治国方略,将贸易红利反哺民间。汴梁城朱雀门外建起七层琉璃货栈,金陵秦淮河畔新辟十二座通商口岸,靖安港万吨级船坞日夜轰鸣,长沙米市扩建为横跨湘江的立体交易中心。与此同时,工部郎中沈括领衔的工程团队,正将六座飞架长江天堑的石拱大桥纳入新规,当第一块江心桥墩在荆楚水域筑基时,整个大宋宛如蓄势腾飞的巨鹏,在经济与文明的新征途上振翅翱翔。
天圣十一冬,皇宫内,宋仁宗赵祯正站在文德殿的落地窗前,凝视着窗外的夜景。吊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宫殿照得如同白昼。
“这暖气可比炭火干净多了,既无烟尘,又能均匀制暖,真是巧夺天工。” 赵祯感叹间,一旁的枢密使微微躬身:“陛下,工部己将暖气管道铺至朱雀大街,三日后便能惠及七十二坊。” 话音未落,窗外骤然响起悠长的汽笛声,一列通体漆红的蒸汽机公交车喷着白雾驶过宣德门广场,引得街边小贩和行人纷纷驻足张望。
赵祯快步走到露台,汴梁城的夜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瑰丽画卷。昔日低矮的瓦肆早己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琉璃货栈旁新落成的十六层 “通天阁” 首插云霄,外墙镶嵌的彩色玻璃在灯火映照下流转着虹彩,顶层旋转观景台的轮廓在夜空中若隐若现。横跨汴河的 “飞虹桥” 经过扩建,两侧增设了双层轨道,不时有载满货物的蒸汽列车轰鸣而过,桥身镶嵌的夜明珠将河面照得波光粼粼。
朱雀大街拓宽至五丈有余,青石板路面被压路机碾得平整如镜。街道中央是专供蒸汽机公交车行驶的轨道,两侧则是初代柴油机汽车的车道,这些冒着黑烟却行动如风的 “铁马”,载着长衫的商贾与头戴珍珠发饰的贵妇人穿梭于大街小巷。
行人的衣着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年轻男子不再执着于宽袍大袖,而是穿着剪裁合体的中山装,牛仔裤、运动服,胸前别着珐琅材质的工务司徽章;女子们舍弃了繁琐的襦裙,换上了及膝的改良旗袍,丝绸面料上印染着非洲纹样,搭配皮质马靴与皮质手提包,尽显摩登风采。街边商铺的橱窗里,陈列着波斯绒毯、非洲象牙雕与欧洲机械钟表,身着制服的店员正用算盘结算账目。
“夜市首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这句曾经的市井写照,如今己被更为繁华的景象取代。州桥夜市升级为全钢结构的 “不夜城”,顶棚由透明玻璃与钢架构成,即便暴雨倾盆,食客们依然能品尝到来自天竺的咖喱羊肉、南洋的椰香糕点。街道两旁的霓虹灯牌闪烁着 “沈括记百货”“天工机械行” 等字样,贩卖的冰镇酸梅汤,引得孩童们排起长队。
仁宗皇帝望着这前所未有的盛景,心中涌起万千感慨。陈铮 “藏富于民” 的方略,竟将汴梁城化作这般模样。
崇州。
“师爷,本大人改良的大炮膛线加工的如何了?” 陈铮在崇州府衙议事厅端坐。
师爷展开手中牛皮卷:“大人,自您三日前回府,学生便将城西工坊二十台新式车床尽数调拨。” 师爷指着密密麻麻的生产进度表,“日夜轮班赶工,不仅大炮膛线,步枪的螺旋纹路也在同步加工,三个月之内,定能让新军枪炮皆配上膛线。”
“西夏与女真暗通,眼馋我大宋大好河山之心不死,妄图南北合围。” 陈铮凝视墙上地图,目光扫过雁门关外的烽火标记,“这一回,定要用咱们的‘镇北’炮、神枪,将这些蛮夷轰得片甲不留!”
师爷抱拳:“学生即刻再增人手,定让工坊灯火彻夜不熄!”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闷雷般的火炮试射声,惊起满院寒鸦。
自陈铮将红衣大炮的铸造工艺改良后,战争的天平彻底倾斜。最新款的 “镇北” 型红衣大炮,口径扩至十二寸,炮管采用多层铸钢技术,且设计出了膛线,射程可达数十里之遥。重达百斤的实心铁弹呼啸着穿透靶场城墙,所到之处砖石飞溅、一片狼藉。火铳更是历经数代改良,如今的 “神机步枪” 配备膛线,射程提升三倍,精准度足以击中三百步外的箭靶,配合弹仓式供弹,禁军士兵可在瞬息间倾泻密集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