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章:暗潮初涌】
夜色如墨,星子低垂,仿佛触手可及。
陈放的石室之内,油灯的微光轻轻跳跃,映照着他沉静的侧脸。
与李轩一战的余波,仍在心湖中荡漾,却不再是最初的激荡,而是化作了更深沉的力量。
他能清晰感受到,自己体内那股冰凉的异力,在与李轩交手后,似乎更加凝练,也更加顺从于心念的引导。
每一次呼吸,都仿佛与天地间某种玄妙的韵律相合。
这种变化,细微却真实,让他对武道的认知,又深了一层。
武道之路,果然如那神秘声音所言,始于心正意坚,勇者方见曙光。
他摊开那本记录感悟的册子,笔尖蘸了蘸墨。
灯火下,他专注地记录着今日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感悟。
尤其是关于那本无名兽皮册子上的古朴符文,与自身剑招结合时的奇妙反应。
他尝试将那些符文的意境,融入自己对剑的理解中。
他将这份融合了符文奥秘与自身领悟的感悟,在心中默默称之为《剑理真谛》。
如何将这《剑理真谛》与自己从残破笔记中习得的招式,以及那神秘声音的指引,更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了他此刻苦思的难题。
剑,不应只是冰冷的铁器,更应是心念的延伸,意志的体现。
就在陈放凝神思索之际,石室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沉稳而富有节奏,不似寻常弟子。
陈放放下笔,略感讶异。
“咚咚。”
敲门声响起,不轻不重。
“陈放,老夫王衍,可否进来一叙?”
苍老却温和的声音传来。
王衍长老?
陈放心中一动,连忙起身开门。
王衍长老是宗门内少数几位真正潜心武学,不问俗务的长者之一,平日里深居简出,极少与普通弟子接触。
他为何会深夜到访?
门扉拉开,一位身着灰色道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立于门外。
月光洒在他身上,平添了几分仙风道骨。
王衍长老的目光温润而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弟子陈放,拜见王长老。”
陈放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
王衍长老摆了摆手,目光扫过陈放简陋的石室,最终落在他书案上摊开的册子与笔墨。
“深夜打扰,是有些话想与你说说。”
陈放将长老请入室内,奉上粗茶。
王衍长老浅啜一口,缓缓开口。
“你与李轩今日在后山之事,老夫己有所耳闻。”
陈放心中一凛,不知长老是何用意。
“弟子鲁莽,请长老责罚。”
王衍长老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胜负乃兵家常事,何况是同门切磋。”
“老夫今日来,并非为此。”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
“陈放,你可知,何为剑魂?”
剑魂?
陈放一怔,这个词他曾在古籍中见过,也曾在与李轩一战后朦胧感知,却始终未能真正理解。
“弟子愚钝,只知剑魂乃剑道至高境界,具体为何,却不甚了了。”
王衍长老点了点头。
“剑魂,非指剑之魂魄,而是剑者之心与剑相融,达到物我两忘,心剑合一的境界。”
“欲炼剑魂,必先勘破内心恐惧,洞悉自身执念。”
“动时如雷霆万钧,静时如山岳不动。在这动静之间,寻求那一点灵犀与平衡,方是正途。”
王衍长老的声音不高,却字字珠玑,如晨钟暮鼓,敲击在陈放的心头。
勘破内心恐惧,寻求动静平衡。
陈放细细咀嚼着这几句话,若有所思。
与李轩一战,若非最后关头那股莫名的勇气驱散了恐惧,他断然无法施展出“回风留影”。
“长老教诲,弟子铭记在心。”
王衍长老欣慰地点点头。
“你丹田内的那股异力,颇为奇特,似乎与我太虚宗失传的某部心法有些渊源。”
“善用之,但切记,外力终究是外力,本心才是根本。”
陈放心中又是一惊,长老竟能察觉他丹田的异样。
“弟子明白。”
“嗯。”
王衍长老站起身。
“宗门年度武道大比,不日即将开始。”
“这既是对尔等弟子一年修行的检验,也是一次难得的磨砺心境的机会。”
“去吧,用心去感受,去战斗,去突破。”
“老夫期待你的表现。”
说完,王衍长老便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陈放恭送长老离开,心中却是波澜起伏。
王衍长老的指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
他重新坐回书案前,脑海中不断回想着长老的话语,以及与李轩交战时的每一个细节。
恐惧,并非只有退缩。
当它被正视,被理解,甚至被接纳时,便能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动力。
而沉静,也并非一味压抑。
是在波涛汹涌中,仍能保持一丝清明,一份从容。
无畏与沉静,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
这或许,便是长老所说的“动静平衡”的真意。
数日后,太虚宗年度武道大比的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宗门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演武场上,弟子们议论纷纷,摩拳擦掌,气氛明显热烈了许多。
陈放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也是一阵悸动。
期待与紧张,交织在一起。
他想起了神秘声音的指引,想起了王衍长老的教诲。
这武道大比,不仅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对他心境的一次锤炼。
是他破除心魔,铸炼剑魂的绝佳机会。
大比之日,终于来临。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太虚宗的演武场上。
场中人头攒动,旌旗招展。
宗主与几位长老端坐于高台之上,神情肃穆。
陈放站在参赛弟子的队列中,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略显急促的心跳。
他的目光扫过周围一张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有曾经轻视过他的,有对他刮目相看的,也有和他一样,默默努力,渴望证明自己的。
他决心,要在这大比之中,真正展现自己的锋芒。
第一轮比试,陈放的对手是一名唤作高风的弟子。
高风在宗门内小有名气,一手快剑使得颇为凌厉。
铜锣声响,比试开始。
高风没有丝毫犹豫,身形一晃,长剑便如毒蛇出洞,带着尖锐的破空声,首刺陈放咽喉。
剑势迅疾,角度刁钻。
陈放瞳孔微缩,一股熟悉的压迫感袭来。
他仿佛又回到了与李轩对峙的那个瞬间。
心底深处,一丝恐惧悄然滋生。
他若退缩,便会陷入高风连绵不绝的快攻之中,再难翻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衍长老的话语,以及那句【初试锋芒,勇者始见曙光】的低语,同时在他脑海中响起。
恐惧,亦是动力。
陈放眼神一凝,丹田内那股冰凉异力骤然流转,沿着奇经八脉奔腾。
他不退反进,脚下踩出奇异的步法,身形如同水面飘忽的落叶,险之又险地避开了高风的剑锋。
同时,他手中的铁剑划出一道玄奥的轨迹。
那轨迹看似缓慢,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牵引之力,仿佛一道无形的漩涡。
正是他结合《剑理真谛》与自身感悟,新悟出的一招——“暗潮流转”。
高风一剑刺空,顿感不妙。
他只觉得陈放的剑招如同暗流涌动,将他的剑势不断化解、牵引,令他后续的招式难以为继。
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嗤!”
剑光闪过。
高风只觉手腕一麻,长剑脱手飞出,钉在了远处的木桩之上。
陈放的剑尖,稳稳地停在了他的喉前半寸。
胜负己分。
全场寂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阵阵惊呼。
“高风师兄竟然败了?”
“陈放那一招好诡异,根本看不清他是怎么出手的!”
高台上的王衍长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微笑。
陈放收剑而立,气息略有些急促,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他成功了。
他克服了那一瞬间的恐惧,将之转化为了制胜的力量。
接下来的数场比试,陈放越战越勇。
他将每一次对决都视为一次磨砺,不断印证着自己对剑道的理解。
有胜有负,但他不再为一时的成败而动摇心神。
每一次战斗结束,他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心境在悄然蜕变,变得更加沉稳,更加从容。
丹田内的冰凉异力,也随着一次次的运用,变得愈发精纯。
大比结束的那个夜晚,月华如水。
陈放没有立刻回到住处,而是独自一人来到后山,静静地盘膝而坐。
山风吹拂,带着草木的清香。
他闭上双眼,回顾着今日的每一场战斗,每一个细微的心境变化。
王衍长老的话语,如同烙印般深刻。
通过磨砺,方能成就剑魂。
今日的大比,只是一个开始。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回到石室,陈放再次点亮油灯,摊开了那本记录心得的册子。
他将今日大比的收获与不足,一一记录下来。
实战,果然是检验和提升心境的最佳途径。
他写道:“大比落幕,胜负不足道。心魔初破,剑魂路漫漫。以战养战,以静制动,方为大道。”
笔锋落下,陈放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回顾着自己从丹田异变开始,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从最初的迷茫困顿,到如今的信念坚定。
每一次的顿悟,每一次的突破,都离不开那神秘声音的指引,离不开那本古朴册子的启迪,也离不开宗门长辈的教诲与自身的刻苦。
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与挑战,江湖的风波,宗门的隐秘,都如同涌动的暗潮,等待着他去探寻。
但他己不再畏惧。
他将以勇气与智慧,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武道篇章。
窗外,夜色渐深,星光却愈发明亮。
属于陈放的传奇,正在这太虚宗的寂静山门之内,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