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馆主,”盐井土耕有些疑惑地看着馆主,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问。
馆主似乎对他的回答并不满意,紧接着又问了一句:“前两天运输回来是正常的?”
盐井土耕连忙点头应道:“对,馆主阁下,运输过程一切顺利,没有任何异常。”
馆主沉默片刻,突然对着自己的一个护卫下达命令:“去,把这两天接触过仓库的人全部抓起来。
还有这两天使用卡车的人也抓起来,交叉对比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线索。”
“嘿依,馆主阁下!”护卫领命后,迅速离去执行任务。
待护卫离开后,馆主再次转向另一个护卫,吩咐道:“注意收集周边的动静,尤其是关于物资丢失的消息,绝对不能让这里的情况泄露出去。”
护卫恭敬地回答:“是,馆主阁下!”
等收集完证据后,几个老鬼子便返回了位于法租界的梧桐公馆。
虽然物资丢失对盐井公馆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但还不至于让他们伤筋动骨。
接下来,老鬼子们的任务从运输物资变成了寻找丢失的物资,以及揪出他们中间的内奸——“鼹鼠”。
就在盐井公馆发现物资丢失的同一时间,宗云先生正坐在房间里,眉头紧锁地看着手中的报纸。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则广告上,那是他特意刊登的,希望能与组织取得联系。
宗云先生心里有些焦急,因为他同时还发出了另一个广告,这个广告是给他的儿子的。他担心儿子看到广告后会有危险,但又觉得这是唯一能找到儿子的方法。
陈荣走进房间里,看到宗云先生的表情,便知道他在担心什么。陈荣安慰道:“阿爷,您别太担心了,我会陪您一起去接头的。”
宗云先生感激地看了陈荣一眼,点了点头。他知道陈荣是个可靠的人,有他陪着,自己也能安心一些。
接头地点定在公共租界西面的静安寺。
这座小庙虽然己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但与后世经过扩建的样子相比,还是显得有些破旧。
不过,这里的香火却很旺盛,每天都有不少善男信女前来参拜。
陈荣先帮宗云先生化了个妆,将原本精神矍铄的小老头变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宗云先生走起路来也变得颤颤巍巍的,仿佛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歇脚。
当然啦,那个时代可不像现在这样,会有人堵住门口收门票钱哦。
尽管己经是夜晚了,但还是有不少人会走进山门呢。
有些人是来烧香拜佛的,有些人则是因为家里有人病了,想来求点香灰拿回去当救命药。
在大雄宝殿里,有一个看上去有点像学者的人正借着大殿里的烛火之光,缓缓地端详着大殿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像。
就在这时,一个风烛残年、步履蹒跚的老人艰难地跨进了大殿。
老人一进殿,就径首走到了那三个跪拜蒲团前。他先是在中间的蒲团上缓缓跪下,然后慢悠悠地磕了两个头。
磕完头后,老人并没有起身,而是又在左边的蒲团上同样磕了两个头。
做完这些,老人才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香囊,对着佛像又恭恭敬敬地作了三个揖。
这一切都被站在侧面的那个学者尽收眼底。
等宗云先生走开后,学者也学着宗云先生的样子,先是在中间的蒲团上磕了两个头,
接着又在右边的蒲团上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来,对着佛像作了五个揖,手里同样也拿着一个香囊。
两个人小心翼翼地转到了释迦牟尼佛像的后面,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十分谨慎,似乎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然而,这一切都被隐匿在大殿一角的陈荣尽收眼底。
陈荣静静地观察着这两个人的一举一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就像鬼眼一般,将周围的人都扫视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异常情况。
在确认安全之后,他并没有立刻阻止阿爷和上级的接头,而是选择继续观察,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漫长的等待让人有些焦急。终于,那个学者从佛像后面慢慢地转了出来。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迟疑,仿佛还在思考着什么。
当他走出佛像的阴影时,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大殿,似乎在确认是否有人注意到他的行动。
确认周围安全后,学者迅速跨出大殿,脚步匆匆,像是有什么急事要处理。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静安寺的门口,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