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新译

第90章 官渡之战

加入书架
书名:
资治通鉴新译
作者:
姣姣明月8
本章字数:
19994
更新时间:
2025-06-29

汉纪五十五

公元200年

春天,正月,董承密谋杀害曹操的计划泄露了。壬子日这天,曹操就诛杀了董承、王服、种辑,都把他们夷灭了三族。平定了内部的祸乱后,曹操就打算亲自带兵去征讨刘备,众将都说:“与您争夺天下的是袁绍,如今袁绍大军马上就来攻打我们了,您却弃他不顾而去打刘备,若是袁绍趁机袭击我军后方,该怎么办?”曹操说:“刘备是人中豪杰,如今若不击败他,日后必定成为我军后患。”郭嘉说:“袁绍性格迟缓多疑,即便来攻打我们,也不会那么快。刘备像雨后春笋一样才刚冒头,此时人心尚未完全归附,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攻打,他必败无疑。”于是曹操便率军东进去攻打刘备。

冀州别驾田丰得知曹操率军去攻打刘备后,就劝袁绍说:“曹操与刘备交战,一时半会的肯定结束不了。您若出兵袭击他的后方,可一战而定胜负。”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没有出兵。气的田丰拿起手中的竹杖敲击地面说:“唉!难得遇上这么好的时机,却因婴儿生病白白错失了良机,可惜啊,大事要完了!”再说曹操去进攻刘备,那也是大获全胜,不仅击败了他,还俘获了他的妻儿;又攻克下邳,活捉了关羽;接着去攻打昌豨,也把他给击败了。刘备被打败后逃到了青州,通过袁谭归附了袁绍。袁绍听闻刘备到来的消息,就亲自到离邺城还有二百里的地方去迎接,刘备在邺城停留了一个多月,逃散的士卒才逐渐回归。

曹操击败刘备返回官渡后,袁绍才开始商议进攻许昌的事。田丰说:“曹操己经击败了刘备,许昌也不再空虚。况且曹操善于用兵,诡计变化多端,他的兵力虽少,却也不可轻视。如今不如采用持久战消耗他:将军占据山河险固,拥有西州之地,对外结交天下英雄,对内发展农耕与战备,然后再挑选出一批精锐士兵,把这些人分成几部分,趁虚轮番袭击黄河以南地区,敌军救右则攻其左,救左则攻其右,使他们疲于奔命,百姓无法安居。咱们这边还没怎么出力,敌人那边就己经陷入了困境。照这样下去,不出三年,咱们就能稳稳地把敌人收拾了。现在要是放弃这个万无一失的好计划,非要靠打一场仗来定胜负,万一没打赢,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可袁绍根本听不进去,田丰急得不行,就一个劲儿地劝,结果把袁绍给惹火了。袁绍觉得他在扰乱军心,便首接让人给田丰戴上了手铐脚镣并把他关了起来。随后,袁绍就给各个州郡发了公告,把曹操干的坏事全给列举了出来。到了二月,袁绍就带着大军向黎阳杀过去了。

沮授临行前,把宗族成员都召集起来,将自己的家财全部分发给了他们,还说:“势力尚存则威风无处不在,势力消亡则自身难保,可悲啊!”他的弟弟沮宗说:“曹操兵力不如我们,您为何如此恐惧?”沮授说:“以曹操的谋略,又挟天子作为资本,我们虽然击败了公孙瓒,但士兵己经很疲惫了。主上骄横,将领懈怠,军队的溃败,就在此一战了。扬雄说过‘六国昏庸,最终为秦削弱周室’,恐怕说的就是如今的情形吧!”

此时,振威将军程昱率领七百士兵守卫鄄城,曹操想给他增兵两千,程昱不肯,还说:“袁绍拥有十万大军,自恃所向无敌,如今见我兵少,必定轻视而不来进攻。若是增兵,袁绍就不得不来攻打我,若是进攻必能攻克,只是白白损耗双方实力,希望您不要有什么疑虑。”袁绍听闻程昱兵少,果然没有去进攻。曹操对贾诩说:“程昱的胆量,超过孟贲、夏育啊!”

这时,袁绍派部将颜良到白马攻打东郡太守刘延。沮授进言说:“颜良性格狭隘急躁,虽然骁勇善战,却不可让他独自一人带兵。”袁绍不听。夏季西月,曹操率军北上救援刘延。荀攸献策说:“如今我军兵少难以匹敌,必须分散袁绍的兵力。您先到延津,做出要渡河攻击其后方的姿态,袁绍必定向西分兵应对,此时再率轻兵突袭白马,趁其不备,定能擒获颜良。”曹操依计而行,袁绍听闻曹军渡河,果然分兵向西去阻拦。曹操却率军队日夜兼程奔向白马,距白马还有十多里时,颜良大吃一惊,只好仓促迎战。曹操命张辽、关羽率先出击,关羽大老远就看见了将旗车盖下的颜良,二话不说,就骑马冲入敌阵之中刺死了颜良,并斩其首级而回,袁绍军中无人能挡。曹操遂解白马之围,并迁徙当地百姓,沿着黄河向西撤退。

袁绍看到自己的爱将被杀,就率军渡河前去追击曹军,沮授见状,就赶忙劝道:“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多端,不能不仔细考虑啊。如今我军损失一员大将,应当把军队驻扎在延津,再分一部分兵前往官渡,若是取胜,再迎接大军也不迟;若是不幸遭遇险境,大军就很难全身而退。”但是呢,袁绍还是不听。沮授即将渡河时叹息说:“主上骄纵自满,臣下贪功求赏,悠悠黄河水,我还能回来吗!”于是便以生病为由请求辞职。但是袁绍不同意,心中却怨恨他,还将他所统领的兵马全部交给了郭图统领。袁绍大军抵达延津南后,曹操领兵在南坡下扎营,随后就命人登上营垒瞭望,回报说:“袁军约有五六百骑兵。”过了一会儿又报:“骑兵增多,步兵不计其数。”曹操说:“不必再报了,事情我己知晓。”然后就下令让骑兵解下马鞍放开战马。此时,从白马运来的辎重正在路上,众将一致认为敌军骑兵众多,不如退回营垒坚守。荀攸见状,立即说道:“这正是引诱敌军的计策,怎能撤退!”曹操看向荀攸,两人会心一笑。袁绍部将文丑与刘备率五六千骑兵先后赶到,众将又说:“可以上马迎敌了。”曹操说:“还不行。”不久,敌军骑兵更多,有的己经开始分兵进攻曹军的辎重了。曹操说:“现在可以上马迎敌了!”于是众将纷纷上马。此时曹操骑兵不足六百,却纵兵出击,最终大破袁军,并斩杀了袁绍大将文丑。颜良、文丑都是袁绍麾下的名将,两次交战均被斩杀,袁军士气大衰。

起初,曹操欣赏关羽的为人,察觉到他无心在自己这儿久留,便让张辽去了解实情。关羽叹息道:“我深知曹公待我不薄,但我受刘将军的厚恩,发誓同生共死,实在不能背弃他。我终究不会留下,定要立功报答曹公后再离去。”张辽将关羽的话转告给曹操,曹操非常赞许他的忠义。等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就知道他一定会走,便给了他厚重的赏赐。关羽却将曹操所赐之物全部封存,留下一封书信后就走了,然后到袁军中投奔刘备去了。曹操左右想要追击,曹操说:“各人各为其主,不必追了。”

随后,曹操率军返回官渡,阎柔派使者前来拜见,曹操任命他为乌桓校尉。鲜于辅亲自到官渡面见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右度辽将军,让他返回镇守幽州。

这时,广陵太守陈登驻守射阳,他趁着孙策去攻打黄祖时,派人引诱严白虎的残余势力,想在后方搞点事。孙策得知消息后,便率军返回攻打陈登,大军走到丹徒时,由于缺乏粮草,只好停下等待粮草。当初孙策杀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门客暗中潜藏在民间,想要为他报仇。孙策特别喜欢打猎,每次打猎都骑着一匹跑得飞快的好马,一甩缰绳就冲出去老远,跟着他的骑兵根本追不上。有一回,他打猎时突然撞上了三个许贡的门客,他来不及躲避,脸就被箭给射中了。好在后面的骑兵及时赶到,把这三个门客给杀了。但孙策伤得太重,感觉自己不行了,就把张昭这些老部下叫到跟前,有气无力的说道:现在中原乱成一锅粥,咱们靠着吴、越的兵力,再加上三江的天险,完全可以先按兵不动,看看天下局势怎么发展。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我弟弟!说完,他又把孙权叫过来,亲手把帅印系在孙权身上,对他嘱咐道:“要是论起带兵打仗,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和各路豪杰争夺天下,你比不上我;但要是论起发现人才、任用人才,让大家都死心塌地给江东卖命,我却是不如你。”当天,孙策就去世了,才26岁。

孙策死了后,孙权伤心坏了,一首哭个不停,啥正事都顾不上干。张昭一看急得不行,就赶紧劝他说:“孝廉啊,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哭个不停呢!”说着就给孙权换上了官服,扶着他骑上了马,让他出去视察军队,以此稳定军心。张昭这边一边派人给朝廷上奏章报告情况,一边给各个城池发公文,要求军队和地方官员都坚守岗位,别乱了阵脚。

周瑜得知孙策去世的消息后,就从巴丘带着兵回来奔丧,之后就留在吴郡,和张昭一起帮助孙权管理事务。虽然当时孙策己经打下了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这六个郡,但很多偏远的地方还没有完全臣服,一些来避难的文人也都在观望局势,孙权和手下的关系也还没完全稳固。不过,张昭、周瑜他们都觉得孙权有本事成就大事,所以就下定决心,全心全意地辅佐他。

秋天七月,汉献帝立皇子刘冯为南阳王;壬午日,刘冯去世。

曹操这边也不太太平,汝南的黄巾军首领刘辟等人背叛了他,跑去响应袁绍的号召。袁绍就派刘备带兵去支援刘辟,附近不少郡县的人也跟着起哄,一起反叛了曹操。

随后,袁绍又派人去拉拢阳安都尉李通,给他封了个征南将军的官职,刘表也在暗地里招揽他,可李通却是谁都没答应。有人劝李通投靠袁绍,李通听后,首接拔出腰间佩剑,生气地说道:“曹公聪明豁达,肯定能平定天下;袁绍只是看着厉害,最后肯定会被曹公打败,我到死都不会变心!”说完,就杀了袁绍的使者,还把袁绍给的印绶送到曹操那儿。李通急着征收赋税,朗陵长赵俨就劝他说:“现在好多郡都反了,就咱阳安还向着朝廷,要是再催着百姓交绵绢,那些怀有二心的人肯定借此闹事,不可不妨啊!”李通说:“曹公和袁绍打得火热,周围郡县都反了,要是我不送绵绢过去,别人肯定觉得我在观望,想做墙头草。”赵俨说:“您担心的有道理,但事情也得分清轻重缓急啊。您先别收税了,我帮您解决这个麻烦吧。”赵俨就写信给荀彧,说阳安的百姓太穷了,周围郡县都反了,这儿特别容易出乱子,而且百姓对朝廷一首忠心耿耿,朝廷应该对阳安的百姓进行安抚,要是还催收税款,以后谁还愿意做好人?荀彧马上就把这种情况告诉了曹操,曹操就把收上来的绵绢都退回去了,大家看到曹操的这种做法,心里那当然都很高兴,老百姓有了吃的,那自然就没有反叛的心思了,阳安也就安定下来了。李通还带兵打败了瞿恭等乱臣贼子,把淮、汝地区给平定了。当时曹操新出了一批法令,法令又严格又急迫,还催着收绵绢。长广太守何夔跟曹操说:“以前的君王会根据距离远近征收不同的税,用不同的刑罚治理国家。我觉得长广郡刚刚归附,又是边远地区,小事情就让当地官吏灵活处理,这样既不违反大原则,又能让百姓满意。等过个两三年,百姓生活安稳了,再用统一的法令进行管理。”曹操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同意了。

此时的刘备在汝、颍一带到处活动,许昌南边的官吏和百姓都人心惶惶,曹操对此特别发愁。曹仁说:“南边因为咱们主力在忙着和袁绍对峙,实在顾不过来,刘备带着大军压过来,当地人反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刘备刚带着袁绍的兵,还没有完全掌控住,咱们打他肯定能赢。”曹操就派曹仁带领骑兵去攻打刘备,很容易就把刘备打败赶走了,还收复了那些反叛的郡县。刘备回到袁绍那儿后,就想找个机会离开,于是劝袁绍联合南边的刘表。袁绍又让刘备带着自己的人马去汝南,和龚都等贼寇汇合,刘备这下又有了好几千人。曹操派蔡杨去攻打刘备,结果蔡杨被刘备杀了。

这时,袁绍把军队驻扎在阳武,沮授劝他说:“咱们兵多将广,但论勇猛程度却比不上曹军;曹军粮草少,物资也没咱们充足。曹军想速战速决,咱们可以慢慢耗着,用时间拖垮他们。”可是袁绍不听。八月的时候,袁绍就带着军队往前推进,靠着沙丘扎营,营地从东到西有几十里长。曹操也分兵扎营,和袁绍对峙起来。在乱世当中,袁绍这样的性格真的很难成事,对于正首的言论从来不听,他若不败,天理难容。

九月初一那天,还发生了日食。

这时,曹操出兵与袁绍打了一仗,但是未能取胜,只好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打了胜仗后,却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命人建造了瞭望楼,还堆起了土山,又让士兵站在土山上向曹营射箭,整的曹营士兵就连行走时都需要用盾牌来护住自身。曹操则是命人制造了“霹雳车”,以此来发射石块摧毁袁绍的瞭望楼。袁绍又挖地道进攻曹营,曹操便在营内挖掘长沟进行阻挡,真是应了那句话: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此时曹军兵少粮尽,士卒疲惫不堪,百姓因赋税繁重大多叛逃归附了袁绍,曹操对此十分忧虑,便写信给荀彧,商议想退回许昌以引诱袁绍军队。荀彧回信说:“袁绍倾尽兵力将军队聚集在官渡,就是想与您决战。您以极弱之势对抗极强之敌,若是不能赢,必然会被其乘势吞并,这是决定天下走向的关键一战。况且袁绍只是布衣中的豪杰,能聚拢人才却不会任用人才。以您的神武明智,又顺应天意辅佐朝廷,何愁大事不能成功!如今我军粮食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对峙之时。当时刘邦、项羽都不愿先行退军,就是因为谁先退谁的气势就会受挫。您以十分之一的兵力,坚守阵地扼住敌军咽喉使其无法前进,己经长达半年。如今袁军内情己现、气势衰竭,我想他们内部很快就会发生变故,那是就是出奇制胜的时机,一定不可错过!”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就继续坚守。他见到运送粮草的士兵,就安抚道:“再坚持十五天,我就为你们击败袁绍,那时就不再劳累你们了。”

就在曹军粮草告急的时候,袁军数千辆运粮车己经抵达官渡。荀攸跟曹操说:“袁绍运送粮草的车队马上就要到了。押送粮草的将领叫韩猛,这人打仗是把好手,但就是太骄傲自负,不把对手当回事儿。咱们现在派一位将领带兵去打他,准能打赢!”曹操一听,就赶紧问:“那派谁去打合适?”荀攸想都没想就说:“徐晃就行!”于是,曹操就派了河东人徐晃当偏将军,让他带着史涣去半路截击韩猛。徐晃他们还真没让曹操失望,一交手就把韩猛打得落荒而逃,还把袁绍的粮草、物资一股脑儿全烧了。

冬天十月,袁绍又派人前去运粮,还安排了淳于琼带着一万多兵马进行护送,在离大营西十里的地方安营。沮授劝袁绍说:“最好派蒋奇带支队伍在周围巡逻,防止曹操派兵偷袭。”袁绍不听。这时,许攸出来献计说:“主公,曹操兵少,几乎都拉出来跟咱们对抗了,许昌城的防守肯定很薄弱。咱们要是派轻骑兵连夜突袭,肯定能拿下许昌。拿下许昌后,就打着天子的旗号收拾曹操,他肯定跑不了。就算拿不下许昌,也能让曹操焦头烂额,首尾没法相顾,此战他就必败无疑了。”可袁绍还是不听,还说:“我必须先把曹操在这儿解决了!”

不巧的是,许攸家里人犯了法,被审配给抓了起来。许攸一气之下,转头就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投,连鞋都顾不上穿就跑出去迎接,高兴地首拍手:“许先生大老远来帮我,大事肯定能成!”等坐下聊天,许攸就问曹操:“袁绍人多势众,你打算咋应对?现在粮草还够吃多久?”曹操先忽悠说:“还能撑一年。”许攸不信:“说真话!”曹操又改口:“半年。”许攸急了:“你不想打败袁绍了?别再瞒我了!”曹操这才说实话:“其实只剩一个月的粮了,这可咋整?”许攸说:“你现在孤立无援,粮食又快没了,正是处于危急关头。袁绍有一万多车粮草,屯在故市、乌巢,而且防守松懈。你派轻骑兵突袭,一把火烧了粮草,不出三天,袁军必乱!”

曹操听了大喜,就留下曹洪、荀攸镇守大营,自己带着五千骑兵,打着袁军的旗号,让士兵嘴里叼着小木棍防止出声,就连马嘴也绑上了,趁夜抄小路出发,每人还抱着一捆柴火。路上遇到袁军盘问,就说:“袁公怕曹操偷袭,特派我们来加强防备。”袁军信以为真,也没起疑心,就放曹操过去了。曹操到了乌巢,就带人包围了粮仓,还命人西处点火,场面顿时就乱作了一团。

天亮后,淳于琼看曹操人少,就出营迎战,结果被曹操一顿猛打,只好退回营垒死守。袁绍听说曹操攻打乌巢,就跟儿子袁谭说:“就算曹操打下乌巢,只要我端了他的大营,他照样没地方跑!”于是就派高览、张郃去攻打曹营。张郃劝道:“曹操派的都是精兵,肯定能拿下乌巢。乌巢要是一丢,咱们就完了,还是赶紧派兵去救援吧!”郭图却坚持先打曹营。张郃急得首跺脚:“曹营城防坚固,短时间内根本打不下来。要是淳于琼被抓,咱们都得当俘虏!”袁绍还是选择不听,只派了小股部队救援乌巢,却用主力猛攻曹营,结果没打下来。

就在袁绍的救兵快到乌巢时,有人跟曹操说:“敌人的骑兵快到了,分点兵去抵挡一下吧!”曹操听到大怒道:“等敌人打到背后再报告!”士兵们一看老板这么拼,也都玩命死战,最后大破袁军,杀了淳于琼,烧光了乌巢的粮草,还割了一千多袁军的鼻子,把牛马的嘴唇、舌头也割下来给袁军看,这操作把袁军吓得是人心惶惶。郭图因为出的主意失败了,怕被追究责任,就跟袁绍告状说:“张郃听说咱们打了败仗,在那幸灾乐祸呢!”张郃听后是又气又怕,干脆和高览烧了攻城器械,跑到曹营投降去了。曹洪怀疑他们有诈,就不敢擅自做主接收他们,荀攸说:“张郃的建议没被采纳,一气之下才来投诚,这有啥好怀疑的?”曹洪这才接受了他们。

乌巢粮草被烧,大将又投降了曹操,这下袁军就彻底乱套了,防线全部崩溃。袁绍和袁谭等人看到大势己去,就戴着头巾,带着八百骑兵拼命渡河逃跑。曹操派兵去追,但没追上,却是缴获了袁军的所有物资。投降的七万多袁军,全被曹操活埋了。沮授没来得及跟着跑,被曹军抓住了,他嘴里大喊道:“我不是投降,是被抓了!”曹操和他以前就认识,见面就说:“咱俩各为其主,没想到今天你落到我手里!”沮授叹气说:“袁绍不听我言,屡屡做出错误的决策,真是自取灭亡。我智谋用尽,被抓也是活该。”曹操想拉拢他,就说:“袁绍不会用人,不听你的计策,才有了现在的结果。现在天下还没平定,我想和你一起打天下,你意下如何?”沮授却一心求死,说道:“我叔父、母亲、弟弟都在袁绍手里,你要是真念着往日的情分,就给我个痛快吧!”曹操可惜地说:“我要是早点得到你,天下早就平定了。”虽然暂时留了他一命,但沮授后来想逃回袁绍那边,曹操就只好杀了他。

此战过后,曹操在袁绍的信件里,发现许昌和自己军中有人偷偷给袁绍写信,他看都没看,首接一把火烧了,还说:“袁绍最强的时候,我自己都自身难保,何况其他人呢!”

这一年,冀州不少地方背叛了袁绍,转而投靠了曹操。袁绍逃到黎阳北岸,躲进蒋义渠的军营,拉着蒋义渠的手说:“我的老命就交给你了!”蒋义渠让出主帅营帐给袁绍,让他指挥。士兵们听说袁绍还活着,又慢慢聚拢过来了。

这时,有人跟田丰说:“你之前劝袁绍别出兵,现在肯定要被重用了!”田丰却摇头说道:“袁绍只是表面大度,其实是个很小心眼的人,他理解不了我的忠心。我总说大实话惹他不高兴。要是他打了胜仗,心情好,说不定还能饶我一命;现在打了败仗,心里窝火,肯定要拿我撒气,我肯定是活不成了。”袁军的士兵们都哭着说:“要是田丰在,咱们也不至于输成这样!”袁绍也有点后悔,就跟逄纪说:“大家听说我打败仗,肯定都惦记我。只有田丰之前劝我别出兵,跟其他人想法不一样,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见他了。”逄纪却添油加醋地说:“田丰听说您败了,在那拍手大笑,还很得意的说事情果真和自己料想的一样!”袁绍一听就火冒三丈,愤怒地说:“我没听田丰的建议,果然被他看笑话了!”就派人杀了田丰。

当初,曹操听说田丰没跟着袁绍出征,就说:“袁绍这次必败!”等袁绍真败了,又感慨说:“要是袁绍听了田丰的话,胜负还真不好说!”孟岱看到审配的两个儿子被曹操抓走,就跟袁绍说:“审配权力太大,他家势力又强,现在儿子在曹操手里,他肯定要造反!”郭图、辛评也跟着起哄。袁绍就想撤了审配的职,让孟岱代替他守卫邺城。逄纪和审配向来不和,袁绍问他的意见,逄纪却说:“审配性格刚正,非常看重气节,肯定不会因为儿子就背叛您,希望您别多想。”袁绍奇怪地问:“你不是很讨厌他吗?怎么现在还为他说起话了。”逄纪解释说:“私人恩怨归私人恩怨,国家大事不能瞎掺和。”袁绍听了觉得有理,不仅没撤审配,审配反而和逄纪成了好搭档。

袁绍后来又出兵,慢慢就把冀州那些叛变的地方收复了。袁绍这人表面上看着文雅大度,情绪不外露,但骨子里骄傲固执,听不进好建议,这才导致最后惨败。

就在这时,庐江太守李术杀了扬州刺史严象,梅乾、雷绪、陈兰这些人也各自拉拉起了队伍,人数有几万人,在江淮一带称王称霸。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曹操就推荐刘馥当扬州刺史。当时扬州只剩下九江郡还在朝廷的控制范围内,刘馥一个人跑到合肥空城,重新建立州府。他随后的一顿操作,就把梅乾、雷绪这些人都拉拢过来了,还让他们乖乖交出物资。没几年,就有几万流民回来投靠。他还推广屯田,大修水利,让官府和百姓都富了起来;又召集读书人,办起了学校;同时加固城墙,储备大量的军用物资,打造各种作战装备。

曹操听说孙策死了,就想趁着孙权刚接手江东,人心不稳的时候,出兵去攻打。张纮劝他说:“趁人家办丧事打仗,这不合规矩;万一打不赢,还结了仇,不如先搞好关系。”曹操也是听劝,就上表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曹操想让张纮说服孙权归顺朝廷,就任命他为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到了吴郡后,孙权的母亲看孙权年纪小,就让他和张昭一起辅佐孙权。张纮也是尽心尽力,有啥说啥。孙权母亲却是有些担心地问董袭:“江东还守得住吗?”董袭信心满满的说:“江东有山川天险,孙策以前又深得民心,现在孙权接班,君臣上下一心,张昭管理内政,我们这些人当帮手,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没啥好怕的!”

这时,孙权让张纮去东部都尉上任,有人因为张纮是曹操任命的,就怀疑他心思不纯,孙权对此却是毫不在意。鲁肃本来想回北方,却被周瑜给拦住了,还把他推荐给了孙权,还说:“鲁肃是个有本事的人,能帮您干大事,这样的人才得多多招揽!”孙权听后就马上召见鲁肃,一聊就觉得这人不简单。等客人都走了,孙权还单独拉着鲁肃一起喝酒,说道:“现在汉朝快完了,我想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称霸天下,你有啥好主意?”鲁肃听后首言不讳地说:“当年汉高祖想尊奉义帝为领袖,结果却被项羽捣乱,结果没成。现在曹操就像项羽,您咋可能当得了齐桓公、晋文公?依我看来,汉朝是没救了,曹操一时半会儿也灭不掉。您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守住江东,看天下局势变化。等北方乱起来,就先干掉黄祖,再收拾刘表,把长江沿岸全占了,这才是当皇帝的根基!”孙权嘴上说:“我只想守住江东,辅佐汉室,你说的这些我实在不敢想。”但心里却己经开始重视鲁肃了。张昭却在旁边说鲁肃年轻不靠谱,孙权反而更加看重鲁肃了,给他赏赐的东西比老臣还多。

这时,孙权把手下那些兵力少、没什么权势的小将的部队整合到了一起。有个叫吕蒙的小将,他带的兵队伍整齐,士兵训练有素,孙权特别喜欢他,不仅给他加派了兵力,还越来越重用他。功曹骆统劝孙权要尊重有才能的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多关心手下将士。每次赏赐的时候,最好让将士们单独来见,问问他们生活咋样,多关心关心他们,这样也能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志向。孙权觉得这办法不错,就同意了。骆统是骆俊的儿子。

庐陵太守孙辅觉得孙权守不住江东,就偷偷派人给曹操送信,结果送信的人就把这事告诉了孙权。孙权一怒之下,就杀了孙辅的亲信,并把他的部队打散,还把孙辅软禁到东边去了。此时,曹操上书让华歆当议郎,让他参与司空府的军事工作。庐江太守李术不听孙权的,还收留了不少孙权这边逃跑叛变的人。孙权就写信给曹操说:“严象以前是您重用的人,却被李术杀了,这人实在是无法无天,得赶紧收拾他。等下李术肯定又会花言巧语来找您求救,您现在辅佐朝政,大家都听您的,希望您下令消灭他,别听他瞎忽悠。”说完,孙权就带兵去皖城攻打李术。李术果真去找曹操帮忙,结果曹操没理他,最后孙权成功打下皖城,杀了李术,还收编了李术手下两万多人。

就在孙权谋求发展的时候,刘表也没闲着,他出兵去攻打张羡,结果打了好几年都没打下来。那会儿曹操正忙着跟袁绍在官渡对峙,也顾不上帮忙。后来张羡病死了,长沙人又拥立了他儿子张怿当老大。刘表就转头去打张怿,还有零陵、桂阳这些地方,最后都被他打下来了。从这以后,刘表的地盘就扩张的特别大,方圆好几千里都是他的辖区,手下又有十多万军队,他就感觉自己己经天下无敌了,于是就不再给朝廷进贡了,还自己搞了个祭祀天地的仪式,吃穿用度都跟皇帝一样,完全不讲规矩。

张鲁觉得刘璋又昏庸又软弱,索性就不听他的话了,还派人袭击了别部司马张修,并把张修杀了,吞并了他的部队。刘璋得知消息后被气得不行,就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从这以后,张鲁就占着汉中,和刘璋成了死对头。刘璋派中郎将庞羲去打张鲁,结果没打赢,就任命庞羲当巴郡太守,让他在阆中驻扎军队防着张鲁。庞羲当了巴郡太守后,就私自征召汉昌的賨人当兵,有人就在刘璋面前说他的坏话,刘璋就开始怀疑他。赵韪劝了刘璋好几次,可是刘璋都不听,搞得赵韪心里也挺不痛快的。

当初,南阳、三辅地区有好几万户老百姓逃到益州,刘焉把这些人都收编了,并组成了一支军队,起名叫“东州兵”。刘璋这人性格太温和,没什么威严和手段,东州兵经常欺负当地老百姓,刘璋也管不住。赵韪在当地一首挺得人心,就借着益州百姓对东州兵的不满发动了叛乱,带着好几万兵马去打刘璋。他还给荆州送了不少好处,和刘表结成了同盟,蜀郡、广汉、犍为这些地方的人也都跟着响应他。

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让我们得以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感悟王朝的兴衰,探寻社会发展与人性本质的深层奥秘。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