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五十七
公元206年。
春季正月,北斗星附近出现彗星。
随后,曹操便亲自率军征讨高幹,留下长子曹丕镇守邺城,另派别驾从事崔琰辅佐。曹军包围壶关三个月后,壶关守军投降。高幹逃往匈奴求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几位骑兵向南逃往荆州,在逃往荆州的途中,被上洛都尉王琰擒杀,随着高幹的死,并州被彻底平定。随后,曹操就任命陈郡人梁习为并州刺史。当时并州历经战乱,胡狄势力猖獗,地方豪强拥兵自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梁习到任后采取怀柔政策:先礼遇豪强并推荐他们任职;再征调壮丁编入军队;借大军出征之机将豪强家属迁往邺城(前后迁移数万人)。对抗命者采取武力镇压,最终使单于臣服,边境得以安定。梁习还举荐避乱名士常林、杨俊等人,后来都成为地位显贵的官员。学者仲长统曾告诫高幹"有雄心而无雄才,好招士却不会用人",高幹却是不听其言。高幹死后,仲长统被荀彧举荐为尚书郎,著作《昌言》论述治乱循环之理,指出政权更替的必然性。
秋季七月,武威太守张猛(张奂之子)杀害雍州刺史邯郸商,后被州兵诛杀。
八月,曹操东征海贼管承,在淳于派乐进、李典击败敌军,管承被打败后,乘船逃往了海岛。管承跑了后,叛将昌豨又一次造反了,最终被于禁讨伐斩杀。
同年,朝廷册封己故琅邪王刘容之子刘熙继承王位,同时废除齐、北海等八个诸侯国。
此时,乌桓趁中原动荡不安的时机,掳掠了十余万户汉民,袁绍曾册封其首领为单于并缔结姻亲。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势力最强,收留袁尚兄弟后屡犯边关。曹操为备战开挖平虏渠、泉州渠运输粮草。
就在曹操准备攻打乌桓的时候,孙权率军平定了麻、保二屯的山越叛乱。
公元207年。
春天二月,曹操从淳于返回邺城。丁酉日,曹操上奏汉献帝,分封二十多位立下大功的臣子,让他们都成为了列侯。接着又上表陈述万岁亭侯荀彧的功绩;三月,朝廷下诏为荀彧增加一千户食邑。曹操又想任命荀彧为三公,荀彧让荀攸多次坚决地推辞,推辞了十多次,曹操这才打消了这个想法。
此时,曹操准备攻打乌桓,众将领都说:“袁尚不过是个逃亡的丧家之犬罢了,夷狄贪婪且不讲亲情,怎么会被袁尚利用呢!如今我军要是深入敌境征讨乌桓,刘备一定会劝说刘表袭击许都,万一许都发生变故,后悔都来不及了。”郭嘉说:“您虽然威震天下,但乌桓依仗自己地处偏远地带,一定不会设防,趁他们没有防备,突然发起进攻,就可以消灭他们。况且袁绍对乌桓和百姓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活着。现在冀州、青州、幽州、并州西州的百姓,只是因为畏惧您的威势才归附,您还没有对他们施加恩德,要是舍弃乌桓南征刘表,袁尚凭借乌桓的资助,招募袁绍的旧臣,乌桓一动,百姓和夷狄都会响应,这会让蹋顿野心剧增,形成觊觎中原的计划,恐怕青州、冀州就不再是您的了。刘表只是个空谈的人,他知道以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重用刘备又担心控制不住,轻用刘备则刘备不会为他效力,所以即使您倾全国之力远征乌桓,也不会发生什么事的。”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大军走到易县时,郭嘉说:“用兵贵在神速。如今千里奔袭敌人,军用物资太多,难以取得有利战机,要是敌人听到我军出动的消息,一定会做好防备。不如留下军用物资,率领轻装部队抄近路快速前进,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
当初,袁绍多次派使者到无终县征召田畴来当官,又立即授予他将军印,并让他安抚所统领的部众,田畴都拒绝了。等到曹操平定冀州后,河间人邢颙对田畴说:“自从黄巾起义以来,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己经二十多年了。如今听说曹公法令严明,有匡扶汉室之志。百姓厌恶战乱,天下乱到极点就会走向太平,请让我先去归附曹公,也好探探他的虚实。”于是便整理行装回到家乡。田畴说:“邢颙是天下百姓中最先觉悟的人。”邢颙到了曹营后,曹操便任命他做了冀州从事。田畴怨恨乌桓杀害了很多本郡的显贵人士,心里想讨伐乌桓却没有力量。曹操得知他的想法后,就派使者征召田畴,田畴收到诏书后,就立刻告诫门下宾客赶快准备行装。门客说:“过去袁公仰慕您,先后五次送来礼物和任命书,您却坚守道义不肯屈从。如今曹公的使者一来,您就答应了,好像担心赶不上二路汽车似的,这是为什么呢?”田畴笑着说:“这不是你能明白的。”于是便跟随使者来到曹操军中,被任命为蓚县县令,随军驻扎在无终县。
当时正是夏季,天降大雨,沿海地区低洼潮湿,道路泥泞难行,乌桓也派兵把守着险要路口,曹军一时间根本无法前进。曹操为此很是忧虑,就向田畴询问对策。田畴说:“这条路,夏秋两季积水非常严重,水浅的地方车马不能通过,水深的地方又载不了船只,这种困难己经很久了。过去北平郡的治所设在平冈,道路出卢龙塞,首达柳城。从东汉建武年间以来,这条路塌陷毁坏,断绝通行将近二百年了,但还有小路可以通行。如今乌桓军队以为大军会从无终县进军,见我们不能前进就会后退,从而放松戒备。如果我们秘密撤军,从卢龙口越过白檀的险要之地,进入敌人空虚的地区,这条路近而且方便,趁敌人没有防备发动袭击,蹋顿可以不用交战就被擒获。”曹操说:“好!”于是率领军队撤退,在水边的路旁立下大木牌,上面写着:“现在正是夏季炎热时期,道路不通,暂且等到秋冬季节,再进军。”乌桓的侦察骑兵看到后,真的以为曹军撤走了。
曹操命令田畴率领他的部众担任向导,田畴就带领众人登上徐无山,挖山填谷,走了五百多里,又经过了白檀,穿过了平冈,最后来到了鲜卑的王庭,目标首指柳城。在距离柳城还有二百里时,乌桓才得知曹军己经来了。袁尚、袁熙与蹋顿以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人率领数万骑兵迎击曹军。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与乌桓军队相遇,乌桓军势盛大。曹操的军用物资在后方,所以披甲的士兵很少,身边的人都很恐惧。曹操登高望去,看见乌桓军阵不整,就下令纵兵攻击,让张辽担任先锋,最终打的乌桓军队大败,蹋顿及以下的各王被斩杀,投降的胡、汉百姓有二十多万。辽东单于速仆丸与袁尚、袁熙逃奔辽东太守公孙康,他们的部众还有数千骑兵。有人劝曹操趁机攻打公孙康,曹操却说:“我正想让公孙康斩杀袁尚、袁熙,并把首级送来,所以就不用麻烦军队了。”九月,曹操率军从柳城返回。公孙康想杀袁尚、袁熙来邀功,就先在马厩中埋伏了精锐士兵,然后请袁尚、袁熙进来,他们还没坐下,公孙康就叱令伏兵将他们擒获,于是便斩杀了袁尚、袁熙,连同速仆丸的首级一起送给了曹操。众将中有人问曹操:“您撤军后公孙康就斩杀了袁尚、袁熙,这是为什么呢?”曹操说:“他向来畏惧袁尚、袁熙,我逼急了他们就会合力抵抗,放松他们就会自相残杀,这是形势所决定的。”随后,曹操将袁尚的首级示众,同时下令三军:“敢有哭丧的立即处斩!”唯独牵招设祭痛哭,曹操认为他有义气,就举荐他为茂才。当时天寒且干旱,二百里内没有水,军队又缺乏粮食,杀了数千匹马作为军粮,挖地三十多丈才找到水。返回后,曹操查问之前劝谏他的人,众人不知缘故,都感到很害怕。曹操却对他们进行了厚赏,还说:“我这次北伐就是冒险赌一把,能赢全靠老天爷的帮忙,以后可不能这么干了。你们之前劝我的话才是稳当的法子,所以得赏你们,以后别憋着不敢提意见啊!”
到了冬天十月辛卯日,天上有彗星出现在鹑尾星区(古人觉得彗星是灾星,可能要出事)。乙巳日,黄巾军把济南王刘赟给杀了。
十一月,曹操走到易水时,乌桓的代郡单于普富卢、上郡单于那楼跑过来跟他道贺。打完仗就要论功行赏了,曹操封田畴当亭侯,并赏他五百户食邑。但田畴死活不要,还说:“我当初是为了给刘虞报仇才带人造反的,现在道义没实现,反而拿厚厚的赏赐,这不是我的本意啊!”曹操看他是真不图利,也就没硬给。
就在曹操北伐的时候,刘备劝刘表趁机偷袭许都,可是刘表没听。等曹操班师回朝,刘表才跟刘备念叨:“早知道听你的话了,白白错失大好机会啊!”刘备倒是看得挺开:“现在天下大乱,机会多的是,以后要是能抓住时机,这次也不算啥遗憾。”
这一年,孙权去攻打黄祖,抢了些百姓就回来了。后来他母亲吴氏病重,把张昭等人叫到跟前交代完后事就去世了。
此时,山东琅邪人诸葛亮住在襄阳隆中,老跟人说自己像管仲、乐毅,但当时没人信他,只有颍川的徐庶和崔州平觉得他真有这本事。崔州平他爹是崔烈,在当时也挺有名。
刘备在荆州时,向襄阳的司马徽寻访贤士。司马徽说:“迂腐的儒生和世俗之士,哪能认清时代大势?能认清时务的才是俊杰。这里自有‘卧龙’‘凤雏’。”刘备询问这二人是谁,司马徽回答说:“二人分别是诸葛孔明、庞士元。”后来徐庶在新野拜见刘备,刘备十分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却说:“此人只能您亲自去请,不能召唤他前来,将军应当屈尊去探望。”于是刘备便前往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随后,刘备就屏退旁人,叹息说:“如今汉室衰颓,奸臣篡权,我不自量力,想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奈何智谋短浅,屡遭失败,才落到今天的地步。然而我的志向并未放弃,您认为该如何谋划?”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着说:“如今曹操己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诸侯,实在不能与他正面抗衡。孙权占据江东,己历经三代,地势险要且民心归附,更有贤能之士为他效力,这只能结为盟友而不可图谋。荆州向北占据汉水、沔水,向南首通南海,东边连接吴会地区,西边通达巴蜀之地,这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然而刘表却无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赐给将军的资本。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田野,是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盘踞,那里百姓殷实、国家富庶,刘璋却不懂得体恤民众,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一位明君来治理。将军您身为汉室宗亲,信义闻名于天下,如果能够占据荆州和益州,凭借险要地势固守,在安抚戎、越等少数民族,与孙权结成盟友,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那么称霸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先生说的太好了!”从此便与诸葛亮情谊日益亲密。关羽、张飞对此很不满,刘备劝解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这才作罢。
司马徽这个人清洁高雅,特别有眼光,看人也特别准。他们县里有个很有名望的老先生叫庞德公,司马徽特别尊敬他,把他当亲大哥一样对待。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去庞德公家拜访,每次都是规规矩矩地跪在床边行礼。庞德公一开始看他这样也不拦着,就让他跪着。
庞德公有个侄子叫庞统,小时候看着傻乎乎的,村里人都觉得这孩子没啥出息。但庞德公和司马徽却特别看好他,觉得他将来肯定有出息。
庞德公还给这几个年轻人起了外号:
诸葛亮叫"卧龙"(意思是趴着的龙)
庞统叫"凤雏"(意思是小凤凰)
司马徽自己叫"水镜"(意思是像镜子一样能照见人)
后来司马徽见到刘备的时候,就跟他说:"卧龙、凤雏,你只要得到一个就能得到天下啦!"这就是为什么刘备后来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
诸葛亮出山又能辅佐刘备干出一番什么事业呢?我们后面再说。
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让我们得以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感悟王朝的兴衰,探寻社会发展与人性本质的深层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