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第59章 周瑜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作者:
梦承恩
本章字数:
7540
更新时间:
2025-01-05

孙权坐在上位,听着诸葛亮与群臣的辩驳,心中暗自思量。他虽知晓曹操的威胁,但对于与大汉联合一事,仍心存疑虑。毕竟,这关乎东吴的生死存亡,不可草率决定。

“诸葛先生,您所言虽有理,但东吴与大汉联合,并非易事。这军事协作、粮草调配等诸多事宜,皆需细细商讨。” 孙权终于开口道。

诸葛亮微微点头,说道:“吴侯所言极是。亮此次前来,便是希望能与东吴坦诚相待,共商大计。若吴侯有何疑虑,尽可提出,亮定当一一解答。”

此时,鲁肃站起身来,向孙权拱手道:“主公,依肃之见,不妨先听听诸葛先生对于联合后的具体规划。毕竟,此事关乎重大,需谨慎行事。”

孙权微微点头,示意诸葛亮继续说下去。

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若东吴与大汉联合,首先需在军事上紧密配合。东吴水军可在长江沿线布防,利用长江天险,抵御曹操水军。大汉则可在陆上集结兵力,牵制曹操的陆军。同时,双方应互通情报,及时了解曹操的动向。在粮草方面,大汉可提供部分粮草支援东吴,东吴则可在物资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孙权听后,沉思片刻,说道:“先生所言,听起来倒也合理。但曹操狡诈多谋,万一他使诈,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诸葛亮神色镇定,说道:“吴侯放心,亮已有应对之策。我们可在联合的同时,加强自身的防御。在边境地区设置眼线,密切监视曹操的一举一动。若曹操有任何异动,我们便能及时做出反应。”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议事厅,跪地禀报:“主公,探子来报,曹操已派使者前往东吴,意图拉拢东吴。”

孙权闻言,脸色微变,众人也纷纷议论起来。

诸葛亮却微微一笑,说道:“吴侯不必惊慌。曹操此举,正是他心虚的表现。他深知东吴与大汉联合的威力,故而想抢先一步破坏联盟。我们只需坚守立场,不为所动,曹操的阴谋便难以得逞。”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心中稍安,说道:“先生所言甚是。但此事仍需从长计议,孤需与诸位谋士再行商讨。先生远来辛苦,可先在馆驿歇息,待孤有了决定,再行商议。”

诸葛亮拱手道:“多谢吴侯,亮静候佳音。”

说完,诸葛亮便在侍卫的引领下,离开了议事厅。

而此时,刘辩已带着侍卫悄然来到了东吴境内。他们身着便服,行走在东吴的街道上,观察着东吴的风土人情。

“陛下,这东吴果然繁华,与我大汉相比,别有一番景象。” 一名侍卫小声说道。

刘辩微微点头,心中却在思索着如何在东吴寻找机会。他知道,此次东吴之行,充满了危险,但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他不得不冒险一试。

他们来到一家酒馆,找了个角落坐下。刘辩示意侍卫去打听一下东吴的情况,尤其是关于孙权和诸葛亮的消息。

不一会儿,侍卫便回来禀报:“陛下,据小的打听,孙权正在与诸葛亮商议联合抗曹之事。但似乎孙权还有些犹豫不决。”

刘辩听后,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若能促成东吴与大汉的联合,对自已的江山社稷大有裨益。但诸葛亮已先行一步,自已又该如何行事呢?

正当刘辩沉思之际,酒馆里突然走进来一群人。为首的一人身材高大,相貌威武,身后跟着几名侍卫。

“这不是东吴的大将周瑜吗?他怎么会在这里?” 一名侍卫小声说道。

刘辩心中一惊,连忙低下头,生怕被周瑜认出。他知道,周瑜是东吴的重要人物,若被他发现自已的身份,事情恐怕会变得复杂起来。

周瑜等人在酒馆里找了个位置坐下,要了些酒菜。刘辩偷偷观察着周瑜,心中盘算着如何与他接触。

突然,酒馆里传来一阵吵闹声。原来是两名食客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眼看就要打起来。

周瑜皱了皱眉,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在这酒馆里,不得闹事!若有违者,定不轻饶!”

那两名食客见是周瑜,吓得连忙住了手,灰溜溜地离开了酒馆。

刘辩见此情形,心中对周瑜的威严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心想:若能拉拢周瑜,或许对促成联合之事会有帮助。

于是,刘辩决定找个机会接近周瑜,探探他的口风。

而在另一边,诸葛亮在馆驿中,也在思考着如何说服孙权。他深知孙权的顾虑,也明白此次联合的重要性。

“若不能说服孙权,大汉与东吴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我必须想出更好的办法,让孙权下定决心。” 诸葛亮喃喃自语道。

他决定再次求见孙权,向他详细阐述联合的利弊。

第二天,诸葛亮再次来到孙权的府邸。孙权见诸葛亮前来,便请他入座。

“诸葛先生,昨日之事,孤已与诸位谋士商讨过。虽先生所言有理,但孤仍有些担忧。” 孙权说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吴侯有何担忧,尽可说出。亮定当为吴侯解惑。”

孙权犹豫了一下,说道:“先生,孤担心联合之后,大汉会趁机削弱东吴的实力。毕竟,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都在为自身利益着想。”

诸葛亮听后,神色严肃地说道:“吴侯多虑了。大汉与东吴联合,是为了共同对抗曹操,保境安民。若大汉有此等心思,岂不是自毁长城?况且,亮此次前来,便是代表大汉的诚意。若吴侯不信,亮愿立下军令状,若大汉有任何不利于东吴的举动,亮愿受军法处置。”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心中颇为感动,说道:“先生高义,孤甚是钦佩。但此事仍需再考虑考虑。”

诸葛亮见孙权仍有些犹豫,便继续说道:“吴侯,时间紧迫,曹操的大军随时可能南下。若我们再犹豫不决,恐怕后悔莫及。如今,唯有联合,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孙权沉思片刻,说道:“先生所言,孤也明白。但此事关系重大,孤需与周瑜等将领再行商议。先生可先回馆驿,待孤有了决定,定会告知先生。”

诸葛亮无奈,只得拱手道:“多谢吴侯,亮静候吴侯的佳音。”

说完,诸葛亮便离开了孙权的府邸。他心中明白,要说服孙权,并非易事,但他仍抱有一线希望。

而刘辩这边,也在寻找着接近周瑜的机会。他得知周瑜经常去城外的军营巡视,便决定在那里与周瑜碰面。

一天,刘辩带着侍卫早早地来到了城外的军营附近。他们隐藏在树林中,等待着周瑜的到来。

不久,周瑜果然带着一队士兵前来巡视。刘辩见时机已到,便走出树林,朝着周瑜走去。

周瑜见有人朝自已走来,心中警惕,手不自觉地握住了腰间的佩剑。

“来者何人?” 周瑜大声问道。

刘辩连忙停下脚步,拱手道:“周将军,别来无恙。在下乃大汉的一名商人,久闻周将军的大名,特来拜见。”

周瑜上下打量了刘辩一番,见他衣着普通,但气质不凡,心中有些疑惑。

“你有何事?” 周瑜问道。

刘辩微微一笑,说道:“周将军,在下听闻东吴与大汉正在商议联合抗曹之事。在下认为,此事关乎天下百姓的福祉,若能成功,定能保境安民。在下虽为商人,但也愿为两国的联合尽一份绵薄之力。”

周瑜听了刘辩的话,心中一动,说道:“你一个商人,能有何办法?”

刘辩说道:“周将军,在下在各地都有一些生意往来,对曹操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在下可以为将军提供一些关于曹操的情报,或许对将军有所帮助。”

周瑜听后,心中有些犹豫。他不知道刘辩的真实身份,也不确定他是否可信。

“此事事关重大,我需考虑考虑。你且留下姓名,若有需要,我会派人找你。” 周瑜说道。

刘辩心中暗喜,说道:“在下姓刘,名德。将军若有需要,可派人到城中的福来客栈找我。”

周瑜点了点头,便带着士兵继续巡视军营。

刘辩看着周瑜离去的背影,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自已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要想成功促成联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到客栈后,刘辩便与侍卫们商议下一步的行动。他们决定在东吴继续收集情报,同时等待周瑜的消息。

而在孙权的府邸中,孙权正与周瑜等将领商议联合之事。

“公瑾,你对与大汉联合一事有何看法?” 孙权问道。

周瑜沉思片刻,说道:“主公,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与大汉联合确实是对抗曹操的良策。但我们也需谨慎行事,确保东吴的利益不受损害。”

孙权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诸葛亮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错过对抗曹操的良机。”

周瑜说道:“主公,我认为我们可以先与大汉达成初步的联合协议,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以防曹操的突然袭击。”

孙权听了周瑜的话,心中稍安,说道:“公瑾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办理。你与诸葛亮再行商议,争取早日达成联合协议。”

周瑜领命道:“遵命,主公。”

于是,周瑜再次来到馆驿,与诸葛亮商议联合之事。

诸葛亮见周瑜前来,心中大喜,说道:“周将军,此次前来,可是有好消息?”

周瑜微微一笑,说道:“先生,主公已有意与大汉联合。但我们还需商讨一些具体的细节。”

诸葛亮连忙说道:“这是自然。亮愿与将军共同商讨,确保联合之事顺利进行。”

于是,周瑜和诸葛亮便开始就联合的具体事宜进行商议。他们讨论了军事协作、粮草调配、情报共享等诸多问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达成了初步的联合协议。

而刘辩在客栈中,也得知了周瑜与诸葛亮达成初步协议的消息。他心中十分高兴,知道自已的努力没有白费。

“陛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一名侍卫问道。

刘辩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回大汉,将此事告知朝中大臣。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准备,迎接与东吴的联合抗曹之战。”

于是,刘辩带着侍卫,悄然离开了东吴,踏上了返回大汉的路途。

在回大汉的路上,刘辩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与东吴的联合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但他坚信,只要大汉上下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曹操,重振大汉的雄风。

回到大汉后,刘辩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宣布了与东吴联合的消息。大臣们听后,纷纷表示支持。

“陛下圣明,与东吴联合,乃是对抗曹操的良策。” 司徒王允说道。

“陛下,我们应尽快做好准备,与东吴共同对抗曹操。” 兵部尚书说道。

刘辩点了点头,说道:“众卿所言甚是。我们要抓紧时间,筹备粮草,训练军队,确保在与曹操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