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储君,废太子逆袭系统什么鬼

第197章 舆论开始

加入书架
书名:
刚成储君,废太子逆袭系统什么鬼
作者:
雨泪之鑫
本章字数:
4614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严阁老是在教孤做事?”

周临渊微微眯眼,直视这位内阁首辅,“还是严阁老觉得孤这个太子,监不了国?”

嘶!

听着周临渊如此诛心之言,满堂诸公眼中尽是惊骇和惶恐。

这等话,太狠了。

不该出自太子之口。

这种话,无论如何回答,都是坑!

谁敢应承下来?

“殿下,臣并不是这个意思。”

“只是老臣以为殿下未免有些太急了。”

“鸿胪旧案,当年已经盖棺论定,陛下也认可。”

“殿下现在重提此事,不太合适。”

“为何不等陛下修炼过来后,再做定夺?”

严藩语气平静,话语也不尖锐,但所有人都能听出他话语中的意思。

你太子监国没错!

可陛下刚放手给你,让你监国,你就重提旧案,还是陛下同意、认可的旧案……

你这不是在打乾元帝的脸吗?

你现在一定要调查,一定要推翻,是不是因为你也知道,一旦乾元帝归来,这件事就会作罢?

你也知晓,让乾元帝认错是不可能的。

让一位伟大的帝王,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何等艰难的事情?

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开国之后,都喜欢过河拆桥?

为何曹操曾言知错改错不认错?

为何只有寥寥数位皇帝敢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原因在于……皇帝一旦认错,这就是青史留名的大事。

史官,必然要大书特书。

若是贤明的帝王还好,如果是庸主,几乎就是耻辱柱。

当然了,哪怕是贤明的帝王,这也是一大污点。

“这种小事,就不用打扰父皇了吧。”

周临渊淡淡回应:“父皇为了我天玄的万年大计,尝试突破武极境,因为这点小事,打扰了父皇修炼,我这个做儿臣的,可担待不起。”

“如果严阁老觉得无所谓,那就请自便吧。”

一众大臣心头一沉,周临渊的话,说的太漂亮了。

几乎无懈可击。

完全是早就打好腹稿了。

“既然太子殿下这么说了,那臣无话可说。”

“不过谢侍郎下狱,臣还是认为于法不合。”

“殿下虽然监国,可军国大事,还是要依法办事,不可一意孤行。”

“刑不上大夫,三品之上的大臣,哪怕要入狱,也该进行三司会审,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联合审判。”

“在出结果之前,谢侍郎作为三品大员,不得离京,暂停政务,随时接受三方调查。”

“这才符合律法。”

严藩沉声说道。

此话一出,刑部尚书卢铖也走了出来:“殿下,严阁老此言有理,还望殿下三思。”

“请殿下三思。”

都察院、大理寺的大臣一同走了出来,齐声道。

“请殿下三思。”

一众大臣一同行礼。

唯有太子党的大臣们没有任何反应。

此刻,朝堂诸公很自然的分为了两派。

一派以周临渊为首,是太子坚定的拥护者,这其中以江南氏族大臣为主,还有一些其他大臣。

另一派以严藩的内阁为首,除内阁大臣外,还包括一些其他党派的大臣。

他们此刻发言出声,不光是为了打击一下周临渊的气焰,更多在于他们并不希望重启鸿胪旧案的调查。

毕竟,好不容易拉着沈家当了替死鬼。

如果鸿胪旧案重新审查,必然会将当年的龌龊事,统统翻出来。

这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

“好啊。”

“那这件事就由严阁老来负责吧。”

“柔侍郎,记得将谢侍郎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诬告沈家的证据,交给刑部。”

周临渊吩咐道。

“微臣遵旨。”柔城恭敬行礼。

“严阁老,你内阁有事情禀告吗?”

周临渊看向严藩。

“回殿下,这些是内阁最近的一些奏报,请殿下查阅。”严藩派人送上了不少奏疏。

“嗯,先放着吧。”

“孤慢慢看。”

“诸位还有其他事情吗?”

周临渊看向众大臣。

寂静无声。

无人再发言。

“好。”

“既然诸公都没事了。”

“那就退朝吧。”

周临渊点了点头。

“退朝。”

刘行朗声道。

……

京城,外城,市井中。

“喂,听说了吗?”

“最近有首诗挺火的……”

“讲的是大皇子……”

“上面说,大皇子前往漠北,征讨异族,结果被异族蛊惑,坑杀了朝廷大军,才导致北征大军溃败。”

“要知道,我们天玄大军,哪一次北征,不是大胜而归,唯有这次,全军覆没,连大皇子都失踪一段时间。”

“实在是疑点重重啊!”

不少人窃窃私语,讨论着此事。

“休要胡说。”

“大皇子如此圣明,原来立下多少战功,怎么可能被漠北部落蛊惑呢?”

“胡言乱语!”

也有人不相信,提出了质疑。

“那我问你,为什么漠北大军全军覆没?”

“为什么就大皇子一个人回来了?”

“大皇子为什么一回来就被陛下圈禁了?”

“为什么直到现在朝廷对漠北大军之事都是讳莫如深?根本不敢提?”

“你说,这还不值得怀疑吗?”

这些问题,朝廷始终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就导致这些风言风语,犹如瘟疫病毒一般,在坊间疯狂流传,越传越邪乎。

当然,不少有识之士也发现了异常。

这是针对大皇子的一次杀劫。

可即便如此,这些疑惑也确实是货真价实存在的。

朝廷始终未曾提及,更没有回应过。

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如果不是因为大皇子的故意为之,朝廷为什么不敢提?

为什么?

很快,又一则消息,直接引爆了舆论。

“听说了吗?”

“你们都听说了吗?”

“现在归来的大皇子,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大皇子,而是大巫师夺舍的。”

“大皇子为了大巫师的传承,献祭了北征大军,导致全军覆没,最终他进入秘境后,被大巫师夺舍,现在的大皇子,是漠北的大巫师……”

“所以他才一个人回来了。”

这些流言,传遍大街小巷。

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不然为何只有大皇子一个人回来了?

如此汹涌的舆论,正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在整个京城,乃是九州蔓延……

当身处北大营的大皇子周启旸得到消息后,整个人瞬间暴怒,将整个案台都掀翻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