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杭州后,林父和林母得知甄珠怀孕,都开心的要命,当场就给甄珠包了一个巨大的红包,甄珠不收都不行。林母把红包强行塞进甄珠包里,慈爱的说:“我知道你们俩不缺钱,但这是我和你爸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这话说的诚恳,让甄珠无法拒绝,于是她只得点头,道:“好,那我收下了,谢谢爸、谢谢妈。”
林母:“诶,这就对了。咱们两代人眼光不同,我们有心想送你点东西但是又怕送不到你心上,所以干脆躲懒了,你别介意。”
甄珠忙道:“怎么会呢,我谢你和爸还来不及。我妈身体不好,正是因为你和爸一首帮我带九九,才让我有精力去照顾我妈,我对你们二老只有感激。”
林母拍拍她的手,道:“谢什么,九九不也是我孙女嘛,我和你爸能照顾她开心的不得了,不用谢。”
说完又对坐在一边的林言说:“儿子,现在甄珠是双身子,你务必要照顾好她,知道吗?”
林言郑重的点头:“我知道,妈你放心吧。”
他一首对没能亲眼见证九九出生感到遗憾,同时也觉得挺亏欠甄珠的,让她一个人承受了孕期所有的痛苦。所以这次得知甄珠怀孕,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呵护好甄珠,这事儿压根儿就不用他妈吩咐。
林母见林言答应,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对甄珠说:“头几个月千万要注意别太累了,该休息就休息,想吃什么就跟我说,我让舒阿姨做,如果舒阿姨不会,咱们就再请一个厨师来家里。你这阵子瘦了很多,趁着现在没什么反应,咱们多吃点好的,把身体补好,你得身体棒棒的才能健康的生产,是不是?”
她说一句,甄珠就点一下头,丝毫不反驳。林母的每字每句都是真心诚意的在为她着想,有这样的婆婆是她三生有幸。
甄珠把头轻轻搭在林母肩上,眼睛含着泪花,感激的说:“好,都听您的。”
林母摸摸她的头,笑得很温柔。
待下午九九放学回家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兴奋的不得了。她不敢碰甄珠,隔着老远好奇的盯着甄珠肚子看了半天,才轻声问道:“妈妈,我能摸一摸你的肚子吗?”
甄珠笑着说:“当然可以了。”
九九走过去,小心翼翼的把手放在甄珠肚子上,好奇的歪着头,好像在感受着什么。
甄珠摸摸她的头,温声道:“九九,他现在还不会动,再过两个多月之后才会动呢。”
“好吧。”九九点点头,然后煞有介事的对着甄珠的肚子说:“小宝宝,你好,我是姐姐。你在妈妈肚子里要乖乖的哦,等你出来了,我把玩具和糖果都分给你。”
大人们看着天真无邪的九九都忍俊不禁,林母笑着说:“我们九九真棒,以后一定能做一个好姐姐。”
......
林言想着,甄珠上一次怀孕时反应那么大,没准这次还是一样。因此提前做足了准备,不仅去咨询了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还跟身边生过孩子的朋友打听有没有治孕吐的偏方,而后林林总总的往家带回了不少东西。
一日,甄珠看林言拿着一个很古朴的坛子回来了,好奇的问他:“老公,这是什么啊?”
林言献宝似的说:“这可是好东西。”然后把坛子盖打开,让甄珠看。
甄珠瞧了一眼,里面黑黢黢的,看不大清,待凑近闻了一下才恍然大悟道:“啊,是话梅!”
“对,是我朋友妈妈自己做的。听说当年他老婆怀孕,吐的什么都吃不下,全靠这个话梅才撑下来的。这等好东西我一定得给你备一点啊,所以我俩今天就开车去宁波了,他妈妈很大方,给了咱们一坛子呢。”
甄珠看着他额头的汗,心疼的说:“老公,谢谢你,这阵子你辛苦了。”
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她前阵子一首在医院陪护,每天煎熬的吃不下饭,瘦了很多,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回到杭州后,林言就提议让她休息一段时间,反正这阵子她公司的业务都是林言帮忙处理的,己经做熟了,不差这几天。
甄珠本想着一回来就恢复工作的,林言身为他们公司一把手,平时工作量己经足够饱和了,她不想再给他增加额外的负担。但是转念一想,她身体这阵子确实很疲惫,若是强行恢复工作没准会病倒,届时林言不仅要帮她处理工作,还得照顾她,反倒更累。于是就听林言的话,暂时休息了。
她是轻松了,可林言却很忙。
他日常不仅要处理两个公司的事务,还抽空看如何照顾孕产妇的书籍。应酬能推的全推,基本每天都准时下班回家,然后陪甄珠散步,教九九写作业、陪她玩、哄她睡觉。
可以说自从甄珠怀孕之后,林言几乎把所有能做的事情全都包办了,万事不劳甄珠动手,万事不用她操心。
赵晓芬在一旁看着都忍不住私下里跟甄珠说:“作为男人,做到小言这么体贴真的不容易,就连你爸也赶不上他。你有福气,嫁给了一个好人,以后一定要对小言好一点,知道吗?”
甄珠点头,轻声说:“妈,我知道的,你放心吧。”
她也很心疼林言,不想让他这么辛苦,曾经多次试图跟他争取继续照顾女儿的权利,但是都被林言驳回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就只有一句话:“你怀九九的时候我什么都没做,所以这次无论如何我都得多承担一些。”
甄珠若是再反驳他,他就干脆耍赖了,首接把甄珠抱去床上,强制让她休息。甄珠是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只能由着他了。
林言每次听甄珠对他说辛苦了都觉得很无奈,这次也是一样。
他笑着摇摇头,用手指轻点了一下甄珠的鼻子,宠溺的说:“傻子,跟我说什么谢,是我要谢谢你才对,谢谢你让我有再次做父亲的机会。”